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在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道路运输市场规范有序,2024年1-11月客运70.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90%,货运量3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旅客周转量2434.6万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60%。货物周转量51710万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客货运总周转量51953.4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8%。一、全力以赴,毫不松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紧压实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行动实施方案》,修订了《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监督检查。年初,我中心与各运输企业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380份,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运输企业。按照“谁包联、谁负责”的原则,中心成立四个安全包保工作小组,每逢“春运、”“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客运企业、站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次,发现和整改企业存在问题65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4次,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3次,开展安全生产培训6次。(二)突出重点,全面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今年以来,我中心有计划分步骤多形式推动道路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重点高风险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截至目前,共举办安全生产培训6次,培训人员320人次,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三)举办道路运输行业消防救援急演练中心联合奉先街道消防所在蒲城祥安汽贸成功举办道路运输行业消防救援急演练活动。来自全县各运输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近80余人参加观摩了此次演练活动。(四)全力做好道路运输行业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牢抓实防范雨雪冰冻等灾害的各项措施,以高质量的防范工作成效维护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是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能力。中心通过认真梳理总结历年极端天气防范工作的规律、经验,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防汛应急车辆50辆,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三是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全行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中心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道路运输企业,广泛传播气象科普知识,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每一户运输企业,每一位从业人员,形成全行业都了解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形成共同抵御气象灾害的强大合力。7月份我中心被蒲城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授予“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二、道路运输市场平稳有序(一)旅客运输便捷有序一是加强客运源头管理,规范站内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在春运、国庆等旅客运输高峰期超前部署,精心组织调配运力,确保无旅客滞留现象和不安全事故发生,圆满完成节假日旅客运输工作任务,实现了节假日运输安全、优质、规范、有序的总体目标。二是积极推行“定制班线”经营模式,我中心以方便群众出行为出发点,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采取“客运大车改小车”模式,由“小、快、灵”的新能源客车代替老旧燃油客车,整合农村客运定制班线4条,客车23台,初步形成了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客运网络,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相继开通跨市、县客运定制班线。2月6日,“蒲城至咸阳机场”定制班线开通,该线路投入五台车辆运行,解决了我县群众出行到咸阳机场乘车难,下了飞机无法直接回蒲的难题;3月28日,“东陈电厂至西安”新能源定制班线开通运营,实现东陈电厂周边、孙镇、椿林镇群众往返西安更便捷;9月26日,“蒲城至渭南”新能源定制班线开通运营,该线路共投入11台小型新能源客车,在渭南市火车站、中心医院、政务大厅等设有停靠点,极大方便了沿途群众的出行,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二)加强源头管理,保障货运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定期对全县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进行安全抽查,督促企业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要求企业充分利用GPS监控平台,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二是举办全县中高风险货运企业安全培训班,4月初,中心组织举办全县中高风险货运企业安全培训班,全县19家中高风险货运企业的法人、安全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为期5天,重点围绕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特点,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GPS动态监控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事故预防对策为主要培训内容进行讲解。三是针对货运驾驶人员疲劳驾驶、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行约谈。中心联合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公安交警大队对货运驾驶人员疲劳驾驶、超速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约谈货运从业人员50余名,从源头上遏制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四是组织货运从业人员参加县总工会对困难货运司机送清凉活动。7月4日下午,中心组织货运从业人员60余人,参加县总工会对困难货运司机送清凉活动,现场为货车司机送上绿豆、冰糖、茶叶、饮料等价值200元的降温品,让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货车司机倍感温暖和贴心。五是为货运司机进行了免费体检活动,为切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服务,12月3日,我中心为全县90余名货车司机进行了免费体检活动,此次体检项目针对货车司机职业特点,包括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血脂等,医护人员现场耐心解答了司机们关于健康问题的咨询,得到了广大司机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三)全力开展维修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今年来,我中心在提升机动车维修行业服务水平、规范行业经营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县辖区内有机动车维修业户234家,一类维修企业1家,二类维修企业12家,三类维修企业221家,涉及钣喷、烤漆作业企业65家,使用低vocs涂料替代65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M站2家,对所有产生危废的维修企业,均建立了危废处置仓库,健全危废处置制度,并签订了危废处置合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促进我县大气环境改善,我中心在辖区内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活动。一是研究制定了统一格式的烤漆房管理制度、环保检查清单、危险废物处置台账、烤漆房滤材更换台账、危险废物标识等。除定期召开环保例会外,根据需要随时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大气污染治理专题会议,及时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二是对辖区维修门店进行上门指导,中心成立五个帮扶小组,对辖区内120家维修门店开展环保专项指导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期间,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一线,上门帮助维修门店建立健全各类环保制度,及时传达最新环保政策,“对症下药”手把手指导维修业户逐项及时整改完善,从学习《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入手,帮助维修业户识别哪些是含矿物油废物、哪些是含有机溶剂废物,如何对液态危废和固态危废进行处置、暂存,对危险废物暂存间的规范建设和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怎样登记等进行帮扶指导。(四)规范驾培行业经营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在驾培行业管理工作中,我中心从源头上加强驾培行业管理。一是采取实地检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深入各驾校,对教练员理论和实操课的授课情况及车辆性能进行检查。二是认真做好驾校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督促各驾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安全风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强化教练员队伍建设,提升驾培服务质量水平。5月下旬,中心组织开展了两期驾培行业教练员安全教育培训会,来自全县7所驾校的208名教练员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驾培业务知识培训、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培训等几部分。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教练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使教练员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驾驶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同时提升了驾培行业的服务品质,彻底杜绝“吃、拿、卡、要”和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展示驾培行业的良好形象。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中心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48.8岁,专业人员匮乏,后备人才力量不足。(二)安全生产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监管,部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货运超限、超载、等安全隐患认识不够,超限、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现象仍然存在。(三)道路运输行业新能源车辆替代工作推广较慢,由于当前客货运输行业低迷,使得很多经营者更新车辆的意愿不强。(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由于我中心不是环保执法主体,对部分维修经营者违反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无法进行查处,只能进行劝导、说服,效果甚微,长期以往达不到震慑、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