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推广实施、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地方性法规、规范标准和发展规划拟定;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宣教培训;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检查考核;负责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产业化研究。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太白北路320号华弘大厦4楼 | |
法定代表人 | 孙建军 | |
开办资金 | 28.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71万元 | 29.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根据《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依据《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的宗旨和范围,认真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工作制度不断完善。组织起草《西安市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西安市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机制的通知》《关于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西安市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二)宣传引导持续深化。一是突出新媒体力量,加强线上宣传推广,利用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进行宣教片展播。二是打造宣教品牌,开展线下活动。举办“全民践行新时尚”“西安因你而美,纳凉文明会”“勤文化大讲堂”“红蓝并行,分类赋能”“垃圾分类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等大型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三是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先后完成了分类微课堂、分类快闪秀、分类进万家、分类体验日、低碳齐参与、分类讲师校园行等活动。四是组织开展“分类达人说”演讲比赛西安选拔赛,配合协助省住建厅组织举办“分类达人说”陕西省复赛,并对复赛选手进行为期一周的集训,我市选手获得全省冠军,并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总决赛,荣获全国“十佳奖”;积极协助筹备全省垃圾分类专题晚会,向晚会推荐15个优秀节目。(三)检查指导不断加强。一是持续采取“区县全覆盖检查+薄弱区域重点督查”工作模式,每月对各区县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打分、通报,全年组织开展检查4次,出动检查人员326人次。二是开展全市重点单位督导检查工作,跟进重点单位969个(其中:示范小区224个,重点提升小区204个,产废大户541个),并对50余个单位重点检查,发现督促整改问题73个。三是开展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暗访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9个。四是开展“两中心一暂存点”专项调研,出动检查人员76人次,督促各区县、开发区对建设标准低及运行不佳的进行提标改造。五是配合开展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奖补评估工作,出动检查人员33人次,检查点位200余个,并完成评估工作报告起草等工作。五是起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检查方案》《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配合局环境卫生管理处每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检查,全年共开展检查12次,共计出动检查人员1440人次,核查卫星图斑225个。(四)数据报送严谨扎实。一是做好全年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填报系统上报工作。二是根据系统填报情况,对各区县、开发区数据信息上报工作进行梳理和反馈。三是根据住建部靶向通报,梳理分析我市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分析和整改报告,指导各区县、开发区有针对性做好整改工作。四是搭建我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平台,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五是每季度组织开展住建部信息填报系统和志愿服务平台培训,实现了全市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全市信息填报工作质量和志愿服务工作水平。(五)科学研究有力开展。一是组织开展“无废城市”背景下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课题研究,为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回收与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撑,助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二是牵头编写《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其评价标准》,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操规范。三是参与中环协《城市管理驿站设置标准》、省住建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收集设施建设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垃圾分类领域标准化建设。四是参与我市城市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收费定价工作,配合市发改委开展成本测算,提交工作报告。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利用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进行宣教片展播,全年公众号共推送推文164篇,视频号共推送视频72条,总阅读量达28万人次;拍摄投放了4部垃圾分类宣传片;举办了25期生活垃圾分类“市民课堂”,线上参与20000余人次,线下参与1500余人次。举办“全民践行新时尚”“西安因你而美,纳凉文明会”“勤文化大讲堂”“红蓝并行,分类赋能”“垃圾分类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等8场大型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参与人数1万余人;举办6期垃圾分类讲师选拔晋级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共晋级和选拔精英讲师66名、市级讲师144名,培训讲师500余人次,目前全市分类讲师人数达364人;举办10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讲堂,全年共培训街镇工作人员1200余人。先后完成了分类微课堂、分类快闪秀、分类进万家、分类体验日、低碳齐参与、分类讲师校园行等7项活动,我市1名社区书记、1名物业从业人员被住建部列为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达人”人选。三、存在问题一是职责定位还需进一步优化。厨余垃圾监管、收费指导、农村垃圾治理等已开展的业务尚未纳入单位职能,单位改革发展需要持续用力。二是工作短板亟待突破。当前全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进入瓶颈期,资金投入不足、混装混运时有发生、投收运处监管环节仍有漏洞、习惯培养任重道远。三是改革创新仍需加强。生活垃圾费制改革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志愿服务、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等制度的建立发展以及部门协同、四级联动等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优化单位管理。借助事业单位改革时机,积极争取单位发展,明晰单位内部职能划分,缕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方向,确保各项工作“责任清、到专人”,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能。(二)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指导区县、开发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推动“定时定点”“桶边引导”“不分类、不收运”等制度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持续开展混装混运专项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持续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三)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认真研究中、省改革政策,加快制度创新,积极配合市发改委完成我市非居民厨余垃圾收费定价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志愿服务、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等有关制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