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莲湖区> 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5 09:04
单位名称 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庙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口腔、中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169号
法定代表人 李天伟
开办资金 19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西安市莲湖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1.9万元 221.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在莲湖区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基本医疗1.门急诊:门急诊26909人次,中医门诊量4608人次。2.门诊护理:共接待患者2794人次,其中输液患者1850人次、抗菌药物过敏试验166人次、肌肉注射488人次、吸氧患者123次、雾化吸入患者167人次。3.家庭病床工作:按区卫健局要求积极进行家庭病床开展工作,共建床83人。(二)公共卫生工作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辖区37381人,建立健康档案726份,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33695份。2.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40场,健康教育活动44次,受益10399人。3.预防接种:建证建卡175人,接种免疫规划内疫苗共4476人次,非免疫规划内疫苗共接种1603人次。4.0-6岁儿童健康:辖区0-6岁儿童1652人,健康管理1619人,新生儿访视203人,4-6岁幼儿体检892人。5.孕产妇健康管理:《母子健康手册》建册201人,建册率为60.00%。活产227人(剖宫产138人),孕期随访225人,产后访视202人,访视率为96.91%。6.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共有65岁以上老人5121人,中心体检713人,体检率13.92%。7.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新筛125人,管理人数2546人,健康管理率为35%,体检797人;糖尿病新筛51人,糖尿病管理1007人,健康管理率为35%,体检309人。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建档293人,建档率7.87‰,规范管理282人,规范管理率95.9%。筛查出3级及以上易肇事肇祸患者13人。9.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疑似肺结核转诊76例,追踪结核病32人,追踪率100%。10.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人中医药管理2307人,管理率为45.05%。慢病中医药管理2769人,管理率为77%。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流调病例134例,处理学校病例98例。12.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下地段巡查检查共130余次,检查辖区医疗机构32家128次。巡查辖区公共场所122次。打击非法行医巡查19次。13.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全人群签约14036人,重点人群签约6645人,签约率为86.3%。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在基本医疗方面2024年中心门诊医疗收入353.10万元。西药房共采购183.40万元,中药房25.96万元,门诊中药房销售药品31.64万元,门诊西药房销售药品305.47万元,门诊护理取得经济效益共计24575元。(二)在公共卫生方面一是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40场,受益2585人。利用卫生主题日进行健康教育活动44次,受益人数7814人。二是精神卫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4次,受益300多人。精神卫生宣传5次,受益280余人。开展高危人群健康讲座2次,受益60余人。三是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健康讲座6次,受益人群3135人。四是传染病控制,利用宣传日举办宣传活动6次,受益400余人。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个别项目任务指标设置不合理。门诊医疗长期以来缺乏以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等作为绩效考核依据,进而影响了一部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整改措施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中心内部考核制度。在中心现有绩效管理方案下,逐步建立灵活的,有竞争力的考核方案及奖金分配制度,采取奖金分配向公卫慢病面访、家庭病床建床等工作倾斜的分配方案,充分调动全中心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为病人服务的热情。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多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沟通,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等作用,面向群众开展广泛宣传。(二)加强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建立流动人口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机制,配足配强工作人员。扩大服务范畴,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更实在、更便捷的服务。(三)加强人才培养,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着重培养公共卫生与医学复合型人才,按照100%的比例要求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认真实施临床医生中医药培养计划,选派技术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中心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证书有效期截至2026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