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报纸、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新闻宣传,新媒体技术引进、使用、推广;县级媒体和宣传机构新闻事业、产业规划;网站新闻稿源和内容监管,县政府门户网内容及信息编发;对外通联及上级媒体接待、采访配合;县内新闻宣传阵地和人才建设;各类媒体广告运营管理。 | |
住所 | 延安市志丹县社会事业大楼1510 | |
法定代表人 | 曹向明 | |
开办资金 | 1569.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志丹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2.3万元 | 29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融媒体中心 | 从业人数 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党建引领,提升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实效(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抓学习。中心年初制定学习计划,编制印发《志丹融媒学习资料汇编》,采取主题党日集中学、党课定期学、借助“学习强国”扎实学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及县委对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全年,中心按计划完成开展集中理论业务学习24次,人均个人自学学时达120小时以上。二是抓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学习计划,不定期研究中心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防范工作举措。通过召开支委会、参加省市县相关培训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中心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职工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政治鉴别力。三是抓规范。进一步规范支部工作,常态化召开支委会议和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面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第一责任的责任,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将党纪党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等纳入中心常态化学习内容。持续推进党组织新鲜血液输入,培养纳新预备党员1人,转为正式党员1人,培养发展对象2人,积极分子1人。(二)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定”,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充分利用干部职工大会和集中学习会,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提升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的要求,变成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开展关于意识形态警示教育、党的建设、转作风促发展等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开展党员进社区等活动,真正让党员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和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发挥。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岗双责”主体责任。中心党支部加强领导,精心谋划,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任务落处。制定了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职责落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结合单位开展的《干部纪律作风和环境卫生综合整顿活动》,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思想境界、转变工作作风、激励担当作为。认真遵守和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审核经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标准,做到认真谋事、干净干事、努力成事,全面筑牢廉洁自律防线。二、紧扣主题,持续推进新闻宣传提质增效(一)做好主题宣传,传播志丹新成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各平台的宣传矩阵,同步开设了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人勤春来早》《保安人物一时新》《共建美丽志丹共享发展成果》《聚焦“三个年”变化看志丹》《榜样力量》《乡村行看振兴》等主题栏目,为志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佳绩、攀高峰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今年8月8日夜晚突降暴雨期间,对外发布了交通、供水、供电等各类权威信息50多条,制作各类短视频43条,采写新闻稿件80余篇。其中,《陕西志丹县遭遇大暴雨、多辆汽车被冲走》在央视新闻播发,浏览量达250万人次;新华社客户端播发的《延安志丹:暴雨过后、加快恢复生活秩序》浏览量达108万人次,为传递正能量、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为了让舞剧《兰花花》深入人心,我中心提前策划、部署,安排专人赴延安就演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在各宣传平台转发推送,掀起了全网收视、阅读、点赞、分享热潮,为后续演出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在演出当天,充分利用短视频“短、频、快”的传播优势,集中在视频号和抖音号上拍摄制作推送各类短视频24条,《今日志丹》栏目制播专题节目1期,《志丹新闻》、微信公众号、爱志丹APP播发关于舞剧《兰花花》演出的相关报道6期,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中心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的沟通衔接,在陕西新闻联播、起点新闻、陕西日报、西西新闻、文化艺术报(网)、群众新闻网、陕西科技传媒网播发、延安新闻、我是延安APP上播发相关报道17条,让更多的观众观看和了解陕北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全年,志丹融媒各平台共刊播(发)稿件8600余条,其中广播电视共发稿1100余条(自采1000余条)、志丹融媒微信公众平台编发稿件2500余条、“爱志丹”APP编发转载各类稿件3900余条;编制《志丹通讯》33期,刊发稿件(图片)1100余条(幅);制播《今日志丹》55期,播发各类广告、通知通告、标语、游飞字幕125条;视频号制作发布各类短视频750余条,抖音号制作发布各类短视频1700余条。(二)制作系列精品,传递志丹新形象。积极响应市委网信办“追赶超越谱新篇增光添彩向未来”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采写的新闻稿件《筑梦又十年,那些被志丹足球改变的人生》等一大批优秀稿件在新华网、陕西日报、延安日报、今日头条等各类权威媒体平台刊发;《野生狍子黑夜被卡受伤民警接力暖心救治》等视频稿件在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起点新闻等多个平台播出。中心还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宣传我县党建工作,采访报道的《聚焦“三个坚持”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一批稿件在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截至目前,共在中省市级各类媒体共刊播刊发视频、文字稿件510余条。“学习强国”志丹融媒号于6月3日正式上线。2024年以来,我中心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传稿件834条(不含稿件重复修改上传部分),签发通过稿件718条,签发通过率为90.2%,其中,《【百灵·靓】陕西志丹县:雪落满城景美如画》《【百灵·靓】鸟瞰志丹》《【百灵·靓】陕西志丹县:四季金鼎山》等16条稿件被主站选用;《【百灵·秀】志丹剁荞面》《【每日瑰宝】辽三彩塔式罐》等113条稿件被省平台选用,全面提升了我县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县融媒体中心创作的作品《这一幕真暖心!小姑娘真情流露,用歌声表达感谢!》喜获“延安好新闻”二等奖,《陕西女足将以陕西志丹女足的名义征战新赛季》《解大姐的心愿》《志丹县:家门口的“急定制”生日会》喜获“延安好新闻”三等奖;由中心推送的《从上帝指缝逃离的生命》《暴雨中的“逆行者”》分别荣获2024年度“延安市好记者讲好故事”一等奖和优秀奖。三、平台赋能,打造媒体融合宣传新阵容(一)多平台发布,构建媒体宣传阵容。志丹县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以移动传播为主要渠道,志丹电视台、志丹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账号进行了统一融合管理运营。现共有各类媒体平台7个,分别为志丹县电视台、志丹广播电台、志丹融媒微信公众平台、志丹融媒腾讯微博、志丹融媒抖音号、志丹融媒视频号、爱志丹APP等。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态势日益凸显,我县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二)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实现多媒体集体发声。志丹县融媒体中心以一体化采编为途径、以移动传播为主要渠道,搭建起了完善的多媒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实现了内容生产、流程设计、播发调度、效果评价、人员管理、技术支撑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对重大活动及重大新闻事件,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爱志丹APP、志丹新闻、微博、抖音等各个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报道,建立了适合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的“策、采、编、发、存、评”工作流程,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传播”融媒体传播格局。截止目前,爱志丹APP客户端下载量49289人次,居全市第3位;志丹融媒微信公众号粉丝达39451人。新媒体呈现频次提高、范围扩大、效果提升的良好态势。四、统筹推进,广电公共事业建设稳步发展(一)压实责任,做好广电公共服务建设2024年完成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共建设1个县级应急广播总控制调度平台、13个乡镇办(中心)应急广播指挥平台建设、127个村级应急广播平台、611个接收终端,实现应急广播信号在志丹县的综合覆盖。县级广电台作为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主阵地,在扎实做好“三农”节目、科教卫生栏目、农村应急广播等广电惠民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灾害预警、政务信息、便民服务等传播公共信息服务,以此提升了志丹传媒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二)加大力度,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全力以赴做好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充实值班值守人员力量,不断完善值机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值机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讲解工作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开展了常见故障的处理演练和应急、用电、消防操作流程的培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领导带班制,确保了全年安全播出零事故发生。五、加大培训,不断强化充实融媒人才队伍。今年,中心举行了“融合创新、提升能力”岗位大练兵采风采访活动,将培训地点从室内搬到了室外,让大家更好的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长才干。中心还先后邀请上级媒体单位,为我中心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近30人次先后赴西安、榆林、商洛等地培训,更新了思维、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质,努力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吃苦精神突出、奉献精神较好的新媒体人才,激励他们积极投身融媒体中心建设,大胆干事创业,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