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实验剧团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实验剧团

发布时间: 2025-04-17 09:25
单位名称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实验剧团
宗旨和业务范围 舞台艺术作品创作、传统艺术整理加工保护、艺术表演人才培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挖掘。为艺术类学生实习提供实践保障和实习平台;承揽省市政府部门购买的惠民演出;为艺术类学生学习辅导;完成上级相关部门安排的其他演出任务。
住所 榆林市航宇路街道艺苑路129号艺术学院
法定代表人 封祖斌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15万元 50.2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实验剧团.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职工紧密团结,共谋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优秀艺术人才为目标,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业务指导和社会实践服务,在党的建设、业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等各个方面,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一)以党建为引领,全力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按照校党委安排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剧团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能力。(二)以创新的思维,有序推进实践教学工作1、承揽文艺演出方面为了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榆林各社区、乡镇、村庄进行了公益性演出,既提高了学生舞台实践能力,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演出剧场,改造了舞台,购置了演出需要的音响、灯光等设施设备。购置了剧目教学演出的服装道具,完全具备社会实践演出的基本条件。2、剧目编排方面在原有编排的基础上,组织编排恢复大型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折子戏《雁荡山》、折子戏《梵王宫·挂画》、折子戏《二进宫》、折子戏《杀场》等。新编排剧目《杀庙》、《扈家庄》、《伐之都》、《艳阳楼》、《挡马》、《武松杀嫂》、《秦雪梅吊孝》等。并且与西安易俗社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艺术精品剧目《三滴血》和《水淹泗州》,培养戏剧表演新生演员,为传承文化根脉和弘扬陕西戏剧文化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综合表演型技能人才。(三)指导实习学生方面实验剧团为本院系戏曲表演的高职毕业生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中职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指导,同时提供舞台实践锻炼机会,充分利用专业行当的优秀教师的优势资源,累计指导学生100多人,舞台实践锻炼20余场。(四)文艺活动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了雷锋志愿活动月、清明节网上祭扫英烈活动、植绿护绿活动、艺术节开幕式,参加了“陕西少儿戏曲荟萃”活动、校园歌手大赛等校级、省级比赛,积极组织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和“艺术校园炫我风采”主题展示活动,同时在本年度的7月18日,带领学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参加了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展演剧目为经典的秦腔折子戏《梵王宫-挂画》,同年的10月17日在西安渭城区西安临空会展中心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参演节目《戏曲技能展示》受到线下以及线上观众的一致好评。(五)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更好的促进实验剧团的发展,创作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作品,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文化艺术交流。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艺术院团交流学习,如:全体领导干部、戏曲专业教师以及相关青年教师赴西安易俗社观摩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等高层次人才进校交流,充实教学团队。同时,邀请国内知名教授来教学指导,比如在本年度邀请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副主任蒋洪广教授和冯海荣老师进行了戏曲相关的专题讲座,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十多名师生进入艺术学院进行教学实习,为将来实验剧团的师资力量发展奠定了更有力的基础。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一方面为艺术类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锻炼了学生,提高了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需求。认真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准确把握好政策方向。在编排剧本与宣传表演过程中,始终注重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剧情尽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由于队伍从组建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稳定,加上经常性在群众中开展文艺活动表演,通过戏曲、歌曲、舞蹈、小品等方面的舆论宣传、社会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正面积极的宣传教育,抵制不良社会陋习,营造风清气正、淳朴良好的社会风气。本年度,本单位共计下乡进行了20场惠民演出,累计观众有千余人次,在演出现场,观众们的那种激情和掌声,令我们震撼动容。在我们所演出过的地方,很多村子都拉起了横幅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把我们的惠民演出当作村里隆重的节日细心安排,精心组织。许多在外工作和打工的人员丢下手头的工作,风尘仆仆返回家乡和乡亲们一起享受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洗礼。他们利用文艺演出的平台进行村民大团聚,抒发乡愁,畅谈乡情,凝聚亲情。下乡演出时能吸引榆林各县区的群众前往当地旅游、消费。老百姓看的热闹,玩的开心,吃的高兴。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编创剧目思想性、艺术性不够高不够深,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二是实验剧团机构设置和运行管理制度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争取市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三是工作中不积极主动,创新意识不强,尤其是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发好党的文艺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多。四、整改措施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是要做好帮扶传承工作,依托艺术学院的优秀剧目教学教师,做好各类剧目的编排工作;二是选派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学生或青年教师)赴专业的高等院校或其他艺术剧团交流深造,提升专业技能,做好人才力量的储备;三是不断提高和改变工作思路,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水平。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舞台效果为中心,以转型升级、补齐短板为主线,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成效,更加注重师生幸福和谐,更加注重教育教学创新,更加注重师生健康发展,把实验剧团打造成为“艺术人才培养先行地、传统非遗传承接续地、文化艺术创新示范点、艺术升级发展辐射源”。(一)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深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入心入脑,成立学习班集体学习加强学,开展主题集中学习,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高度重视主题教育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读书班集体学习,参学人员延伸至普通党员,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将学习内容分为必读内容和选读内容。(二)持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一是深入推动政治理论入脑入心。严格按照院党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七学七宣讲”活动的文件精神,通过中心组领导学,领导干部研讨学,科级干部培训学,党员干部支部学,全体教师教研学,学生团员班团学,师生个人日常学的方式,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全员学习。二是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强化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持续开展了“六进”工作,并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列入清单,对标入号,及时整改销号。(三)做好文艺作品创作一是做好传统戏曲精髓的传承。作为陕西省戏曲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要着眼于对传统戏曲精髓的传承。开设秦腔地方戏曲剧种的表演技巧、唱腔训练、剧目排练等讲座,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资深戏曲艺术家们担任主授课老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和经典剧目。二是做好现代演艺技能的融合。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戏曲表演与现代演艺技能的融合。增设音乐表演、舞蹈编导等交叉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其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进行创作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戏曲表现形式,推动戏曲艺术的当代化转型。(四)做好文化艺术交流情况为更好的促进实验剧团的发展,创作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作品,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文化艺术交流。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艺术院团交流学习,如:全体领导干部及戏曲专业课教师赴专业院团观摩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和深厚理论素养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等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团队。同时,邀请国内知名教授来教学实践指导。(五)做好文艺活动2025年计划争取惠民演出60场次,编排折子戏5部,新创作舞蹈5个,创作器乐作品5个。丰富剧目演出内容,不断提高演出质量,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宣传部及院本部下达的各项演出任务。(六)服务社会情况作为陕西省戏曲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为陕西省戏曲人才培养和文化艺术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师生创作的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基地成为榆林市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2023年08月26日至2025年08月2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