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江南九年制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石泉县城关镇新堰村 | |
法定代表人 | 阮韡 | |
开办资金 | 47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87.65万元 | 4653.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和开办资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每周例会组织教师通过研讨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将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作风建设。通过学习师德规范、宣传优秀教师事迹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我们每学期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考核,全学年度对教师个别谈话共14人次,集体谈话1次,通报批评 4人,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学校紧盯第一课堂,常态化开展推门听课、随堂抽查与每月定期检查相结合。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开展全员达标课,组织我校“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同步开展新教师汇报课。根据学科特点,依托名师领航课和城关中学、城关二小两个教共体核心校优质资源,开展学科组集体备课、磨课、仿课、听评课,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本学期学校组织各类教学竞赛、培训研修等活动30余次,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二)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一是学科教学渗透。学校以县局“333”德育工作思路为指导,多举措落实立德树人工作,建立了“活动育人、润德于心”的“1352”德育工作机制,即:坚持一个办学理念,把“育一片林、成万种材”做为学校总体育人目标和方向。依托名师领航课和城关中学、城关二小两个教共体核心校优质资源,开展学科组集体备课、磨课、仿课、听评课,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二是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渗透。学校在重阳节组织20多个学生到曾溪敬老院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在四月份组织小学四年级学生参加中坝作坊小镇参加研学活动,初中七年级远足活动。三是学校社团活动渗透。学校每周有两次的课外延时服务社团活动,小学和初中各有20多个不同的社团,安排专人老师进行小班授课。开学初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社团,先发现自己的能力,进而通过学习掌握一项爱好特长。改变了唯分数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学会掌握一至二项艺术或体育技能,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三)筑牢安全底线,确保校园稳定。校园安全方面我们重防范、重教育、重治理,本学年召开各类家长会8次,教师家访学生1300余人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15000余份,推送安全警示信息百余条,在校外汉江沿岸装置防溺水警示牌25处,对摸排出的40余名特殊群体学生,均落实包抓措施,同时对极少数有风险的教师密切关注与积极引导,防患于未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办学规模扩大,目前开设25个教学班,1019名学生,资助贫困学生148名。在县局精心安排下,今年暑假教学楼加层新增了三间教室,部分实验室可以恢复,寒假将进行校门地基下沉改造。(二)学校素质教育效果明显,落实“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后,得到家长认可,同时获得了多个荣誉奖项,分别是:2024年石泉县“体彩杯”中小学生篮球锦标赛初中男子组第七名;“体彩杯”2024年石泉县首届中小学生排球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代表队;全市优秀教学设计和作业案例征集评选中共有7名教师获表彰奖励;“体彩杯”2024年石泉县首届中小学生排球锦标赛小学A组女子第一名。(三)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本年我校教师在市县各类竞赛活动中,有43人次教师获得表彰;我校教师宋兴侠获得小学道法“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我校被县教体科技局命名为“石泉县绿色学校”、团市委命名为“安康市中学示范团校”。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学校的班子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加强,家长教育能力滞后;教师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急需提高,初中部教学成绩提升缓慢。(二)改进措施:加强学习培训和过程考核严格兑现,学校相关职能处室和分管领导坚持“考核促提升”原则。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制定科学规划,家长和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原则将普遍规律融入个人实践让课堂效率最大化,及时分析、表彰激励制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在落实我校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借力小学、初中教共体力量,抓师德师风整治和抓管理制度落实。由教共体内各学校的领导共同组成管理小组,明确教共体内各学校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及时分享教学资源,共同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安排教共体内教师定期轮岗,组织教共体内教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整合教共体内的师资培训资源,共同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教共体内各学校共同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合理调配教共体内的教学设施设备,及时共享教育政策、教学成果,让教共体内各学校能够同步了解教育动态,协同开展各项工作。制定教共体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教师考核标准,组织教共体内各学校相互评价,激励各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教共体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二)持续推进三个课堂建设,提高育人水平。在推动“三个课堂”建设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确保“三个课堂”建设取得实效。(三)不断提升学校班子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组织班子成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校管理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参加各类培训与研讨活动,了解教育发展动态,以专业引领推动学校发展。合理划分班子成员的职责,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并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共同商讨学校发展大事,组织户外拓展、主题研讨等团队活动。鼓励班子成员提出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对创新举措给予支持和奖励,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管理模式。争取把学校办成一所让组织放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社会满意度较高的优质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