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15 08:37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学发展.
住所 高新区发展路以东、裕华路以南、北星路以西、建华路以北。
法定代表人 张文梅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7.98万元 903.3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第六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3月29日变更了单位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抓住一个核心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活力党建”品牌。一是重视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纪学习研讨、解读培训、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集中学习45次,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纪律意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在依法依规中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党支部和教代会的监督、约束机制,倡导教职工廉洁奉献精神,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通过引导、教育、劝勉等方式,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二)突出两个重点1.立德有为,匠心育人,打造活力德育。一是主题思政,课程育人。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全面深化“思政课”教育,充分利用时政要闻资源,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红色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二是立德润心,活动育人。依据大德育观,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落实学校德育培育新模式,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分年级、分学段德育活动新局面。本学年,先后开展了系列少队活动课程40节,节日主题活动20余次,专题教育活动16次,年级主题活动24次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依托心理咨询室、心理社团、道德与法治课,开展渗透式系列活动8次。三是家校携手,合力育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模式,推进家校联系。本学年,组织家长进校园参观4次,观摩教师示范课50余节,创新开展家长圆桌会议1次,召开家长会4次,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12次,推送家长课堂15节,努力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2.深耕课堂,知行兼修,狠抓教学质量。一是打造多元课型,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学科包抓领导、教研组、备课组的“三级推进”式管理,专家引领、组内研讨和个体实践的“三方联动”以及“三维一体”的精细打磨,分类别开展了精品课、示范课等展示活动40余次,切实引导教师由理论走向实践。二是追踪薄弱课堂,提升教学管理。创新开展“深耕课堂·提质增效”课堂诊断活动。每周根据课堂教学检查情况梳理管理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督导活动,通过全员等级课滚动机制,帮扶薄弱教师不断提升。三是设计高效作业,提升教学质量。利用现有的作业资源,以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通过活力作业单和综合实践作业设计,形成了6个学科72个主题的实践性作业,丰富了作业内涵,增强了作业实效。(三)做好五个提升1.双边成长培养,队伍管理能力提升。(1)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我校组织班主任参加培训、观摩活动等,虚心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深抓研究,撰写德育论文,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德育工作实效。(2)加强少先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队干部培养,建立干部例会制。组织学生召开例会,并对其进行辅导和总结。小干部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有针对性的活动,为新队员树立了榜样。分年级规划大队委工作,让每个年级的大队委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一年来,共有112名学生加入红领巾督察岗,分组值日检查,为学校管理奉献出自己的力量。2.挖掘艺体活力,实现亮点项目提升。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开发了经典诵读、思维拓展课等学科类课程10项;乒乓球、网球、击剑、轮滑、编程等拓展类课程8项,新组建专业校队6个。2.聚焦学科活动,赋能核心素养提升。立足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发展水平,遵循“趣、活、精、实”的原则,设计开展了有针对性、生活性、趣味性、合作性、多元化的学科实践活动。如:二年级数学口算速算比赛、五年级数学竞赛和讲故事大赛、智能七巧板竞赛、智慧魔方大赛等。各类大赛的举办,弘扬了学科文化,丰富了校园生活。3.多措并举防范,校园安全稳定提升。严格落实校园安全“一岗双责”和“13530”安全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一总三线”管理网格,本年度,共计开设20节安全教育课,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采取集中排查和分散排查相结合,集中安全检查6次,消除安全隐患20处,全面构建平安校园。4.用心专心服务,职工幸福指数提升。本学期以“幸福培育,培育幸福”为主题,列出学校改善民生项目清单15项,从教师、学生涉及到的办公条件、学习环境、道路交通、食宿等工作一一得到解决落实。从弹性下班制,教师子弟托管班等方面,有效的帮助教师解除了后顾之忧,切实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砥砺深耕,履践致远”,一年来,我校在“活力教育”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扎实迈进,先后被评定为榆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榆林市巾帼文明校园、榆林市网球训练基地、榆林市花样跳绳基地、高新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20余项荣誉。教师方面:2名教师获得高新区新媒体大赛等次奖,3名教师获得高新区创新课堂大赛等次奖,3名教师荣获高新区教学能手称号,5名教师被评为高新区教坛新秀,1名班主任在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7名教师获得高新六小教学能手称号。50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教学成果中获奖。4项省级规划课题立项,6项市级课题结题,4项市级课题立项在研,21项区级课题成功结题。学生方面:智能机器人社团成员参加“第十四届榆林市知识产权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鲸鱼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式,薛乾磊、李妍彤等人在全国普及赛中获等次奖。武祐北等3名同学在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6名同学在“2024年第十四届榆林市知识产权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等次奖,张婧老师获省级“优秀教练员”称号。65人获得魔方大赛市级等次奖,并为参加省级魔方大赛推送韩佳昕等28位种子选手;4名同学在榆林市第二届轮滑马拉松赛事中获得等次奖。有12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区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等次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材料报送不及时或不完整对年度审核工作重视不足,存在材料迟报、漏报或填报不规范的现象,延误整体审核进度。2.人员业务能力待提升学校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够深入,或对新修订的规章制度掌握不全面,影响报送质量和效率。3.整改跟踪不到位对以往年度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缺乏持续跟踪和闭环管理,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整改措施1.强化学习宣传力度修订完善审核实施细则,明确量化指标和操作流程,组织专题培训确保全员掌握标准。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增强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提高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2.优化材料报送管理提前熟悉审核清单和模板,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人,实行报送考核制度,并纳入学校办公室考核。3.建立问题整改闭环机制对以往年度报告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避免重复发生。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2025年,我们将以“立足新阶段,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精心规划新学期各项工作,旨在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舞台,为学校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一)抓党建引领,扬正气之风。通过“六个注重”分层学习机制,深化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深入推行示范岗机制,倡导教师抓工作、干事业、务实事、守底线,大力弘扬师风正气。(二)抓校园文化,树发展之魂。全面系统优化学校办学文化,将顶层设计落地落实,进一步深挖特色资源,深耕特色文化,全面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三)抓制度建设,立规矩之责。以政策为导向,以师生为本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提效。(四)抓教评一体,提质量之能。构建“目标导向、自上而下”的课程评价体系整体架构,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创新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加强学科拓展课程建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新样态,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五)抓数字素养,塑创新之才。加强对教师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培训力度,提高其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六)抓安全维稳,筑防护之墙。严抓安全教育防范,安全隐患排查、排除不放松,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化解防范校园各类风险,保稳定、促和谐、抓发展。(七)抓开放办学,琢己身之玉。巩固办学经验与成果,想方设法走出去,拓宽开门办学的新思路,汲取外校、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取人长补己短,使学校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在2025年,我们将聚焦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两大核心任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教育事业,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