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4-15 16:59
单位名称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展成人教育、就业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住所 陕西省神木市滨河新区学苑路1号
法定代表人 艾国
开办资金 26153.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732.16万元 84424.21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4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双高”建设为牵引,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教育教学、招生就业、技能大赛、社会培训、专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新成绩。一、主要开展工作(一)凝心聚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凝聚红色合力,印发《神木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召开党建暨宣传思想工作大会1次、党支部工作推进会2次,开展党支部工作考核2次、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1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邀请神木市委领导为师生作形势政策讲座。二是培育红色氛围,召开“七一”表彰大会,发挥师生优势,创新推出《守望着你,中国精神》朗诵视频和《我和我的祖国》音乐MV。三是打造红色品牌,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化工电力工程系党支部获评陕西省第四批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四是激发红色动能。自觉把党的工作,尤其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党纪学习教育、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信访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一体推进、贯穿始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多项发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聚焦骨干引领,4名教师荣获“神木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名教师荣获神木市“麟州工匠”称号,1名教师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称号;学校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教学团队荣获“2024年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二是坚持以赛促教,2024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计13项。三是持续储备力量,举办思政课程等多项校级比赛,累计参赛650人次,教师专业能力大幅提升,立教之本更加坚实。(三)提质增效,招生就业再谱新篇一是高效完成招生任务,加强生源地建设。2024年三年制录取2050人,五年一贯制录取150人,招生计划完成率100%。招生范围持续扩大,在陕西等八个省份的基础上,新增河北、山东两个生源大省。二是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2024届毕业生共2509人,已落实毕业去向2344人,落实率达93.42%;其中困难群体毕业生人数328人,已落实就业人数为313人,落实率达95.43%,较上一年度提高4.8%。(四)守正创新,专业建设纵深发展一是有序推进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本年度已完成热能动力工程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任务。二是聚力开展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启动建设煤化工技术专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四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成功迎接了陕西省教育厅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办学重点指标核验等工作。三是高效优质打造托育类专业群。迎接国家卫健委调研2次,联合榆林市卫健委、榆林市人社局举办托育专业专场招聘会1次,托育品牌更加突出。二、取得主要效益(一)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高持续建强“一基地两中心N站点”,西安科技大学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新入学76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神木学习中心成功招生263人,同时,常态化开展社会培训,全年共开展培训143期,培训学员5681人次,开展其他类社会培训班5期,培训学员514人,开展电工等7个工种的认定工作,报名人数689人次。(二)产教融合力度持续加强一是深化产教联合体建设。我校与榆神工业区管理委员会、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榆林能源化工产教联合体,获批陕西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拟立项培育建设项目;参加高等级产教融合相关会议及研修班,加入“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和中国-白俄罗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二是聚力打造产业学院。与陕西九八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环境工程产业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共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与苏鲁豫皖高职教育集团及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成立产业学院的框架协议,正在积极对接榆林市嘉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及榆林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探索汽车产业学院共建模式。三是稳步推进“订单班”。新增神木煤化工“订单班”,60名同学进入“订单式”培养序列,校内“订单班”增至6个,校企合作更加深入。(三)技能竞赛水平节节攀升一是着力打通“技能成才”的新赛道,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全年共获得奖项56项,较上一年增加9项,在2024年世界技能大赛争夺赛获得银奖2项,在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5项,在陕西省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是着力提高技能大赛组织能力,2024年我校圆满承办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现代化工HSE技能、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3个赛项;如期举办学校第十四届技能竞赛月活动。(四)科研创新风劲帆满我校全年申报并成功立项科研项目105项。申报榆林市重点实验室1个,获榆林市第十一届优秀科技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获2024年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榆林赛区)三等奖1项,2人获“榆林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入选榆林市科协智库专家库,8人入选神木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五)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我校累计获得7项教学成果奖,获奖等级与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三聚焦四协同五对接六融入:地方高职能化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神木实践”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思政铸魂数智赋能平台拓升:国家级能化基地煤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探索”在2024年度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另有两项教学成果均获得该奖项二等奖。(六)合作交流出色出彩我校全力拓宽合作交流渠道,持续扩大朋友圈,寻求更多发展机遇。与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0家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与榆林能源化工职业技术学校、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与清涧职教中心等8所榆林市中职学校进一步深化中高职3+3校校合作;与西北工业学校、神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府谷县中等专业学校、榆林能源化工学校举办校校合作生源基地建设座谈会,进一步深化三二分段制校校合作。(七)文化建设守正创新一是基地建设成绩更佳,成功申报“神木剪纸”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获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实践基地阵容更大,新增石峁博物馆、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2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干部队伍不健全目前,学校只有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名,其他校领导未配备。(二)办学功能不完善我校规划面积1028亩,实际用地面积仅为616亩。现阶段,校园内有高职、中职、幼儿园三个办学层次,在校学生超过12000人,教职工超过1000人,同时长期承担着多类型社会培训工作,远远超过了原设计的承载能力,教育教学、住宿、体育活动等受到极大限制。(三)师生实习实训缺乏交通工具我校已经与榆林及周边地区16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的实习实训、调研考察、志愿服务、“三下乡”等交通方式以政务派车、租车为主,师生出行比较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四、整改措施(一)请市委、市政府支持推动我校“三定”方案尽快落地,畅通能上能下路径,配齐配强干部队伍。(二)请市委、市政府深入调查研究,推动校园北侧88亩教育规划用地征地工作,帮助神木职院完善办学功能、补齐基础设施。(三)请市委、市政府为我校配备实习实训用55座大巴2辆、企业调研用15座中巴2辆、7座商务车1辆。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应时合势,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2025年是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我们一是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安排布置的重点工作。二是要推进学校“三定”方案落地,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进行系统谋划。三是对照“十四五”规划各项核心指标,总结经验,剖析问题,高质量开展“十五五”规划预判。(二)攻坚克难,破除学校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瞄准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师生关注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出改革议题,生成工作方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借着理顺体制机制的时机,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三)务实重干,厚植转型发展的后发优势。以值班工作为抓手,强化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纪检部门要推行“台账式”管理,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实现“动态化”监督,提升监督效能,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跟踪问效,确保学校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度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荣誉称号2024年度被陕西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授予“高校党员干部网络培训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