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4-18 11:30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日常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办济阳新城一楼
法定代表人 宋宾涛
开办资金 17.9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印台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98万元 23.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两项业务的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12月5日变更法定代表人及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提升执法效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制定各类执法行动方案12个,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家余次,检查环保设施1000余套;开展“双考”“VOC治理”等专项检查执法行动20余次;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80余个完成“两打”及“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2个、立案处罚10件,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二)扎实开展执法大练兵工作。全年上传移动执法检查记录90余条,运用无人机发现环境违法线索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件;办理危险废物领域重大行政处罚案件1起,上报省市级发布典型案例1起;办理首违不罚、减轻处罚案件2起;全年下达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7个,督促完成整改环境问题20余个,罚款80余万元;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抽取工业企业22家次,完成现场检查并公开;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联合应急局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1次,并上传平台。(三)严格督察整改。推进帮扶督察问题整改,不断提升整改质效,对交叉帮扶及强化帮扶督察反馈问题实行“动态清零制”;建立督察整改台账,协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性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时限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回头看”动态调整整改方案,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全年交叉帮扶督察反馈问题260个、完成整改253个,整改率达97%,30个强化帮扶督促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四)强化服务意识,助力企业绿色发展。结合辖区产业结构特点,以分管领导分组包抓的形式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体检式”执法帮扶行动,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各企业,从环保手续办理、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环保台账管理3个重点方面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检查帮扶,帮助企业完成“一厂一策”信息公示牌40余块,组织企业完成精细化管理培训3场次,协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20余条,指导企业完成问题整改50余个,并对企业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累计减免轻微环境违法处罚30余万,确保政策法规宣讲到位、监管要求传达到位、思想认识提高到位、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五)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环保氛围。以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为重点开展环保“六进”宣传活动20余次,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发送生态环境公益短息3000余条、推微信朋友圈公益广告20余条;报送市区宣传平台素材30余篇;通过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大力宣讲环保政策法规,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印台播种扎根、开花结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一年来,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柳湾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家危废经营处置单位安全收集处置危险废物15212.48吨。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资源不足,人力不足,执法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应对大量工作;二是执法人员专业素质需进一步提高。改进措施一是定期培训。组织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定期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掌握最新法律动态;二是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执法场景,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三是继续教育。鼓励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管理等领域的继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四是提升技术装备。引进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执法效率;设备更新定期更新执法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坚持重点突破,深化环境治理效能。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深化五源共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快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常态化整治河湖四乱问题,保障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把用地环境准入关,抓好固危废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二是强化督导检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高标准落实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深化建章立制,确保问题改彻底、不反弹,做好下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配合保障;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打好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监管“组合拳”,加强执法联动、行刑衔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筑牢生态屏障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