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

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17:22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高新区长城南路延伸段与开光桥交汇处东北角
法定代表人 万文娟
开办资金 550.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0.82万元 591.7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八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4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2月28日变更了法定代表人及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以党建为引领,以意识为抓手,提高责任担当,弘扬奉献精神学校认真制定了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高老师们的党性修养和师德意识。举办主题演讲比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扬爱国精神。(二)以德育为基石,以实践为途径,提升品德素养,培育时代新人一是推行 “1+1+1〞 养成教育模式,依托一本校本教材,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开展一次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二是通过歌咏比赛等各类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三是通过家校之间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全学科“大家访”活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三)以安全为重点,以督查为抓手,整改安全隐患,巩固平安校园鉴于学校地理位置特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严守安全底线。一是抓实课间秩序。有效利用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划分了各班活动区域,制定活动项目,形成了由德育处统筹安排,体育组具体实施,保安人员实时安全监管的课间活动形式。二是规范路队管理。要求各年级分批错峰放学,从天桥至校园路上画线管理,学生踩线行走,行走过程由班主任组织有效诵读所学内容并送至天桥指定地点。三是坚决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整治。学校坚决落实安全工作“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和重大节假日专项排查。为保障化粪池安全,学校高度重视,在抽污口加装2道防坠网,防止学生坠落。四是落实常规安全教育。积极开展消防演练、防震演练、反恐防爆演练、防汛演练等活动,组织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法制宣讲进校园活动,利用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进行安全教育。五是疏堵保畅。为落实中心城区疏堵保畅工作,经过前期摸底、合理规划安排,我校西侧快速干道交通拥堵已经销号,并成为了全市疏堵保畅“一校一案”的典型案例。六是规范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物业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障校园安全。(四)以培训为桥梁,以实效为导向,增强专业能力,助力职工成长鉴于学校管理人员、教师整体年轻及班主任队伍经验不足等情况,我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培训,助力教师快速成长。一是加大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组织管理人员研讨会议20余次,开会附加培训。从工作理念、思路、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助力管理人员快速成长。二是加强班主任培训。为解决近期班级、学校存在的问题,提高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共召开9次班主任培训活动,指导班主任在各个教育环节精细化管理。三是夯实教师培训。利用学期初的一周时间、全体教师例会时间进行教师培训,从思想认知、工作方法、新课标、新课改等全方面培训。四是加强后勤员工培训,定期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提升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能力。(五)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育改革为驱动,深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全面进行专家问诊课。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校展开了“五环一线”系列教学教研活动,聘请郭有凯、李胜芳、刘新国等13位专家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扎实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二是召开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与老师们共研共思新课标、新教材,以生动的案例分析,教老师们方法,引导老师们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是课堂模式研讨,各学科针对指导过的课型进行复备打磨,通过自主反思,群众研讨、专家指导等多渠道进行学习、研究,不断完善后形成精品教案及精品课。四是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提质。学校以当前“五育”并举下的作业新内涵应以多元价值理念为基础,强调作业的多元性、生成性,使作业走向体验与实践。作为作业管理示范校,10月16日,市教研室曹刚科长等一行6人莅临我校考核指导,赞誉有加。五是注重第二课堂。我校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需求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制定科学规范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案。我校一至三年级采用“32+22”模式,三至六年级采用“42+12”模式开展课后服务。通过课堂改革,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数学学科统考平均分进步15分。学生在各科目的考试成绩稳步上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六)以后勤为支撑,以精细为抓手,强化服务保障,践行责任使命为更好的保障教育教学,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了工作。一是抓好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制定了卫生大扫除方案、卫生检查监督机制等,对校园卫生进行全方位监督。定期清扫校园卫生,清洁全校玻璃。二是力抓食堂科学规范管理,从食堂就餐环境营造、从业人员培训、原材料采购、菜品质量把关等全方面进行了整改,按要求建立台账,食堂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三是狠抓传染病防控。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榆林高新区传染病防控实施方案,坚决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坚持每日的清-消-清工作,本学期无传染病集体发病现象。四是优化校园环境。经过与各级各部门的多次沟通协调,解决了校园西侧斜坡的卫生问题、学生通道的卫生责任问题、加油站洗车房的噪音问题以及校园内墙面刷白及绿植美化校园问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在过去的一年中,高新八小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有汗水也有收获。(一)学校综合奖:2024年,我校获得陕西省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榆林市新教育实验项目学校、高新区创文工作先进单位、基层服务先进单位等省、市、区级荣誉12项。(二)教师发展奖:2024年,我校共有10项校级课题,9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6人参加区教学能手,4人荣获高新区教学能手荣誉称号。课标考核,我校教师成绩名列前茅。四年级统考成绩明显进步。我校教师区级业务获奖共计28人,市级13人次,省级28人次。我校樊荣荣老师在陕西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胡江老师在榆林高新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中荣获一等奖。李文慧老师在高新区第四届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荣获一等奖。张凡老师荣获高新区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一等奖。(三)学生成长奖:2024年,我校学生在区级各类获奖209人次,市级各类获奖72人次,省级各类获奖45人次,国家级各类获奖12人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年来,在管委会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面临着不少发展中的客观问题,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平均年龄27.8岁,班主任队伍平均年限为3年,教师队伍年轻既是优势也是短板,年轻教师易与学生亲近,但弊端也较明显。因缺乏经验,班级管理常手忙脚乱,面对学生矛盾、突发状况难迅速妥善处理;教学上对重难点把握不准,家校沟通时也因青涩难以让家长全然信任,影响教育成效。(二)校园安全问题依旧突出。①学校西侧紧邻快速干道,车速较快。偶有家长带孩子冒险横穿马路,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建议新建直通校园内天桥或将快速干道限速。②学校东侧紧邻榆溪河河堤,此处河堤较为陡峭,家长在此接送孩子存在坠落河堤风险。建议安装护栏及硬化场地。③学校连廊处栏杆内无防撞钢管或钢丝。且所有连廊(8座)未安装走廊幕墙,雨雪天气易结冰,学生容易滑倒碰伤。建议安装防撞钢管和走廊幕墙。④教室未安装钢制纱窗,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安装钢制纱窗。整改措施(一)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强化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学技能培训,邀请资深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开展讲座和示范课,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掌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技巧,分享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同时,开展家校沟通技巧培训,提升年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师徒结对帮扶:实施“青蓝工程”,为每位年轻教师配备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导师在教学、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定期交流和指导,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奖项,对在教学、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年轻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年轻教师积极进取,快速成长。(二)校园安全隐患整改快速干道交通安全:与交通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新建直通校园内的天桥;若新建天桥难度较大,积极推动快速干道限速措施的实施,设置明显的限速标识和警示标志,加强对过往车辆的监管。榆溪河河堤安全:在学校东侧紧邻榆溪河河堤处安装坚固的护栏,对河堤周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家长注意安全。连廊安全:在连廊处栏杆内安装防撞钢管或钢丝,为8座连廊全部安装走廊幕墙,防止雨雪天气结冰导致学生滑倒碰伤。教室安全:为所有教室安装钢制纱窗,保障教室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求。(二)聚焦长远发展,精心谋划学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三)深化文化育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质升级。(四)优化课程体系,全力推动课程建设创新与完善。(五)助力教师成长,持续引领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提升。(六)精细内部管理,着力优化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七)拓展外部资源,积极协调学校与各方良好关系。(八)坚持学生为本,切实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7月荣获“陕西省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8月荣获“榆林市新教育实验项目学校”;2024年3月荣获“高新区创文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11月荣获“2024年榆林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学校”;2024年4月荣获“榆林高新区第四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5月荣获“榆林高新区第六届中小学生游泳比赛小学组集体道德风尚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