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供销合作社

汉中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 2025-04-25 10:49
单位名称 汉中市供销合作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服务农业生产经营,活跃农村流通,促进农民增收。业务范围:指导供销社改革发展、基层组织体系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管理运营市级社有资产,指导各级社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合作经济发展。
住所 汉台区民主街市政府43号
法定代表人 孙俊华
开办资金 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27万元 17.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4月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陈小康变更为孙俊华。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市供销社《直属企业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内部审计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社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开展资金互助排查,抓好整改工作,确保全市供销合作经济平稳发展。(二)夯实组织基础。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注册成立了市直企业秦巴倍丰公司。支持基层社建设,设立市级合作发展基金。改造提升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发展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开展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三)完善流通网络。开展县域流通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完善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体系,进一步推进镇级综合超市升级改造,加强村级终端网络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质优价廉、放心安全的农副产品。(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出台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建成农事服务中心13个,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农资供应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推动农资集采集配,改造提升农资配送中心1个。(五)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培育开展农村废弃物回收、废旧家电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加快县级分拣中心和镇、村回收站点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主要经济效益。1.农产品展销成效显著。组织参加各类展销推介活动8场次,加强“832平台”运营服务,完成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8470万元,镇巴县被授予全国“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开展网上商城、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南郑供销云”、“齐聚城固”等线上直播销售平台建成投运。2.生产生活保供稳价。全系统组织供应化肥11万吨、农药408吨、农地膜196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25万亩次。全年供应生鲜农产品18.3万余吨,粮油15万余吨,生活必需品10.6万余吨,为促进农村消费做出了重要贡献。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稳步提升。积极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全年回收废旧钢铁370吨、废旧塑料600余吨,销售额610万元。(二)主要社会效益1.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全系统改造提升基层社10个,建设示范基层社6个,发展综合为农服务中心32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开展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实力进一步增强。2.项目建设有进展。争取中省各类项目资金753万元,实施省级“新网工程”项目7个,在汉台、南郑、城固3个试点县区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面积3.15万亩。指导汉中市土产果品总公司招商引资6016万元,完成原西凤宾馆改造提升,实现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基层基础相对薄弱,基层社发展质量不高。二是发展动力不足,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不大。三是社有企业改革滞后,社有资产运营效益不高,社有企业经营活力不强,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改造和提升一批基层供销社。二是实施“项目兴社”战略,积极储备、申报一批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三是推进社有企业改革,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巩固提升农资农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销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主营业务,开展多样性、综合性经营服务。四、2025年工作思路(一)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联合社治理机制。推进联合社自身改革,提升“三会”制度落实质量。二是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全年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或骨干龙头企业11个。三是推进“县基一体化”,增强县级社统筹运营资源能力。四是实施社有资产盘活专项行动。指导县区实施改(扩)建,盘活资产。五是开展社有资产出租、承包经营合同清理规范行动。(二)提升基层社建设,巩固为农服务阵地。全年改造提升基层社10个,建设示范基层社6个,全年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2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三)做强四大主营业务,提升为农服务经济实力。一是完善农资供应体系,保障农资供应和质量安全。全年计划组织供应化肥等农资10万吨以上,新建或改造农资配送中心1个。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年建成农事服务中心10个,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面积4万亩以上。三是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全年新建或改造各类经营服务网点20个,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不少于5场次。四是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培育一批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