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横工业区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区)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 | |
住所 | 榆林高新区明珠大道东创业大厦1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文 | |
开办资金 | 26.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66万元 | 19.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横工业区分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榆林高新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根基。精心筹备并成功组织了3次高质量的党课学习,课程内容深入剖析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以及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党的认识,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同时,积极鼓励党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这一优质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截至年底,全体党员的个人学习积分均达到2500分以上,在单位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还组织党员干部在“干部网络学院”进行系统学习,每位党员的学习积分均达到50分以上,拓宽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渠道与知识面。为进一步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组织了20人次党员干部前往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这一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使党员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2.廉政护航,营造清风正气。严格依照市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的要求,每周一准时组织分局全体人员参加视频学习会。将党纪学习教育、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以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与纪律意识。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亲自抓、带头做,全年共2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完善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2次深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等方面发力,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次积极探讨清廉高新建设,从廉政文化宣传、廉洁氛围营造等方面着手,为打造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奠定基础,切实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按要求积极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学习,全年共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8次,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引导干部职工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在单位内部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3.积极沟通协调,加快土地报批。2024年,面对土地组件申报工作的艰巨任务,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积极与各级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累计申报土地4657.52亩,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取得批复4193.77亩。其中,省级批复10个批次,共计3673.43亩,这些批复有力地保障了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资源支撑;市级批复7个批次,面积达520.34亩。2024年12月底前已组建上报5个批次共463.75亩土地,涉及高新区东洲路、西屏路、科创四路五路道路工程及公交车首末站等项目,相关材料正在省厅和市局进行严格审查中,工作人员持续跟进审查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4.积极开展建设项目预审与选址。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效完成了12个项目的预审与选址工作,这些项目涵盖了西沟大桥连接线道路工程、榆林高新区十四小、高新十五小、高新四中,高新西屏路、文景路道路工程,事故应急池、榆横工业区道路工程等多个项目用地。在项目预审与选址过程中,工作人员充分考虑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确保项目的选址科学合理,为项目的后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完成2个临时用地初审并报市局获批,分别为延榆高铁中铁和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临时用地,及时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临时用地需求,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前期保障,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开工建设。5.有序开展土地核验和规划核实以及“三线”管理工作。积极响应市局工作安排,2024下半年将工作重点全力投入到土地核验和规划核实这两项新工作中。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顺利完成明珠路街道办事处、麟州府、尚五金等8个建设项目的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任务。在核验和核实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对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有效确保项目建设符合土地和规划要求,避免出现违规建设行为。全年累计完成建设项目批后验线13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规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建设按照规划有序进行。6.加强执法监察工作。在卫片执法方面,截至12月底,部下发卫片图斑148个,监测面积8649.7亩,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和复杂的工作任务,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均按时完成核查和填报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市级卫片下发图斑190个,同样按时完成核查和上报,为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日常巡查工作中,扎实开展相关工作,共出动巡查406人次,120车次,通过高频次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力配合开展了打击盗采砂土专项行动和高新南区土地治理垃圾乱倒专项治理行动,在专项行动中,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严厉打击了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秩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着力推进单位建设。严格按照市资源规划局“五合一”业务流程紧密协作,在项目审批、土地管理等工作中,形成高效的工作链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根据市本级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及改革过渡期有关事项要求,撤销原监察支队五大队,与高新分局整合归并。在整合过程中,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加强对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积极沟通编制单位修编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分征求管委会意见,组织多次座谈会和实地调研,对高新区北区、高铁商务区、铁西区进行修改完善。在修编过程中,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人口增长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合理。通过与编制单位的密切沟通,加快规划方案的落图落地进程,为区域发展提供科学规划引领,推动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3.完成延榆高铁榆林南牵引变电所选址调整。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周边电力需求、地形地貌、交通便利性等,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论证,优化选址方案。在选址调整过程中,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新的选址方案符合高铁项目建设的整体要求,保障高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做出贡献。4.积极组织上报供地方案保障建设项目用地。2024年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区)土地供应26宗,面积达3345.24亩,收回土地价款37981.8075万元。5.积极配合市局及管委会处置规划土地领域矛盾纠纷和信访维稳工作。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解决合理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在处理过程中,注重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耐心解释相关政策法规,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在面对新的资源规划政策和园区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时,研究探讨不够全面、深入,为园区城市发展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建议。二是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对党员干部职工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培养措施不足,缺乏适应新时代对资源规划工作的更高要求。四、整改措施一是持续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学习教育,及时掌握资源规划领域的最新政策、业务知识和行业动态,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通过创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鼓励党员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工作成效。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积极紧密配合,全力以赴完成重点项目的土地统征工作。切实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方的沟通协调,提前做好统征土地实地调查等工作,确保统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与要素部门紧密合作,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土地报批工作。计划土地组卷报批3000亩,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批任务,为项目的及时开工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不断强化土地利用管理,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计划土地供应3500亩,同时加强土地价款的收缴工作,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四是积极配合市局对聚源路以北(高铁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同时,加快推进整合工作,补充完善整合方案,确保高铁片区的规划建设与园区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加快推进南区工业用地的盘活整合工作,为园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五是按要求完成规划临时许可证核发和批后“三线”管理及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工作,加强项目监管和批后管理。六是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通过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园区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控,确保能够做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维护园区土地管理的良好秩序。七是科学论证公共管理及设施项目选址,及时上报市资源规划局出具预审与选址意见,为项目的前期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八是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加强清理处置,提升供应率。同时,强化土地使用监管,严控新增闲置土地。对已闲置土地,依规采取收回、置换等处置方式,及时完成销号验收,保障土地高效利用。九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解难题。重视信访群众诉求,健全工作机制,妥善回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是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将安全生产置顶。严格执行制度,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与应急能力。积极参与部门联动,排查园区建设项目土地使用等隐患,及时消除,确保园区安全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