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办公室

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4-15 08:32
单位名称 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和探讨.
住所 榆林市开发区榆能集团7楼
法定代表人 杨小静
开办资金 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榆林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97万元 9.1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办的有力指导下,市区域经济研究会办公室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共组织召开会员大会1次,专题调研考察10余次,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0多篇,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24年主要工作(一)紧扣中心任务,助推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会员和专家就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先后在榆阳、神木、高新、经开实地察看能化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企业运营管理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咨询专家、洽谈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这一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调研报告,提出5个方面15条意见建议。围绕“榆林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组织部分会员及相关单位,赴兄弟省市进行考察,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调研,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多次协商座谈,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榆林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召开会员和专家座谈会,提出了重新审视发展定位、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健全统筹保障体系、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四方面建议,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围绕我市体育经济发展,组织部分会员及体育部门负责同志赴外地考察学习,并实地查看我市体育场馆运营及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召开多次座谈会,形成推进我市体育经济发展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各1篇,为我市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管理及全民体育健身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课题,组织部分会员及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子洲、米脂、清涧等县进行专题调研,详细了解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会员和专家们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关于加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二)关注群众期盼,努力促进民生改善聚焦民生关切,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研究会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部分会员就科技强农惠农助力春耕备耕、加强传染病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城南老旧片区改造、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推进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开展调研视察。组织部分会员及相关单位就“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台生育具体措施”开展专题视察,与有关部门协商座谈,形成了《尽快出台鼓励生育具体措施有效缓解我市人口老龄化》的视察报告,并以《建议案》的形式报送市政府供决策参考。组织部分会员及市财政局、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赴外地就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坚持总额预算管理、优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等意见建议。(三)强化理论宣传工作,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与省市媒体的合作,积极争取在省市等新闻媒体刊发有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宣传稿件。与市传媒中心联合开办有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宣传专题栏目,编印《扶贫与发展》专题杂志10余期,及时更新“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网站,积极编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闻宣传报道,为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献计出力。(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水平1.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出台《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办公室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通过“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读书班等方式,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全情投入到党纪学习教育中,确保取得实效。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关心干部职工成长,坚持在工作中磨练和培养职工,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和参谋水平,引导干部以强烈的争先意识和实干担当精神,推进研究会各项工作落实。3.完善制度,推动研究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根据研究会章程,梳理各项制度,并按照最新要求,对财务、会员及工作人员等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完善,推动研究会各项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规范化。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组织召开全体会议1次、开展专题调研10余次、召开专家座谈会10余次,形成高质量调研视察报告10余篇,编印《扶贫与发展》杂志,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这一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形成《推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提出5个方面15条意见建议。围绕“榆林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榆林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提出了重新审视发展定位、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健全统筹保障体系、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四方面建议,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围绕我市体育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推进我市体育经济发展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各1篇,为我市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管理及全民体育健身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课题,形成《关于加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面提供决策参考。组织部分会员就科技强农惠农助力春耕备耕、加强传染病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城南老旧片区改造、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推进我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开展调研或考察。形成了《尽快出台鼓励生育具体措施有效缓解我市人口老龄化》的调研报告,并以《建议案》的形式报送市政府供决策参考。三、目前存在的问题2024年,研究会课题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调研选题聚焦市委政府中心工作不够。二是部分课题调研不够深入,形成的调研报告数量和质量都不尽人意;三是调研成果转化不足,形成的调研报告被市委政府采纳运用不足。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政府相关经济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调研选题能够紧密契合市委政府中心工作。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调研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提升调研质量和报告质量。三是畅通报告的报送渠道,确保调研成果得到充分运用。五、2025年工作打算(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和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大力开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研,奋力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二)积极开展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和探索,服务市委科学决策,为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献计出力。(三)紧扣全市工作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营商环境改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碳达峰碳中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榆林答卷贡献智慧和力量。(四)紧贴中心,认真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交流研讨活动,扎实做好榆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宣传动员工作。(五)编撰好《发展与研究》刊物,为党政领导提供协调发展信息服务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