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监督。依法按照授权开展预决算信息收集分析工作,为人大财经委预算审查监督提供技术支撑。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榆溪大道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段魁元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07万元 | 8.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是做好计划草案初步审查。为保障人代会审查批准2024年计划草案报告,市人大财经委召开专题会议,对计划报告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市发改委在充分吸收计划报告初审意见后,进一步完善计划报告内容,确保计划报告按时提交代表大会。二是做好预算草案初步审查。组织财经委委员及专家论证等方式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召开预算审查座谈会,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市财政部门反馈审查意见,要求财政部门依法调整预算,进一步规范预算草案编制,为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预算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审计整改监督。3月至4月,开展审计整改工作调研。督促被审计单位全面落实审计整改事项,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水平。四是配合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市政府2024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相关工作。7月份,对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进行初审。五是配合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榆林市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6至7月,对市财政局和部分预算单位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和审查。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议财政部门全力抓好增收节支,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监督防范风险,守牢债务安全底线,力促财政平稳运行。六是开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8月份,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深入了解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体情况、管理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针对部分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权属不明、家底不清、闲置浪费、“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建议财政和机关事务服务管理部门要当好管家,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的监管,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七是专题视察部分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8月,市人大财经委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财经专家就“实施电网强网工程”“实施清洁取暖项目”工作赴鱼河镇盐家湾村清洁采暖改造工程、榆林南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三岔湾制管厂区域清洁采暖改造工程、上郡路老旧配电网改造工程等项目现场,开展专题视察。电网强网方面,要持续落实专班推进工作机制,重点关注群众协调和选址选线工作进展,及时掌握项目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双周调度推进,按月通报督导,并针对具体项目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全力推进电网建设。清洁取暖方面,要强化工作调度,研究解决阻碍改造的实际问题。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各项措施。加大运行补贴,适度提高清洁取暖补贴标准,重点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倾斜,减轻群众负担。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榆开展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10月,检查组到王圪堵水库、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榆林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地,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情况和企业国有资产法贯彻实施情况。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资本布局结构,努力盘活存量资产,用好优质资产,用活经营性资产,不断提升国资国企改革质量和效能。要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摸清国有资产底数、管理、使用和配置状况,推动资产的有效利用。要严格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国资国企新使命新定位新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增收。九是配合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榆林市2024年市级财政预算和新增政府债券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12月,针对市财政局起草的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初稿,组织人大代表、财经专家等召开意见征求座谈会,市财政局详细说明预算调整方案的重点内容、编制依据与考虑因素,并将各方建议合理吸纳到报告中,确保市级财政预算和新增政府债券预算调整方案报告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交常委会,并积极配合审议工作,保障财政预算调整的合法性、合理性与透明度,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为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以来,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市五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按照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求真务实,依法履职,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全年共听取专项报告7个,作出决议4项,分别是榆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决议、榆林市2024年财政预算决议、榆林市2024年项目计划中期调整方案决议、2024年市级财政预算和新增政府债券预算调整方案决议。全年共接待调研考察2次,分别是:6月份,省人大财经委来榆调研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高质量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情况;10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榆开展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共征求意见建议2次,分别是:3月份,省人大对《陕西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建议;5月份,省人大对《陕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建议。配合省人大报送材料5次,分别是:3月份,向省人大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自查报告;4月份,向省人大报送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情况;7月份,向陕西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报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材料;9月份,向省人大报送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情况材料;10月份,向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报送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材料。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新兴经济领域熟悉度不足。随着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新兴经济形态的迅速发展,在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不能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政策法律学习不够深入,被动学的多,主动学的少。由于学之不深,思之不透,对一些敏感问题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别力。二是监督方式相对单一。宪法和相关法律赋予了人大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多种监督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依靠听取汇报、审议报告、视察调研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难以实现对财经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由于人大预算执行监督的面较窄,导致人大预算执行监督深度、广度不够。四、整改措施一是强化财经法纪的学习。持续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准确运用财经法律法规,提升个人财经知识素养,全面增强财经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组织业务培训。举办财经监督业务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业务骨干等,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债务管理、财经法律法规、新兴经济领域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同时,组织监督人员到监督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三是细化预算审查监督。在预算编制审查环节,提前介入,要求政府部门提供详细的预算编制说明和项目明细,组织专业人员对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估。在预算执行监督中,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对重点支出项目和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四是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除了传统的听取汇报、审议报告等方式,还应充分运用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可以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答复,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做好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关于榆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榆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服务保障工作。在计划审查前,召开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和计划预算审查专家的意见建议,对计划报告和草案进行预先审查。二是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榆林市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的有关工作。三是做好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关于榆林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5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榆林市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有关工作。五是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榆林市2024年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的有关工作。六是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榆林市2025年市级财政预算和新增政府债券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的有关工作。七是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2024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有关工作。八是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的有关工作,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九是做好代表服务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关注等重点领域,邀请代表参与财经监督、调研等工作,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在监督过程中,邀请代表全程列席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财经工作报告草案。认真办理五届五次人代会上代表议案建议,对科学合理、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监督更充分、更聚焦、更有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