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绿化和退耕还林(草)事务中心
渭南市绿化和退耕还林(草)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25 17:04
单位名称
渭南市绿化和退耕还林(草)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土绿化与退耕还林(草)提供服务。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国土绿化工作,指导编制相关规划;研究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实施方案等技术操作规程,指导全市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实施,协助做好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工作。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林业大厦1312室
法定代表人
丁锋
开办资金
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739.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2024年11月22日办理了法人变更,由原法人冯光辉变更为新法人丁锋。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义务植树、退耕还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等具体业务活动。1.以市绿委办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渭南市2024年春季市级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并在渭南日报刊发了《全民义务植树倡议书》。组织市直机关在高新区渭南西站南环路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栽植银杏、菊花碧桃、红梅等苗木1800余株。策划包装并实施一批“互联网+义务植树项目”11个,已开展植树尽责项目7个,捐资项目4个。植树节前后,全市栽植各类苗木8.8万余株。清明节,免费向群众发放侧柏苗木共31.6万株。2.召开2024年全市林业暨创森工作推进会,下发了《关于印发2024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通知》《关于印发渭南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效提升方案的通知》,组织各地全力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12大工程建设,已完成创森12大工程营造林建设46.6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40.8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4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到88.63%,森林网络不断完善。聘请国家林草局林业产业规划院开展创森资料整理和创建成效评估工作,24项创森指标已全部达标。3.稳步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完成合格地块的资金兑付336.71万元。积极开展我市新一轮退耕还林落地上图复核工作。按照国家林草局和省局工作安排,为建立底数清、位置准、数据实、信息全的高质量退耕还林矢量数据,开展渭南市第二轮退耕还林9.6万亩的落地上图数据复核。4.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在高温干旱、暴风雨雪等极端天气和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印发通知文件,加强古树名木巡查巡护和隐患排查,采取对应保护措施。按照分级保护原则,做好全市濒危衰弱古树的抢救复壮工作,督促指导白水县做好仓颉手植柏保护工作,按照“一树一策”保护方案要求开展保护复壮工作。同时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全市新增发现古树412株。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生态科普及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深挖古树故事,弘扬古树文化,群众生态保护及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二是通过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绿化,打造一批规模大、标准高、效果好的造林绿化工程,实现了河渠路坝、农田水网应绿尽绿、荒坡面积缩减、水土流失程度弱化等变化,城乡绿量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古树名木保护资金不足,需加大古树管护经费投入。二是退耕还林管护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策划包装古树名木保护项目,争取古树名木保护省级财政资金。二是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农业种植专业技术指导,教授先进农业管理技术,提高产量和收益。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组织开展好市本级义务植树活动,同时组织各县市区围绕“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谋划好“互联网+”义务植树项目,丰富网上义务植树活动形式。二是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按照《渭南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以千年以上和濒危衰弱古树名木保护为重点,做好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工作。加大古树名木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继续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兑付工作,联合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兑付程序进行,加强退耕还林地管理,不断巩固我市退耕还林成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