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商南县长新东路 | |
法定代表人 | 曹衍宝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04.65万元 | 3557.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南县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0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一年来,医院专注质量安全,强化质量控制,严格制度落实,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就医感受,持续提升诊疗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一是严格把控医疗质量,认真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落实院科两级责任制,加强对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落实病历质控和用药点评工作,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是进一步健全院科三级质控体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规范危急值处置、病情告知、知情同意书签署工作,加大医疗质量控制频次,消除质量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患者安全。三是强化医疗文书内涵质量建设,对运行病历、归档病历和医嘱用药分别落实专人开展质控,按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对病历质量、归档率进行考核,医院甲级病历书写合格率、归档率、处方合格率都有显著提高。四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全面达标,我院药占比20.4%,基药使用率51.32%,人均住院费用3453.9元,门诊抗菌药使用率5.2%,住院抗菌药使用率45.1%,病原学送检率50.6%,抗菌药使用强度36.1,中医治疗参与率99.68%,中药饮片处方比35.84%。五是持续优化临床路径和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严格执行临床路径评价分析制度,定期进行督导反馈和经验总结,全年完成临床路径4658例,入径率为50.37%。六是聚焦重点专科建设,省级中医特色重点专科脑病科建设完成,康复科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两专科一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进,中医骨伤诊治能力显著提升,我院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初显成效。七是聚力推动技术进步,借助陕中附院和溧水区中医院对口帮扶的东风,B超室、麻醉手术室和妇产科分别开展了颅内血管检查、四维盆底超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和尿道耻骨梳韧带悬吊术,开展三四级手术共计100余台。八是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运用辨证施护,落实因人施护,规范护理质量考核,落实护理质控标准,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制定护理紧急调配预案,强化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基础操作训练,提高专业护理水平,确保护理质量安全。九是深化护理服务内涵,细化人文关怀举措,打造“一科一品”服务品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加强专科特色优质护理,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十是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职能,修订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编印《医院感染管理简讯》,强化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院感染暴发等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和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十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平安医院、绿色医院、法治医院、健康示范建设、节约型医院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等各项创建工作,树立医院外部良好形象,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十二是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5次,健康教育进企业2次,中医药健康服务进养老院3次,开展社区义诊13次,受益群众近20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56种近2万份,开展全面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培训280近人次,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专注运营管理。持续深化现代化医院财务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每日账款核对制度,积极办理各项涉税事务,推动财务内控管理,委托第三方会计公司对我院前三年的财务进行审计,根据审计反馈问题进行整改,并建立完善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状况稳健向好,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深化绩效改革。为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政策,确保我院绩效向临床一线和高风险、高技术岗位倾斜的要求,我院委托咨询公司通过财务分析、实地调研、成果汇报和方案审议等方式,制定了我院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并从6月份开始试运行,绩效改革的实施,全面凸显了临床医生的高风险值和技术价值,形成了重临床、保医技、控职能科室的新局面,全体医护人员的干事创业精神和获得感显著增强。三是强化中医特色。为加强医院中医特色品牌建设,软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我院建立了“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和“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刘德玉学术传承工作站”,现有1名流派弟子在我院支援指导。为提升医院中医文化建设,实施了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建设。为增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院开展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四是细化医保管理。为规范执行医保政策,医院针对飞检反馈问题进行全面整改,购置了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大医保政策讲解和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会、工作群和进科室等形式将新的医保政策和上级部门解读进行宣传。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边查边改,并主动将违规资金上缴医保账户。严格落实住院患者即时核报制度和一站式核报工作,全年医保基金核报1986.84万元,大病保险核报44.32万元;医疗救助金额137.25万元;重点优抚军人核报1.79万元。五是完善信息网络。为确保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医院开展了三级信息等级保护测评,加强了网络安全防护,设立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规划了信息化改造提升项目,已经完成了建设方案和预算编制,即将进入采购程序,计划今年6月份完成信息化四级建设工作。六是落实对口协作和卫生支农工作。2024年,陕中附院和溧水区中医院共派驻12人来我院开展支援指导,带教学生14人,我院派驻10名中医技术骨干,对过风楼镇等三个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建立了远程会诊工作室和工作平台,与镇卫生院开展了放射、心电图、中医诊断等远程会诊1136人次。今年我院举办学术讲座18场次,组织义诊和各种主题宣传日活动35场次,义诊专家215人次,共接诊群众3000余人次,赠送药品近万元。三、全面夯实安全举措,筑牢平安医院防线。一是法治教育常态化,规范管理有保障。医院将法治建设工作与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建立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和干部职工全员学法机制,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落实了法律顾问聘任制度,由法律顾问集中开展《医务人员应注意的刑事犯罪》。二是安全生产精细化,医疗安全强根基。紧密围绕医院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全方位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是风险管控科学化,安全稳定促发展。着力强化内部安全稳定管理,聚焦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协调、应急机制完善等关键领域工作,全面提升医院安全管理水平。2024年累计开展消防及防暴等培训12次、消防和防汛等演练5次,组织召开安全例会4次,共排查并整改消防设施、医疗设备等安全隐患51处。四、改善设施设备,提升综合实力。今年以来,为更新信息化设备,花费45万元购置内网超融合服务器等设备;为深化医院绩效改革,花费28万元购买绩效考核方案编制服务;为强化医保管理,花费19万元购置医保智能审核系统;为更新医疗设备,花费23万元购置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熏蒸仪、颈椎牵引机、经颅磁刺激仪等设备;为改善就医环境,医院花费28万元对门诊一楼进行改造,现B超室、心电图已迁入开诊。这些设施设备的购置,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五、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我院全年门急诊病人84417人次,出院病人9247人次,手术病人473人次,各类体检14329人次。业务收入5211.56万元,财政拨款691.6万元,中草药收入700.57万元,医院总资产4836.22万元,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严峻形势下,医院实现了困境中的平稳过渡。六、目前单位存在的问题。一是内涵建设亟待夯实。我院核心医疗指标(三四级手术率、医疗服务收入比等)与资源使用效率(床位周转率、设备利用率)均需提升,存在资源盘活与运行成本矛盾。二是硬件设施严重滞后。我院诊疗设备超期服役超10年,故障率高影响诊疗质量;住院环境老旧、业务用房紧张,已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三是人才结构失衡。因编制限制导致我院职称晋升受阻,学科带头人断层,中坚技术骨干短缺,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引培机制需优化。四是医保执行存风险。我院部分医务人员政策理解不足,导致医院存在存在诊疗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现象,医保飞检问题频现,合规意识亟待加强。五是服务能力待提升。我院智慧医院建设滞后,数据支撑不足,各科室协同效能偏低,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监管不到位等管理短板。七、整改措施。一是聚焦内涵建设,动态监测核心医疗指标并优化资源调配;二是推进设备更新与环境改造,破解硬件瓶颈;三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争取上级编制倾斜政策,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技术骨干,强化学科梯队;四是强化医保政策培训与全流程监管,严控诊疗收费风险;五是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提升数据驱动力与多科室协同效能,同步开展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夯实廉洁防线,确保整改实效。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持续强基铸魂。二是全面落实质量管理,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三是推行现代医院管理,提升医院内生动力。四是深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工程,推进医防协同体系建设。五是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巩固衔接工作。六是全面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医院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许可证登记号61003855061102312A有效期限自2023年06月06日至2027年07月2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