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铜川市行政学院铜川市社会主义学院铜川市团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培养提供服务保障。副县级、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轮训,县级后备干部培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类骨干培训轮训计划;国家公务员、共青团干部、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统战系统干部培训、轮训具体教学业务;市委、市政府举办专题研讨班、读书班承办;配合组织、人社部门,对学员在校期间学习和党性锻炼情况考核、考察和评价;区县党校业务指导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长虹北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耀东 | |
开办资金 | 7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铜川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42.42万元 | 9028.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中共铜川市委党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全面完成。先后举办新任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等主体培训班次,省委宣传部、省物业管理协会等外接班次共59期,培训学员6112人次。巩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周密制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资源,实现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二是科研咨政能力不断强化。印发《“推动全市党校系统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实施师资水平、课程质量、学科体系、科研能力、办学条件“五大提升工程”。全年评议审核各类专题41个,向全省党校系统第37次理研会提交理论文章15篇,整合并推出多个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项目,让学员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学好用好照金革命史这本纪律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在光明网发表,并作为党纪学习教育辅导材料在全市推广运用。编印发行校刊《铜川干部教育研究》4期,全年完成科研咨政成果133项,组织主体班学员围绕我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等主题开展调查研究两次,形成参阅报告6篇。三是党校教职工队伍结构持续改善。推荐1名教师申报教授职称、2名教师申报副教授职称;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省委党校跟班访学,选派2名教师到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一线从事班务工作,12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条线业务工作培训。新招录硕士研究生3名,组织教师参加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省委党校、省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等各类培训共113人次。开展青年教师“每周一讲”活动25期,通过实战实练和理论熏陶,青年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拓宽,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协同推进。以校地共建照金精神红色教育高地为契机,集中整合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建强用好照金精神研究中心,组建包含40名成员的研究团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第一次全体会议。深挖照金红色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照金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并入选全省干部教育好课程,向省委党校报送研究课题4项。对标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承接事项和创新内容,2次向市委常委会汇报贯彻落实举措,印发《全市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工作方案》和《铜川市、区(县)党校(行政学校)基本培训方案》,指导各区县委党校制定基本培训方案,做好培训规划工作。二、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举办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全国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视频培训班等主体班次10期,培训学员740人次。承办市供销合作社百名直播电商“领头雁”专题培训班、铜川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等对外培训班次49期,培训全市党员干部5372人次。完成各类科研成果133项,公开发表文章71篇,在《铜川日报》“理论专栏”发表文章6篇。推荐6名教师参加市委宣讲团活动,18个专题被纳入全市常态化宣讲清单,。刊印赠阅校刊《铜川干部教育研究》4期,收录各类理论文章80余篇。面向广大干部学员征集并整理干部培训、科研咨政、服务保障等关键领域最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19项,切实找准整治痛点难点堵点。广泛开展“走访式”调研,推动贴近干部群众呼声,班子成员到包抓活龙村、联系新建社区和五台村等调研走访20多次,提供帮扶资金3万元,积极开展“以买代帮”采购活动,采购帮扶村农产品5.2万余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市委党校目前存在办学特色亮点彰显不足、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师资梯队建设仍需加强的问题。未来将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挖掘办学特色亮点,规范主体班次,持续发挥领导干部上讲台示范作用。组织教师深入各区县、单位、企业、社区等开展调研考察、现场教学,不断拓展教师专业视野。四、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聚焦主业主课地位,确保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迈向高层次。扎实做好基本培训工作,围绕基本培训要素,完善基本培训机制,规范基本培训班次,建立完善师资库,优选兼职教师,提升党校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兼顾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教务制度,为各类培训提供有力保障。严格课堂教学管理,对学员实行封闭管理,统一集中培训。严格开展入学教育,组建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不断加强组织、管理、监督。发挥纽带作用,收集学员意见建议,适时调整,实现人性化管理。持续发挥校学风督察组、班主任能动作用,着力在导学、促学、督学上下功夫,引导学员完成学习调研任务,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二)打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助力党校智库能力建设达到新高度。以服务铜川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好智囊团作用。按照推进党员干部“四下基层”工作安排,加大省情、市情调研力度,组织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加快课题研究进度,积极参与省、市相关部门的理论研讨、学术征文等活动,发挥教研室集体攻关优势,努力做到研究透彻见底、成果管用有效,切实提高科研工作质效,用好地校共建照金精神研究中心平台,积极与市委市政府职能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平台共建,主动融入区域性党校合作机制,广泛开展主题聚焦、密切协作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展智库建设的层次和范围。(三)强化县级党校指导,促进市县党校整体发展开拓新境界,探索市县党校一体化协同发展路径。着力构建教学融合机制,精品课程共育共享,打通备课、赛课、评课三大环节,教研骨干与县级党校教师精准对接,推进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对标全省市县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推进教学科研交流和办学质量提升。选派骨干教师赴区县党校开展科研咨政辅导。构建人才共育机制,继续举办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和教学比赛活动,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专题课程的再打磨,授课水平的再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