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

周至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5-04-14 15:57
单位名称 周至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子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承担农作物种子的区域布局;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种子信息的收集交换与发布。
住所 周至县农商西街东10号
法定代表人 耿建利
开办资金 23.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7万元 26.34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三农”工作发展思路,对标目标责任,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骆峪镇产业技术服务,果粮套种,小麦、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农作物秸秆利用,农业科技大培训,农业生产防灾救灾等工作,并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和圆满完成,现总结如下:一、开展具体业务工作。1、高质量完成防灾救灾资金项目。年初,种子服务站加强与镇街及受灾园区协调,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加班加点开展物资发放,督促项目落实落地,确保救灾物资充分发挥效用。2、优质小麦新品种示范项目。2023年底至2024年上半年,在骆峪镇实施了80亩优质小麦新品种示范项目。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项目。2024年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项目,目前我站正在加速推进落实(项目进度已完成80%)。4、新品种示范推广。2024年在司竹镇司竹村实施了80亩夏玉米新品种示范田和骆峪镇神灵山村50亩小麦新品种示范田建设。9月上旬,我站组织全县种子经营企业、种粮大户60余人在二曲街办镇东农场成功举办了2024年玉米新品种展示观摩会,扎实做好2024年玉米新优品种的展示及宣传推广工作。5、抓粮食安全。4月上旬,我站配合科室在竹峪镇五星村组织召开了2024年西安市果园套种春播玉米现场会。6、抓技术培训。种子服务站技术人员深入6镇10村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10场次661人,开展2024年度“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巡回培训5场次300余人。深入包抓的骆峪镇,对包联的32户群众,每月常态化开展一对一的产业帮扶服务工作。7、抓种子市场信息收集。安排技术人员在“三夏”“三秋”工作开始前,深入全县各种子经营企业及农资门店,扎实开展种子市场经销品种、种子存量、质量等信息走访调查收集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高质量完成防灾救灾资金项目。5月份项目验收完成,确保救灾物资充分发挥效用,惠及9个镇(街)8个园区及群众。2、优质小麦新品种示范项目。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及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技术指导,5月份经实地测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575㎏,比周边群众高出15%以上,示范成效显著。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项目。项目实施后,一是能够促进种养殖的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绿色和有机种养殖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产业效益。二是广大果农通过果枝废弃物回收,抵扣购买生物有机肥料部分支出,减轻种植成本,使农户增收。4、新品种推广。司竹村夏玉米示范实现优质高产,示范效果良好,对周边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5、抓粮食安全。在2023年竹峪镇示范推广果园套种玉米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示范带动竹峪镇果农群众发展果园套种玉米4000余亩。6-7月,经调查认定,2024年我县果粮套种新增粮食面积达到2.7万亩,这一成果的取得,促进了我县年度粮食生产指标的完成,有力的保障了我县粮食安全。6、抓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大培训共培训661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种植的能力,增强了农户的科技意识。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整体偏大,不利于专业技术衔接传承。2、工作超前谋划意识不强、思路不宽,技术培训形式单一,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不高。四、改进措施。1.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把服务站职工培养成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2.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工作、完善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注重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坚持正面引导,做到服务与推广并举,注重推广方式多样化,把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作为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手段。五、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将组织全站加强对农业发展脉络走向的了解,对服务对象、服务技术等做到心里有数。同时,注重服务站工作作风建设,加强管理,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1、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强化单位职能作用发挥,扎实落实良种示范推广项目。2、继续开展科技大培训、“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巡回培训和110产业培训工作。3、业务方面坚持老中青结合,传帮带同步的思路,抓好单位业务技能的有序传承,巩固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