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4-16 15:51
单位名称 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秉承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宗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省级经开区。完善园区设施,扩大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健康食药等产业集群。
住所 商洛市洛南县城关街道办城北社区58号
法定代表人 彭书旺
开办资金 3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42万元 75.42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完成情况2024年是商洛经开区开局之年,紧紧围绕“打基础、谋长远、建机制”总要求,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统领,以园区提标扩容和产业提档升级为核心,用心谋项目,用情抓招商,用力育产业,用劲强配套,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一)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深化拓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5.4亿元,增长36.4%。用好“六库两线一码”平台,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全部办结,煌朝玻璃、卫洛乳业等重大产业项目近期建成试产。中视商显、迪升光电等4户电子信息项目实现三季度落地四季度建成投产,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零”突破。门户区建设基本完成,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宁洛产业园二期、35千伏变电站等10个项目相继建成,东片区燃气管网铺设完成。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2.94亿元,2024年上、下半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分别取得第一、第二的好成绩。(二)产业体系培育聚链成群。确立了“硅钼新材料为首位产业,健康食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主导产业,新型储能为战兴产业”的“1+3+1”产业体系,“一区五园一中心”产业布局日趋完善,积极创建秦创原硅钼产业创新聚集区,光电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建成,超思维、坤鹏、众鑫宏达等9家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地,构建玻璃盖板—触摸屏—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闭环,“秦岭良食”品牌4个系列30余种食品陆续投产,形成10亿元的电子信息和3亿元的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制造产业园一期、材料产业园一期启动建设,医药产业园及科创服务中心启动规划。(三)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积极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见和招商引资若干规范,出台《合同管理办法》《招商引资管理办法》和《规范手册》,积极与上海中产、人人招商等专业机构合作,聘请4名“产业顾问”和“招商大使”,实行招商项目“招、建、管”一体化闭环管理和“专业机构+公司专员”模式,全年落地项目20个,超计划10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获得全市表彰。发挥区县一体招商优势,总投资56亿元的中能建压气储能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中玻控股TCO特种玻璃项目成功落户。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9亿元,增长45.7%,超计划15.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3.2亿元,超计划2.9亿元。(四)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全力推动改革创新赋能,联合市科技局建设经开区秦创原科创孵化基地并揭牌,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个、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零”突破;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3家,引进深圳超思维BMS智能制造企业落地经开,实现引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突破。联合市人社局等5家单位印发《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支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行干部“档案封存”,激发了干部干事热情,经发集团及城投、产投公司组建运营,在全市首次市场化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全力推动“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全年获批土地337亩,实行“标准地”供应土地126亩,预征收土地504亩。制定出台经开区政商交往“双十条”,《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实践》在《商洛改革动态》刊发,探索“区县融合”发展新路径,获评2024年度全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强化72家企业运行调度,推动4户企业实现纳规入统,规上企业总数达到32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2亿元,增长49.9%,超计划31.9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收入2.24亿元,增长28.7%,超计划13.7个百分点;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2家,实现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企业“零”突破,有力带动周边群众实现本地就业。经开区获得市政府202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三、存在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产业链条不长,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经济外向度等还有差距;二是基础设施配套有短板,园区道路、燃气、污水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物流、餐饮、住宿、购物等生活设施还不到位;三是审批服务事项承接不到位,一站式办理集成式服务机制尚未建立,服务企业能力亟待提升;四、整改措施(一)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力促“发展提质”。一要做大做强市场主体。聚焦园区产业规划,建立园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完善新建投产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全年培育新增规上企业8户以上。二要发展壮大集群规模。聚焦产业集群,按照“产业关联、错位发展、协同互补”要求,着重招引产业契合度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力争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5户以上,健康食品产业园入驻企业2户以上,光电产业园引育“链主”型企业1家以上、入驻企业10户以上,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5户以上,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产业领域引进1—2个“链主型”企业。三要推动工业产值倍增。进一步压实企业包抓责任,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及时破解企业用工、用电、用气,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问题,全力以赴保障企业稳产、满产、增产。(二)稳步加快项目建设,力促“增长提速”。一要以更大精力抓项目谋划。加强与中资、大岳等专业机构合作,高质量高水准谋划项目,努力争取更多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今年具体任务是:争取经开区硅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续发债券,硅材料产业园二期、制造产业园一期、新材料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等三个专项债项目获得国家“双进双审”并发债,经开区燃气等三个管网项目获得超长期国债资金,陶岭污水处理厂提升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同时,超前工作,主动对接,建好陕南、津陕项目库,努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二要以更大力度抓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127.52亿元,年度投资29.46亿元。全力推动卫洛乳业、煌朝玻璃4月底前建成投产,西部鑫兴华钼产业园年底前一期建成试产,力促铭茜智能手机手环项目、众鑫宏达智能中控项目、奥格斯特智能终端及显示屏项目、鑫磊恒达固废利用项目、森源纳米新材料项目、中泰电子级硅微粉项目6月底前建成。三要以更严要求抓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五制要求,摒弃“凭经验工作”的惯性思维,一切按程序办事、按规定行事、按制度做事,从根本上落实防风险、守底线要求。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工作要求,做好项目招引、建设、培育、投产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促“招引提标”。一要瞄准方向招。积极承接西安产业外溢和东部产业转移,着眼“西商融合发展新战场、东部企业入陕承载地”,积极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区、电子信息及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区”,力争全年招引项目20个以上,其中,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健康食药等项目不少于15个。二要创新方式招。探索“合伙建、基金投、委托招、科技引及交商带商”模式,推进“全员招商”,实施“赛马”招商,开展区县联合招商,用好市级驻北京、南京、深圳、西安联络站,精准捕捉招商信息,高效挖掘优质项目。三要提高质量招。坚持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招大引强、招新引优,落实好招商项目“三五标准”(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不低于500万、亩均税收不低于50万),算好财政收入、企业见效、农民就业、生态环保“四本账”,严把项目筛选、合作谈判、效益测算、尽调评估、投资决策“五个关口”,提高招商引资签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四要紧盯外贸招。依托西部鑫兴、泰华制药、穹阳农业等外贸进出口企业,主动靠前对接,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不断开拓外贸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家,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家;使用内资突破2亿元,使用外资“零”突破,外贸进出口完成4亿元。(四)扎实做优园区服务,力促“承载提级”。一要全力做好高效便捷服务。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审批和跨部门帮办代办,建立领导干部“一对一”包联企业机制,主动送政策上门、解难题到企。二要全力做好降本增值服务。加快“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加强园区“绿电”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园区物业管理水平,提供环卫、安保等集约化服务,一体推进水电气讯综合降本行动,积极搭建校企实训平台,建立企业“用工池”,推广区域数智零工平台,切实做优用工保障。三要全力做好配套保障服务。抓好30万平米厂房建设运营,新建2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盘活用好10万平米闲置厂房。深化“标准地”改革,做好1400余亩用地保供,通过资产兼并、腾笼换鸟等形式有效盘活洛霸路沿线闲置资源,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完善电商、物流、商务等功能配套,全面夯实园区发展硬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商洛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