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周至县>
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
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4-14 15:57
单位名称
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专学历艺术人才,促进艺术事业发展。音乐、绘画、形体培训、秦腔艺术表演。
住所
周至县富仁镇渭兴村四组
法定代表人
王健
开办资金
483.5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9.09万元
414.36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6月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学校开设了秦腔唱念、戏曲基本功、音乐表演、戏曲音乐理论、文化课等系统课程。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发声、行腔、演奏技巧、基本功练习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在表演课程方面,通过身段训练、角色塑造等教学内容,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增强。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一方面加强内部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戏曲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我校高度重视秦腔传统剧目的传承工作,组织专业教师对经典剧目进行整理、排练。对传统剧目进行深入挖掘与细致排练,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对表演细节、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优秀传统剧目排练”项目中,学校排导了诸多的剧目,例如《苏武牧羊》、《三滴血》、《虎口缘》、《花亭相会》、《赵飞搬兵》《打镇台》等。通过这些剧目的排练、表演使学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开阔了眼界,对表演和演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加深了对秦腔艺术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热爱。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秦腔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鼓励教师与学员创作新编剧目,将现代元素与秦腔艺术相结合。本年度创作的改编移植的剧目《洪湖赤卫队》片段以及经典剧目《桃源借水》片段为秦腔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学校定期举办校内演出,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本年度,学校借助五一、六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演出,演出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学生自编自导的节目,这些节目为校园营造了热闹非凡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学校致力于挖掘每个学生在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等多方面的潜力,将这些校内演出活动作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发学生潜力的重要手段,进而促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和爱上秦腔表演艺术。2.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师资获奖方面,荣获全国学校美育先进个人,荣获全国学校优秀美育骨干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全国学校美育教书育人一等奖,荣获全国学校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教师奖,荣获全国学校优秀指导教师奖,这些荣誉体现了我校师资队伍的雄厚实力。其中《打击乐合奏》、《秦腔即兴曲》获得学生视频作品一等奖,《秦腔牌子曲》、《戏曲水袖组合》获得学生视频作品二等奖,这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教学实践中的突出成果。在本年度“绚丽年华第十七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中,我校学生在视频作品创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本年度创作的改编移植的剧目《洪湖赤卫队》以及经典剧目《桃源借水》在演出后,获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好评,学校积极组织参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演出活动,例如在“周城”景区的演出,全体师生经过认真的排练,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项目,该项目是为了宣传普及秦腔,通过演出使年轻人很好地了解秦腔、看懂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演出内容丰富,载歌载舞十分精彩,同学们参与认真,得到了普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极大地普及了秦腔,展现了秦腔的魅力。在各类演出实践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为校内校外演出和宣传增色不少。3.存在问题。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演出效果;在招生宣传方面,宣传渠道与方式较为单一,导致生源范围不够广泛。再一个就是招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来任教,以保证和增强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4.改进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在未来工作中加大投入,逐步更新教学设施设备,为教学与演出创造更好条件;同时,创新招生宣传模式,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扩大学校影响力,吸引更多热爱秦腔艺术的学员加入。5.下一步工作打算。新的一年,周至县艺术职业学校将继续坚守初心,努力在招生工作、教学质量提升、演出实践拓展、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秦腔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