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武功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武功县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武功县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4-15 16:27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武功县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服务农民教育,开展农民培训,助力乡村振兴。业务范围:培育、认定和管理高素质农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实施农民学历教育;开展普及性培训;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管理;基层农技干部素质提升培训。
住所 武功县普集街道后稷西路中段县农业农村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联辉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武功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万元 19.1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努力抓好贯彻落实,完成了年初制订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情况(一)抓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推荐和认定工作,加强已认定农民田间学校动态管理。按照重点建设农民田间学校要求,围绕硬件设施改善、师资力量储备、运行模式创新等建设关键环节,抓好武功县汤法硕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任务,就地就近为农民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提升农民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辐射带动其他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壮大。(二)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遵循农民“半农半读”教育特点,狠抓“集中授课”“实践操作”“观摩学习”“远程教育”四个教学环节。发挥农广校主渠道作用,运用“四大课堂”教学手段,围绕“学用结合,以用为主”工作核心,扎实推进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通过田间课堂、线上线下、专家授课、实地观摩等多元培育方式,全方位提高农民科技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开拓意识,努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三)认真开展普及性农民培训。依托“科技三下乡”“冬春农民大培训”等行动安排,围绕“粮、果、畜、菜”大支柱、大产业、农业农村大项目大订单等,采取远程“云培训”、整村推进、科普宣传、田间指导等形式,对农民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品牌建设、乡村文化、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培训,助力参训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要领,解决农业产业技术难题。在科普技术的同事普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农村移风易俗、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和村庄建设管理知识,培育文明乡风。(四)规范认定管理程序。按照“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管理要求,积极邀请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相关政策讲授第一课。按照《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与管理办法》开展资格认定及复审工作,对参训高素质农民开展技能考核,综合评价学员学习成果。(五)加强工作宣传。发挥各类宣传平台作用,深度宣传农民培训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加强与全国性权威综合性媒体平台的常态化联系,着力提升宣传报道层次和扩大辐射面;面向全县做好《陕西高素质农民培育》微信公众号和视屏号的推广使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武功县农广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力度,先后承担阳光工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技术培育等工作任务,培训业绩突出。截止目前,建有农民田间学校11所(其中:市级认定的田间学校6所,县级5所),实训基地6个。可同时开展蔬菜、果品、粮食、电子商务等不同专业类型的培训班次。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400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1778多人。其中:初级高素质农民1614多人,中级认定156人,高级8人。遴选培育“头雁”项目带头人13人。同时农广校还承担着县内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近年来,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500多场次,培训人数达500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单20000余份。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广校依赖财政专项拨款,由于各种原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对农广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制约了教学设备升级和培训工作的推进。二是由于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符合条件的优质学员不多,遴选工作难度大。虽然通过广泛动员宣传,提高了培训的知晓率,但由于自身认知限制,很多农民群众只追求眼前效益,对培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三是集中培训学习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存在一定冲突,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时效性和季节性,个体从事产业的不同可能导致农闲时间的不趋同,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收入,导致学员参与度不高。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协调争取中省项目资金,确保培训工作实施。农广校将继续加强与县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合理使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和实际效果,提高他们对培训的认识。同时邀请一些成功的高素质农民现身说法,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激发农民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以务实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从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师资培养、完善标准体系、创新筹资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重点突破,系统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推动农广校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更好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挖掘和培养乡村人才的潜力,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