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 | |
住所 | 志丹县政府前楼 | |
法定代表人 | 高天宏 | |
开办资金 | 1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6万元 | -4.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从业人数 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粮食生产实现预期目标。全县种植玉米6.7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4%;豆类7.6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7%;马铃薯6.3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2%;谷子4.3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5%;油料0.52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其它作物2.9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10%。玉米产量3.49万吨,占总产的51%;豆类产量0.74万吨,占总产的11%;马铃薯产量1.36万吨,占总产的20%;谷子产量0.84万吨,占总产的12%。一是细化任务分解。年初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农业农村工作会和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对全县农业工作特别是春播备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了《2024年志丹县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和《志丹县2024年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将粮食生产任务一次性细化分解下达至各镇办(中心)。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压紧压实镇办(中心)党政领导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和粮食生产属地责任,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抓点示范、辐射带动,以打造“吨粮田”、高产田为抓手,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包抓粮食指挥田制度。今年共建立市级领导指挥田2个,县级领导指挥田15个,镇办(中心)党政主要领导样板田26个。落实百亩以上种植大户273户,在杏子河、洛河、周河三道川建成千亩玉米种植示范基地3个,在每个镇办(中心)抓建200亩以上玉米增密度示范点1个、100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个、100亩以上谷子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点1个。三是加强生产调度。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今年争取实施粮油规模种植单产提升面积2.3333万亩,兑付补贴资金70万元;实施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面积0.76万亩,兑付补贴资金89万元;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集中作业面积2.4万亩,兑付补贴资金20万元。同时,县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80万元,集中调用有机肥3000吨、复合肥280吨、尿素70吨、缓释肥15吨、叶面肥(旱地龙)2.65吨,大豆种子5吨、谷子种子0.65吨、玉米种子5.55吨、马铃薯种子25吨,地膜15吨,手推式播种器60台。从而保证了粮食播种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二)集成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积极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策“五良”集成技术。一是加强技术指导。抽调副科级以上领导12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4名,组建成立了12支农业技术服务队,每一支服务队负责包抓一个镇办(中心),通过技术讲解、现场示范、指导服务等方式,配合镇办(中心)抓好粮食安全生产,指导推广旱作集成技术并解决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县粮食丰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好现场培训。在春季播种关键时期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镇办(中心)开展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苹果幼园大豆套种、谷子覆膜穴播、马铃薯高垄栽培、“一喷多促”技术现场培训。今年全县共召开各类种植现场培训会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三是严把质量关口。先后下发了玉米增密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全苗增粒、谷子覆膜穴播、配方施肥、“一喷多促”技术要点500余份。今年永宁埝沟、纸坊米岭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2模式)示范点;义正麻台、张渠九元峁、顺宁银滩、双河向阳沟玉米增密度种植示范点;杏河牛寨、旦八吊坪谷子种植示范点,经种植户劳作管理,农技人员指导服务,作物长势良好喜获丰收。经市县农业统计部门实地测产评估,张渠九元峁增密度玉米示范点亩产达848公斤,较往年增产85公斤,杏河牛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富硒谷子种植示范点亩产达447公斤,较往年增产100公斤,创历史新高,永宁埝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玉米亩产520公斤,大豆亩产78公斤。(三)品种试验示范管控到位。按照2024年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种植项目和2024年粮油作物规模种植项目要求,聚焦玉米、谷子、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按照技术规范和实践要求开展试验示范和品种展示工作,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全面做好粮食作物生长跟踪记录和田间技术措施实施,保证试验示范和品种展示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全面性。今年在杏河镇牛寨村开展玉米品种展示7个、面积3亩;建立谷子多点鉴定试验1个、参试品种6个、面积180平方米;谷子品种展示基地1个、展示品种18个、面积8亩;在保安镇孙岔开展大豆全苗播种试验1个、面积30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个、面积1500亩,特别是谷子多点鉴定试验和品种展示得到了市农科院的肯定和认可。(四)耕地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按照“三普”工作总体进度要求,严格把控时间节点任务,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参与完成了“三普”工作外业调查、内业数据复核和成果编制上报等工作。二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500亩,完成农户施肥调查110户。在春播开始前,制定玉米、大豆、马铃薯、谷子等主要作物平衡施肥技术标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积极宣传引导农民增施农家肥,缓释肥、水溶肥、生物有机肥料,改善平衡土壤环境,提升保护耕地地力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编制完成了2023年度耕地地力评价及耕地调查评价报告,开展土壤墒情监测2次,按时完成省级监测点数据网报工作。四是按照国家、省级采土规范要求,深入顺宁镇、保安镇等7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通过采集、晾晒、研磨等过程,按时圆满完成了1个国家级、6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上传和样品土样采集制备送检工作。(五)面源污染防治持续用力。一是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今年在顺宁、双河、保安布设农膜监测点3个,每个监测点采集标本5个,共采集标本15个,经清洗、晾晒等环节,现已报送市级业务部门进行专业检测。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各镇办(中心)、村组农户,对去冬今春废旧农膜进行了全面清理,制定出台了废旧农膜回收方案,建立了废旧农膜回收台账,并组织人员深入镇村宣传动员农户购买加厚膜、降解膜,从源头上遏制废旧农膜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二是加强农村能源(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积极开展了沼气安全排查和整治工作,建立沼气设施安全和废旧沼气池报废处置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六)种质资源管理得到加强。按照国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总体规划,根据《新种子法》及《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今年会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先后对全县种子销售门店及临时摊点进行抽查检查5次,开展种子经营备案管理123单,种子质量检测19次,扦样抽查12次,水分测定19次,玉米转基因检测18次。协助开展种子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从而保障了用种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