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商洛市商州区植保植检站)

商洛市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商洛市商州区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5-04-16 15:28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商洛市商州区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种植业类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植物检疫、病虫害的防治及重大疫情预案的制定、处置;土壤测报、施肥技术推广和实验示范等。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团结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刘建芳
开办资金 5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85万元 84.6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农作物技术指导方案到位根据我区农时季节,气象条件、作物长势等因素,及时制定下发田间管理、高产栽培、农作物品种布局、重大病虫草害监测防控等技术指导意见方案,累计下发各类技术指导意见15份、发放种农作物技术手册600册,技术宣传单5000余份,开展技术宣传培训会7次,田间现场指导培训52场次,培训人数1600余人次,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农业种植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落实有力全年累计建设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4.72万亩,其中建设小麦0.3万亩,油菜0.06万亩,马铃薯1.1万亩,玉米2.5万亩,大豆建设大豆绿色高效示范0.76万亩,进一步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建设省级百亩田7个,面积900亩。经示大田测产范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较常规田块单产较本年度全区平均单产提高1-5%左右。3.品种布局及试验示范开展有力制定春夏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品种布局意见,指导主栽及搭配品种的选择,优化品种布局。建设高质高效小麦品种示范田330亩,其中在夜村镇涝峪村100亩,何家塬村130亩,大镇普村100亩。在板桥镇上湾村种植种植陕南春播玉米审定试验一组,参试品种11个;玉米生产试验一组,参试品种4个;商洛市春播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一组,试验品种9个;建设种植玉米新优品种示范3.5亩,展示品种7个;小麦新优品种示范田100亩,展示品种2个;马铃薯新品种示范田350亩,展示品种3个,通过品种试验示范的开展辐射带动我区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甘薯等良种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经省级陕南专家组、全市夏粮观摩专家团考核取得较好评价。4.农作物绿色防控保障到位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小麦、玉米、马铃薯病虫监测,调查各类病虫害90余次,完成上报病虫发生及防治报表3类500余次。开展小麦穗期病虫害“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示范面积1500余亩,统防统治面积1万亩,马铃薯病虫害“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示范面积1000余亩,安装玉米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约100套。加快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推广,推动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目的。5.三普及化肥减量工作推进有力目前已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商州区域,耕地表层调查点位493个、园地表层调查点位95个、林地表层调查点位144个、草地表层调查点位24个;剖面样点19个样点土样采集、信息数据审核,现已通过省市专家组审核,取得一致好评。当前土样化验检测数据室内审核正在有序推进现已完成总任务的84.6%。建设减肥增效“三新”示范田3030亩,引领农户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完成肥料利用率试验2个、化肥减量试验一个,省级6个、市级7个、县级3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田间管理数据采集记载汇总,土样采集,另外完成110户农户施肥情况调产工作。6.乡村振兴及衔接工作落实到位一是选择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到沙河子镇落旗河村开展驻村工作。二是协助落旗河村开展村级班子党建工作,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工作。三是做好驻村防返贫动态监测、政策落实、问题整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息的收录。四是严格驻村要求,坚持每月驻村不少于22天。五是为村上免费提供小麦良种250公斤。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一)新优品种增产效益2024年通过小麦、玉米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玉米新品种,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组织种子企业、种植大户、农户进行实际观摩,使农户亲眼看到新优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以及新优品种增产增收带来效益。在社会上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及社会效益,通过新优品种与农户种植的品种产量进行比较,小麦亩增产18公斤,目前小麦市场售价格2.4元/公斤,亩增收入36元。玉米亩增产201斤,玉米售价2.5元/公斤亩增收入50元。(二)秋粮单产提升行动实施秋粮单产提升9.23万亩,其中玉米试验品种11个,经测产,玉米产量比往年产量增产19.6公斤/亩,目前玉米市场零售价2.5元/公斤,亩增收益48元/亩。(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重点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防控,确保重要病虫不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扩散蔓延,实现重大病虫害防控处置率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3%以上,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三、存在问题一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我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立地条件差、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多自然灾害难以避免、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机械化程度不高等不利条件,制约了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二是技术服务跟进不及时,工作创新不够。受机构改革影响,单位原有编制26人改革后编制数为19人,单位职能职责不变,农技队伍人员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对于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制约了单位职能的充分发挥,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水平的提高。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立足主业加强技术服务、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覆盖率。紧把关键农时季节,结合实际分作物、分阶段制定技术指导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及时进村、入户、下田,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开展线上培训,在线解答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加强交流,提升服务效果。做到区镇联动,进村进户、确保全区农业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科学规范开展试验示范。在计划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油料、农作作物打造示范样板田,为全区树立样板,在牧护关镇、杨斜镇、黑山镇马铃薯主产区建设的绿色高效示范田给予技术、资金倾斜。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推广,实施粮食单产工程,引进小麦、大豆、油菜新品种,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示范品种、示范区域,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为粮食安全生产履职履责。三是有序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物检疫工作。继续以病虫测报工作为基础,加强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搞好农业病虫综合防控工作。扩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使我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再上新台阶,多措并举确保2025年农药持续减量增效,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四是扎实开展三普工作,做好后期成果形成。根据省市三普安排工作要求,前期的表层样采集、信息审核已通过专家验收,检测数据室内审核接近尾声,接下来将加快数据审核,积极配合做好后期我区土壤相关成果和报告形成,力争按照“三普”工作规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