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石泉县> 石泉县后柳初级中学

石泉县后柳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16:32
单位名称 石泉县后柳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石泉县后柳镇集镇
法定代表人 尹增敬
开办资金 15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石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5.2万元 1179.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0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和举办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活动:(一)常规管理提三化。一是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修订了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修改完善了涉及师德师风、综合考核、绩效工资、岗位设置、职称聘评、工作量、考勤等学校管理的八大核心制度,使制度更科学、实用、有效;二是夯实教育教学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实行“领导包级督查、部门分工督查、班子成员值周督查、教师全员值日督查、学生分组督查”的五线督查制,抓实常规工作的全过程督导、考核、评价,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立德树人绽异彩。我们在市“德润安康”和我县聚焦三个主体、抓好三个课堂、落实三全目标(333)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指引下,立足学校实际,以小平台构建大空间,创新确定了“榜样崇德、普法立德、感恩明德、文化修德、社团益德、劳动砺德、行为铸德、评价促德”(八德)育人路径,以“说好话、走好路、吃好饭、扫好地、睡好觉”(新五好)评优活动为载体,抓细抓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到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天天有考评,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争做“语言美、形象美、行为美、环境美、精神美”(五美)学生,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润德于行,育德于心。(三)双减双提展风姿。一是落实一课一巡,周点课3节,周抽月检,导师审核等措施,抓实过程管理;二是以“五个有效”为抓手,以“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为主题,开展教师轮流“微讲座”50余人次,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三是成立了后柳中学青年教师发展联合会,以公开课、达标课、镜子课、研讨课、示范课、青年教师大比武等一系列活动,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学校现有骨干教师15人,其中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教学能手13人;四是开展全员课堂达标评估,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五是夯实半日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抓课后服务优化行动,打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从服务安排上做到“四化”(作息时间科学化、课程安排兼顾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服务管理制度化),从服务内容上做到五育并举,根据教师特长及学生需求,开设了“文化艺术、劳动技能、体育健康、科技制作、传统工艺、琴棋益智”六大领域共18个社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四节”活动及成果展,搭建育人成果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抓社会实践创新行动,打造快乐成长的“第三课堂”。立足后柳、喜河旅游资源,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深入了解旅游文化,讲好旅游故事;组织教师精心设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清单,通过学生亲眼看、亲手做,体验和实践,培养劳动实践及创新能力。(四)安全稳定保底线。一是紧扣“三常态两应急”安全工作机制,我们按照“瞄准一个目标、确保两个前提、强化三个到位、突出四项管理、夯实五项清单”的“12345”工作法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现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精细化。二是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建立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通过心理测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预防干预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多对一”方式,加强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三级五包包联及定期研判制度,形成教育合力,使重点学生可管可控,比例得到明显下降。四是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信息摸排、问卷调查,将全校学生划分成四个层级,采取“一对多”方式,将教师与所有学生结对,分层分类落实教育管护和关心关爱,促进学生阳光健康成长。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后柳中学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喜报频传,斩获多项殊荣。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荣获石泉县中小学艺术节初中A组团体三等奖、第四赛区优秀组织奖,并包揽最佳表演奖与优秀表演奖。体育竞技领域捷报连连,初中男子组篮球、男子乙组羽毛球、女子组排球及女子组足球均斩获全县第二名的佳绩。劳动教育成果同样瞩目,学校在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探索劳动教育清单项目(周期2年)获评优秀等次,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项目(周期2年)获良好等次,更荣膺国培计划优秀基地学校称号。学校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中,德育工作与教学管理作为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不够精细:学校管理制度尚未完善,部分要求未落实到一线,存在教师工作方法单一、教育耐心不足现象。二是教学能力薄弱:部分教师对双减政策适应不足,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需要改进。三是文化特色缺失:尚未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缺乏凝聚师生的精神引领。(二)改进的措施:一是优化管理制度。重新梳理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更公平合理的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制度执行:每周安排部门检查和领导轮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责任到人的奖惩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管、有落实。二是加强教师培养。组织双减政策专题培训,开展课堂管理经验交流会,实行青年教师老带新结对帮扶,定期进行教学基本功考核。三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围绕八德五美育人理念,开展主题班会、文化墙建设等活动。重点建设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教学质量提升:对照三年发展目标,制定重点任务清单,打造优势学科品牌。二是德育体系创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日常表现积分、星级评选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素质。三是教师团队建设: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小组,从备课、上课到评价进行全过程教学改革。四是校风形象塑造: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通过师生笑脸墙、活力课堂展示等活动,努力办成课堂有活力、校园有生机、学生有笑容、老师有干劲的优质农村中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