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7 11:19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供保障。负责交易场所设施、电子化交易平台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承担交易进场登记、平台资源安排等相关服务;收集和发布交易信息,提供咨询服务;核验交易要件资料;公开公示交易活动相关信息,为行政部门综合监管、联动监督提供依据。
住所
渭南市车雷大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乔志刚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61万元
-15.51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1、学习教育,实干建业。开展党纪及主业学教4个月,春季研学读书班1个月,通过市主题办、清廉办验收考核。参加市级会议5次,交易考察调研12次,形成《坚持自信自立与渭南交易发展》专题报告6篇主题宣导7场会。2、整合“机、场”,优化“管、服”。交易主副双场统一协同运行,挖潜扩能到3300平方米8开11评场室,新增金融服务、电子合同等4个系统上线,门户网站数字交易平台总访问量达到559.821万人次,发布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及交易信息15855条。3、强化功能,充实制度。确立了中心+协同等4+工作机制及综合等6科室运转局面,布展办公室4新3公3统文化墙及场务5石文化,召开业务研讨座谈会26场49人次,完善了11个行业交易流程23个节点风控、34个细节管控补丁。4、规范交易,提升效能。纠正4县区7个项目违规进场问题,回应吸纳投诉及建议14条,全年进场交易登记2.01万人次,服务实体企业3625个、中介代理189家。5、对接大市场,促进大开放。对外合作交流7次、专题研讨5场,共开展CA+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9个总交易52亿元,信用担保1078项保金9921万元,降成本优环境。二、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共完成各类项目进场交易1174个,成交总额实现226.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4.7%;累计节约支出2.26亿元、溢价增收516万元。其中:工程类704个,交易额180.24亿元;政府采购503个,实支金额5.86亿元;土地矿业权及产权27宗,成交价款7.73亿元。交易中心主场价值凸显,市场引导功能强化。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三个一”机制不调、划转不到位。2、“分段式”把关不一、交易不连贯。3、“整体性”效能不够、管服不通顺。针对问题及其具体表现,要着重在策动高位发力、强化协调协同协作机制,规范进场交易、严实进程过程流程管制,完善管理服务、提升主体主业主责效能,力推综合整改,搭建监督监管监控平台等四方面,增添措施,努力改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推机构、平台、系统“一体化”整合完建。完善报批1室5科(综合办公室、协调监督科、技术数据科、工程建设科、政府采购科、资产权益科)“三定方案”。2、秉持三理、三洁、四场“实用经”招商引流。增补电子监管权人100人,专家库结构性增容50人,新增市场竞争主体200家,官网总访问量达到2000万人次左右。3、搭建数据、信息、网络“智慧化”扩量提质。全年计划交易量达到1300个300亿元,节支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扩增不见面开标8室、远程异地评标40个。4、创办公开、公正、公平“阳光台”建章立制。出台渭南交易全流程13项制度细则、内控10项条约,招引担保企业20家,预期提供保函1000笔保金2亿元以上。5、融入统一、共享、开放“大市场”引外活内。加大CA跨区互认互通,链接公平审查、12345热线、信用中国、电子卖场、中介超市及法务、融媒体等平台,开展协同监管、联合监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