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5-04-18 11:22
单位名称 陕西省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艺活动组织:文艺演出组织,美术摄影展览,影视录象放映,文体比赛组织。业余文艺制作培训及组织;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团队组织、文化交流作品选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及保护。
住所 西安市西七路279号
法定代表人 邵怡
开办资金 2187.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579.61万元 30418.31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文化馆 从业人数  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陕西省文化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依托重大节假日,开展系列特色群文活动。1.为加大2024年春节期间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丰富人民群众假日精神文化生活,在小年期间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大唐造乐接祥龙动感摇滚过小年”陕西原创乐队新春来福现场活动。2.在202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举办“榜样的力量”——最美劳动者走基层主题宣讲活动。3.组织开展花儿朵朵向太阳——“童心沐党恩逐梦向未来”陕西省文化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型公益文艺演出。4.充分发挥省文化馆“龙头”引领示范作用,带领全省文化馆举办活动936场,线上线下服务总人次达1159.4万。其中,省文化馆聚焦文化交流、文化成果展示、文化惠民、特色非遗展演、志愿服务基层行和文化法规宣传等六大板块,精心策划“三秦”系列主题文化活动15场,线上线下服务人次共计130.3万,被陕西新闻联播、文旅中国、文化陕西等多家媒体报道118余次。5.走进新疆乌鲁木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2团、71团举办“春雨工程丝路秦风”2024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开展文艺展演、非遗技艺展演展示、书法绘画及座谈交流等系列活动。6.圆满举办“唱响红色经典·凝聚时代力量”群众合唱专场音乐会、“灯火里的中国”群众合唱音乐会。(二)打造和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陕西群文品牌活动1.组织开展第七届陕西新农村七夕巧娘才艺展示活动,充分展现新农村巧娘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的新气象,展示非遗传统技艺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2.开展“好日子唱着过”戏曲进乡村——陕西省群众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常态化开展“村晚”活动2024年省文化馆深入农村、扎根人民,截至目前,带领全省文化馆开展16场陕西省四季“村晚”示范展演,9场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演,累计网络点击量1358万人次,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文旅发展融合的新风貌、新气象。(四)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扎实有效1.圆满完成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非遗展演。2.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及传承人培训。举办陕西省非遗传承人记录工程专题培训班、陕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工作队伍暨全省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累计培训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传承人140余人。3.完成陕西省第七届非遗传承人绝活才艺展示活动,把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非遗工作成果展示出来。(五)积极开展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工作1.举办全省文化馆馆长联席会暨全省群众文化品牌提升班,来自全省各市、县(区)文化馆馆长、文化站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会议。2.与江苏省文化馆联合举办2期苏陕协作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培训班,累计培训150余人。(六)全力备战第二十届群星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激发业务干部的创作热情、激情与活力,致力打磨出一批接地气、聚人气、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把握时代脉搏,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高质量作品,为冲刺第二十届群星奖做好充足准备。(七)精心策划具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演出和交流活动积极配合省文旅厅圆满完成“乐舞百老汇国风秦韵美”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开幕式文艺表演。美国杨百翰大学歌舞团受邀参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两国青少年的彼此了解、增进了友谊,同时展现陕西省历史文化底蕴,加强与外方文化艺术沟通、交流与合作。二、其他工作完成情况(一)重大活动显担当。圆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庆涉外招待会、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开幕式文艺演出和第十届丝绸之路艺术节闭幕式乐之行合唱音乐会等重大政治任务;先后邀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活动,并成功组织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研学活动。(二)示范引领展风采。围绕全民艺术普及,举办文艺创演系列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450余名,为地市2名优秀文化馆干部举办音乐专辑发布会、画展,扩大其对外影响力,极大激发了全省群文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活力。(三)全民美育成绩斐然。精心组建16支艺术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高品质群众社团,组织培训670余次,培训团员1.8万余人。此外,赴多地参加2024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展示系列活动,少儿舞团作品《满怀可爱》荣获“美育金星”奖,我馆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四)品牌部署见实效。树牢群众理念,持续打造群文系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歌唱祖国幸福三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陕西省群众合唱展演等50余场活动,累计线上服务5367万人次,线下服务16万人次。(五)非遗激活新潜能。深度调研、提炼10个地市特色非遗资源,全面推进曲江馆区非遗体验中心建设,打造非遗体验新空间;配合省文旅厅举办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非遗大展,并牵头组织2024年陕西省关中五市联盟非遗展演展示以及中德师生非遗文化体验、走进西安交大等非遗进校园活动。三、2024年度获奖情况我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耕群文创作与理论研究,在国家级、省级文化赛事中斩获了包含3项省部级奖项在内的37项集体奖、40项个人奖。集体荣誉方面,荣获“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文化馆2023年度年报征集展示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文化馆从业者政策法规知识比武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文化(群艺)馆期刊交流展示活动优秀期刊奖等。配合省文旅厅工会组织排练合唱节目荣获省直机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歌咏比赛特等奖;群文创作方面,舞蹈《鼓舞声声迎盛世》荣获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进疆展演节目、2024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年度优秀作品,并作为压轴节目亮相国家大剧院“顶尖之夜”。与新疆群众文艺工作者联手打造的群舞《阿拉木汗的婚礼》荣获文旅部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少儿舞蹈《满怀可爱》荣获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最高荣誉“美育金星”奖、广场舞《鼓舞声声迎盛世》《我是唐“潮”人》荣获全省广场舞大赛一等奖,法治文艺作品《绽放》荣获2024年度全省法治文化作品法治歌舞类一等奖,话剧剧本《西府绣娘》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理论成果方面,撰写的《扬腰鼓文化,绘振兴蓝图》等8个案例荣获文化和旅游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典型案例、创新案例等奖项,2篇学术论文获全国文化馆年会二、三等奖,数字文化研究课题立项2025年度文旅部重点课题。经集体智慧与个人努力协同推进,实现了我馆群文创作与理论建设的双向驱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