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严格执行城镇基本医疗、生育保险政策规定,市本级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业务的经办工作,指导管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工作,医疗保障基金的支付等事务性工作,做好全市医保基金的预算决算、结算清算和报表业务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建业大道医保大楼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徐治平 | |
开办资金 | 376.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万元 | 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9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10月18日变更了宗旨和业务范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我单位在市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职工参保及基金征缴。截止12月底,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数60.7万人,参保单位1.2万户。生育保险参保50.5万人,参保单位1.1万户。截至12月底,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47.7亿元,当期基金支出35.8亿元,当期基金结余11.9亿元。(二)居民参保及基金征缴。截止6月底,2024年度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299.4万人(2023年度城乡居民共参保304.5万人),续保率为98.32%,筹资标准为每人1020元,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380元。其中榆阳区43.8万人,神木市36.9万人,府谷县18.4万人,横山县30.8万人,定边县28.5万人,靖边县29.2万人,绥德县28万人,米脂县17.2万人,佳县21.5万人,吴堡县6.1万人,清涧县16.2万人,子洲县22.9万人。普通居民281万人(占总人数的93.84%),最低生活保障15.7万人(占总人数的5.25%),特困供养人员1.4万人(占总人数的0.45%),孤儿2648人(占总人数的0.09%),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人员1.1万人(占总人数的0.37%)。截止12月底,居民医保参保缴费294.2万人,参保进度为98.26%以上。截止12月底,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期收入34.6亿元,当期支出32.2亿元,当期结余2.4亿元,累计结余36亿元。企业离休干部参保及基金征缴。截止12月底,市本级企业离休干部参保人数30人,筹资标准每人每年7万元,对市本级27个离休干部给予市级财政补助,省属下划企业陕西方圆化工集团3人,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各补助3.5万元。市本级企业离休干部基金收入221万元,支出170万元,当期结余51万元,累计结余571万元。即时安排部署,推进三结算工作。根据国家医保局的部署,市医保局即时组织医疗机构、药店、医药及耗材企业详细梳理业务流、基金流、信息流,明确具体实现路径、关键环节、技术节点,制定“三结算”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工作机制,切实推进“三结算”在榆试点工作。(五)加强追溯信息采集,推进追溯码应用。积极参加医保医药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技术培训,掌握医保追溯信息的相关流程和应用,并指导解决追溯码上传和医保码应用的堵点问题和流程操作。(六)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党支部认真研究制定了《榆林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党支部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计划》、《2024年“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工作计划》、《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等多项工作计划。(七)强化纪律建设,增强规矩意识。为了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目标,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市医保中心签订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明确了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的主体责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三重一大”事项均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政治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为民服务,坚持廉洁高效,着力锤炼医保经办系统“对党忠诚、担当尽责、一心为民、勤学善做、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过硬作风。(八)延伸经办网点,提供便捷服务。为全力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深化医保三项服务落地结果,今年又设置5个医保服务专区,将医保经办24项业务下沉,打通医保经办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15分钟医保经办服务圈”。(九)推行医保便民措施提供经办便捷服务。一是打造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网上经办大厅+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自助服务终端”多样化的自助服务渠道,最大范围实现经办事项“网办掌办”。二是新增5个经办服务点并与榆阳区医保中心互相UK授权,实现榆阳区范围内部分医保业务“同城通办”。三是根据窗口办理业务的人流量设置潮汐窗口,开展医保“延时”服务。五是在医保经办服务大厅设置“温馨服务区”,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陪伴式服务。六是服务困难群体,提供入户政策宣讲、居民医保缴费指导及医疗救助、居民“两病”、门诊慢性病、零星报销等业务帮办代办等上门服务。七是结合群众需求和经办实际,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提供预约办理。八是参保群众在办理非即办类服务事项时,若次要资料欠缺,可容缺受理。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延伸经办网点,提供便捷服务。为全力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深化医保三项服务落地结果,今年新增5个服务专区,打通医保经办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15分钟医保经办服务圈”。(二)优化异地就医,加强结算管理。一是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按规定及时足额上解跨省和省内预付金,做好月度结算和清算支付。二是做好国家医保APP备案信息日常审核、电话备案等工作,积极开展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跨统筹区使用工作。三是落实就医地和参保地监管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好智能审核,落实异地就医就医地监管。(三)推进三级经办建设,实现医保服务零距离。一是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打通医保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医保服务网络全覆盖。二是在服务站点统一置放标识,以方便参保群众辨识。三是制定医保站点职责和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四是根据《榆林市医疗保障服务室工作和人员经费保障实施方案》,保障村(社区)“医疗保障服务室”稳定、可持续发展。(四)推行医保便民措施提供经办便捷服务。一是提供多样化“自助办”。二是拓展经办网点“延伸办”。四是开展疑难事项“跟踪办”。五是实现经办事项“温馨办”。六是服务困难群体“上门办”。七是开通经办事项“预约办”。八是实行承诺事项“容缺办”。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理论业务学习不够深不够细。(二)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够强不够高。(三)门诊慢特病监管不够严不够全。(四)核心业务系统不够全不够细。(五)医保经办服务专区业务经办事项不够宽不够精。四、整改措施(一)加强中心全体人员的理论学习,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业务经办水平和服务技能,将日常自学、专题培训、对照学习等多方式多角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和中心各科室集体领学讨论交流等有机结合,务必确保学习的深度和细致度。(二)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两定机构的管理配置,根据情况成立专项督查小组,不定期到实地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建议和问题进行汇总研究,不断完善改进监管体系。(三)继续与业务平台及上级部门、各县市区经办中心沟通协调,提供思路、方案,力争使业务系统更加全面细致,更适应实际使用情况。(四)对经办服务专区的派驻人员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学习,实地蹲点考察,收集参保群众和驻点专区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经办效率,拓展改进经办事项和流程,提升群众满意度。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突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技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经办服务单位。(二)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优质窗口。市医保中心本着“围绕医保经办抓行风建设,抓好行风建设促医保经办”的原则,始终坚持以参保群众满意度为标准,以落实医保经办任务和优化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医保中心医保窗口服务能力建设,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为目标,继续优化办事程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宽松营商环境。(三)健全三级网络,方便群众经办。为进一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保服务效能。健全完善村医保服务室,将医保经办服务延伸到参保群众“家门口”,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医保经办服务。(四)监督门慢管理,合理控制基金。做好门诊慢特病申报、鉴定,结算等全流程指导和监督,严格费用审核稽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遏制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五)建立科学结算体系,推进医保基金“三结算”。2025年,在现有招采药品直接结算、陕西全民健康保同步结算的同时,逐步扩大直接结算和同步结算范围,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在部分医疗机构有序安稳地推进即时结算。(六)做好巩衔工作,保障信息报送。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工作,积极督促各县市区医保部门按要求及时报送信息,确保信息按时上报。(七)加强协议管理,规范经办审核。市医保中心每季度联合市局有关科室、市防控中心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医保经办核查检查和协议处理,落实协议处理情况月监测机制,加强对县市区医保经办机构的指导,推动审核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参保缴费、个账共济、生育待遇、异地就医、转移接续、结算清算等重点事项,加强相关政策解读和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群众和医药机构关切。广泛宣传便民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挖掘、总结鲜活经验,积极向省、国家推介我市优秀经办服务经验,讲好医保服务故事,营造医保领域便民服务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被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授予年度先进服务窗口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