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

发布时间: 2025-04-22 16:49
单位名称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举办常设和临时科普展览、科普教育及实践活动、科学培训,组织科普展览的巡回展出以及展品改造及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作和布展。
住所 高新区建业大道142号
法定代表人 曹会
开办资金 1296.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6.22万元 1253.5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公益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情况(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政治建设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严格按照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安排,认真学习,并发放《纪律教育手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多本学习资料,撰写心得体会3篇。按规定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读书班,且参加市科协开展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组织10名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市级春季和秋季专题研修学习班。2.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按要求召开2023年度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开展“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党员政治生日会、“阅读沐初心书香致未来”读书分享会、观看红色电影《一生交给党》等主题党日活动。动员12名党员参加由市科协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同时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和党员管理工作。3.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制定《2024年榆林科技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并有计划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学习,组织全体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两面”人生》等。制定《榆林科技馆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以“集中+个人”“线上+线下”“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引导支部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突出重点学、深入领会学。积极参加市科协组织的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学习活动,不断筑牢廉政防线。4.做好“双报到”工作。扎实组织全馆16名在职党员干部按时参加社区“双报到”工作。每逢降雪,科技馆第一时间组织馆内工作人员清扫科技馆周围积雪,方便市民安全出行。同时科技馆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积极认领共建共治服务项目,投入3万元帮助社区完成会议室办公设备购置,并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二)扎实科普宣传,促进服务质量提升1.切实做好阵地科普。榆林科技馆8个常设展厅及特色影院、VR等互动体验项目做到应开尽开,并依托基础展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近400余场,放映科普电影358场,主题临展《一“木”了然》专题展览一期2个月,展厅累计接待参观群众18.13万人次。此外,科技馆积极做好团队预约接待工作,期间累计接待预约团队134批次1.25万余人,涉及中小学幼儿园50余所。2024年榆林科技馆被中国航空教育学会授予航空科普教育基地。2.大力开展流动科普。全年通过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和大篷车进校园两种形式,累计开展流动科普活动53场次,巡展4站,大篷车行驶里程2.1万公里,覆盖全市的7县20个乡镇40多所学校和社区,全年累计展出展品630多件次,悬挂横幅61条,发放科普资料2.6万份(册),受益群众、学生共19.4万人次。3.全面推进数字科普。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累计推送各类信息1145篇,抖音发布科普视频共计332段,其中科学普及167段,展厅接待65段,科普讲解15段,其他活动85段,各平台累计关注量突破20余万人次,浏览量达千万人次以上,抖音号进入2024年抖音科技馆视频点赞量全国前20。此外,还积极更新“掌上科技馆”APP展览内容,目前已更新9大常设展区、205件展品展项以及4部特色影片,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科技的魅力。4.不断丰富节日科普。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有计划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活动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并被榆林日报、陕西科技传媒网等平台宣传报道。5.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教活动。承办第二十一届智力七巧板竞赛活动。累计发动榆阳、横山等11个县(市、区)15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3000多名学生参加个人赛。举办2024年榆林市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吸引全市15所学校42名学生参赛,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和优胜奖12名,并将大赛中前15位选手被聘为榆林市科技馆小小辅导员。举办以“科技启迪智慧梦想成就未来”为主题的科技夏令营活动2期,共受益周边学校120人。承办榆林市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453项(件),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268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185项。6.不断创新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开展第二期科普大讲堂活动。邀请白武明等15位资深专家教授走进榆林市12个县区市,深入73所中小学校及1个机关单位开展巡讲,为当地广大青少年带来主题鲜明的百场科普讲座,活动共服务人员3万余人次。开展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组织靖边中学、榆林市第一中学两个学校的20名学生,分别深入到东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开启了为期七天的高校科学营活动。开展“光影科学梦”展映活动。以《九零后》等5部优质科学家精神影片为载体,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期间累计服务单位31家,共计1518人次。举办联合索尼探梦科技馆共同举办科普万里行活动,为榆林高新五小、高新二小和高新十二小3所学校近1000名小学生送去了一场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科普盛宴。(三)强化自身建设,激活发展之源1.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完成部室人员配置。按照部室岗位需求和人员专业特长完成全馆工作岗位调整和办公区域划分,并调入人员1名,与榆林市人社局争取7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除扎实开展每周三业务理论学习外,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外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科技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三是不断强化业务考核。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大比拼,全方位提高了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四是积极备赛参赛。动员10名业务骨干参加第九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中的3个比赛项目,经过激烈角逐,在展品辅导赛中王威凯一等奖,袁红英、曹家晨获得二等奖,刘慧敏获得三等奖。在科普实验赛、科普短剧赛中分别斩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王威凯的科普讲解和科学实验《多变的香辛料——姜黄》以优异的成绩直通国赛并获得优秀奖,成绩斐然,收获满满。2.加强场馆优化升级。一是有序推动展厅升级改造和展品更新。完成“太空探索区”展品展项升级改造和验收工作,并于1月中旬对外开放。完成对“儿童科学乐园”和“人工智能展区”更新改造方案初步选定和细化。完成科普大篷车车载主题资源1套更新,包含展品24件,四足机器人2件,无人机1件实践资源包1件、主题展板10件,并于5月中旬完成对车载展品的验收。完成穹幕影院投影机等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轨道影院和VR设备体验采购项目批复准备进行招标采购。完成4D影院投影机灯泡、破损座椅和老旧地毯的维护更换。完成户外展品声聚焦购置。完成报告厅音响系统维护更换。二是加强展品维修保养。按照展品展项维护外包合同,对馆内207件展品做常态化“体检”,确保“常展常新”,展品完好度保持在95%以上。三是不断完善优化场馆基础设施。完成馆内饮水设施、电梯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广播系统的维护。完成馆内及办公区照明系统升级改造,球幕影院、外围幕墙面、外围亮化工程和外围绿化环境的维护。四是切实解决科技馆遗留问题。科技馆屋顶漏水修缮项目经过多方努力于5月份完成项目的验收工作,目前已圆满完成项目各项工作。3.加强文明卫生场馆建设。一是按照榆林市创文工作要求,科技馆扎实推进文明场馆创建工作,及时制定《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按要求完善科技馆各项设施、制度和开展创文、创卫各项活动,按时收集和上报创文所需资料,为全市创文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贡献力量。二是扎实巩固卫生场馆建设。按照榆林市卫生工作要求制定《榆林市科学技术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按要求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检查、除四害、健康教育宣传等系列工作。二、取得的效益2024年,我馆充分发挥科普职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依托馆内基础展项,开展科普讲解、科学演示、品牌活动、青少年系列竞赛,全年共接待游客18.13万人次,团队134余个,依托基础展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近400余场,放映科普电影358场。二是依托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进基层7县20个乡镇40多所学校和社区,受益群众19.4万人次。三是依托网络媒体扎实开展线上科普,通过媒体推送各类科普文章、科普视频、科普实验、科普剧等内容,切实丰富了公众的科学文化生活,各平台累计关注量突破20余万人次,浏览量达千万人次以上,榆林科技馆抖音号进入2024年抖音科技馆视频点赞量全国前20。四是依托展区改造、展品新购与维修、场馆遗留问题解决,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科普需求,游客参观体验度、满意度不断攀升。一年来,全市公众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科学知识供给不断增强,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2024年榆林科技馆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提前布局和提前规划还不够周密;二是一些工作开展的细致和衔接度还不够。四、整改措施2025年,榆林科技馆将秉持“科普为民”的工作理念,着力提升展区改造力度和打造科普人员专业服务队伍,不断优化各项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动榆林科技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念素养。2.通过引进、合作等多样化的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临展活动。3.开展好青少年系列科技竞赛活动以及“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4.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多馆联动。5.加强培训工作,包括科技辅导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及馆内员工的业务培训工作。6.优化馆校合作方式,拓宽馆校合作范围,实现学校教育和科技馆教育有效结合。7.推进部分展区和展品更新改造工作。8.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开展科普知识线上行活动,进一步提高科技馆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11月被陕西省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11月被陕西省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4年11月中国航空教育学会授予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24年7月被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全国组委会授予第二十八届“七巧科技”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