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检验检测中心(石泉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研究建立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和检验检测技术培训与指导,开展现场抽样检测,为处置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事故提供技术参考。 | |
住所 | 石泉县城关镇杨柳路蚕种场6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洪 | |
开办资金 | 1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7.5万元 | 262.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等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检测中心重点针对农贸市场、商超、小作坊等食品经营场所开展全面抽检,以蔬菜、肉制品、豆制品、餐具等为重点检测对象,全年落实食品快检任务3000批次(其中各所完成2338批次),检测中心食品快检任务700批次,已完成702批次;2024年市上下达食品抽检任务400批次,已完成489批次,合格471批次,合格率95.24%,检测出不合格产品18批次,不合格率为3.68%,基本实现全县各类食品检测全覆盖。(二)深入药品销售门店及药品供货商等开展药品抽样,以中药饮片、化学药品、中成药等为主要抽检对象,全年药品抽检任务28批次,已完成28批次,抽检合格率100%,药品买样支付款100%;其中陕西省生产企业覆盖率82.1%,基本对涉及大众常用药品做到应检尽检。(三)积极协助配合省、市局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和评价抽检工作,对超市、农贸市场、校园销售和使用的预包装食用油、调味品、水产品、餐饮食品、农产品共计抽检89批次;协助省局在石泉县举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走进陕南暨抽检助力养老服务合格备份样品捐赠活动,活动共捐赠食品抽检合格备样19大类1780余批次,总货值8万余元,有力的推动了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维护了市场的安全稳定。(四)检测中心全年计量检定共计完成3187台(块),其中血压计83台,电子天平92台,衡器1882台,燃油加油机83台,压力表1047块;开展计量送检到镇便民服务13次,覆盖全县11个镇所,并结合“3.15”消费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国家标准日等重要时段,多次开展计量便民服务、“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手机变砝码活动以及政策法规、常用商品、重点产品使用常识、辨别技巧等知识,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向省计量院申请检定9项(燃油机、血压计、数字压力表、F1等级砝码等)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向市质检中心申请检定2项(F2等级砝码、1级天平)的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送检标准器均合格并取得检定报告,基本实现全县计量检定全覆盖,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消费体系做出重要贡献。(五)强化业务学习培训,先后2次选派干部参加市质检中心组织计量检定技能培训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系统的对压力表、血压计、燃油机等计量检定项目进行了培训提升。积极联系邀请计量系统业内资深经验丰富的西乡县检测中心葛昌佳所长一行开展电子秤和加油机作弊方法识别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干部业务技能,优化了检测中心业务服务水平。(六)主动进企业、社区为企业、老百姓义务检测血压计、体重秤等计量器具,在家友超市、西单、桃园农贸市场等购物场所设立公平秤,解决老百姓现场复秤难得问题。(七)开展市场计量秩序专项检查,重点针对石锅鱼等特色餐饮行业开展计量专项检查,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开展快递行业计量器具专项检查,共计检查80余家快递服务站点,发现违法行为5起,并责令立即整改,有效的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消费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食品抽检工作全面完成任务。今年市上下达食品抽检任务400批次,完成489批次,完成比例122.25%,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任务3000批次,完成3040批次,完成比例101.3%,为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二)计量基础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我县加油机、血压计、压力表、天平、F1.F2级砝码、衡器等六项计量标准获得省局授权。每年检定计量器具3000台件以上,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和检定率达到了98%上,检定能力和检定工作量位于全市县级计量技术机构首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检验检测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不强,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业务存在短板弱项。二是检测项目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检测能力与县域发展水平产生差距。三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较为落后,应对当前大量的检定业务,不能高效率的完成所对应的检定业务,整体技术装备及设施有待提升。四是检验检测业务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检验检测工作知晓度不高,致使检定业务存在部分盲区。(二)改进措施。一是强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加强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先进检验检测技术,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集中自学等方式,使检验人员尽快熟练掌握各项检验检测本领。二是持续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检验检测、计量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水平建设。三是积极与上级本门沟通衔接,争取资金支持,用于升级改造本中心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四是加强本中心检验检测业务宣传力度,与各市场监管所沟通衔接,通过发放彩页、宣传资料等形式提升群众对检验检测工作的知晓率,大力实现应检尽检。四、下一步工作工作思路。一是以问题检出率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监督抽检,确保检验检测落到实处。二是做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检定及管理工作,确保计量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三是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素养。四是加强检验检测、计量检定能力提升,积极参与专业知识能力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安)法计(2024)610150600,有效期:2029年8月1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32700118180,有效期:2029年10月1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