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

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4 14:5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编印榆林市人民政府机关刊物《榆林经济》、《榆林市人民政府公报》以及有关送阅件;收集、分析、整理和报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动态;建设维护榆林市政策研究督查工作网站。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路市政府1号楼
法定代表人 吴亚宏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政策研究督查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2万元 19.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榆林市政刊信息中心在榆林市政策研究督查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查。一是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综合督查。分别在4月份、10月份,对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和相关市级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2次。二是高质量拍摄制作全市黄河流域警示片。通过不断提升警示片视频呈现方式,“穿透式”采访责任单位负责人,披露曝光相关责任单位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和企业违法违规典型问题,在全市安全和环保月度会上播放,在全市形成较大影响和有力震慑。通过专项督查和警示片曝光,有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各类反馈问题整改,督促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保领域顽瘴痼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持续跟进全市交通领域重点工作。一是开展延榆高铁征地拆迁和用地组卷上报跟踪督办,紧盯“卡点、堵点、难点”问题及时启动政府督查程序,助推项目用地组卷顺利上报。二是开展神瓦铁路征地拆迁跟踪督办,下发督办单2期,督促相关县市区加快征迁工作进度,目前所有永久用地已全部完成协议签订和补偿兑付。三是实施公路路域环境卫生“三项竞赛”督查,先后开展暗访抽查2次,督促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整改问题36条,全市公路路域环境较去年明显改善。(三)高质量核查办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问题线索。全年共收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转交的问题线索10件。已全部核查办理完毕,取得较好成效,受到企业和群众好评。一是果断处置行政审批类投诉。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行追责问责。立足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耐心细致做好问题投诉人的沟通解释工作,取得投诉人的理解支持,消除了企业的不满和疑虑。二是及时解决民生服务类投诉。督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责任单位及时维修漏水房屋,并给予业主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督促自来水公司免收用户维修费,及时维修漏水的自来水管道,保障群众生活用水。三是全额清欠劳务工资。积极协调发放环卫工人加班工资。督促大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6名农民工支付拖欠工资。四是妥善解决企业项目纠纷。配合省政府督查室,核查“子洲县农业局故意不作为”问题线索,妥善处置土地流转纠纷,督促子洲县(淮宁湾)现代农业园区依照协议及时清场退出,为后续苏陕协作重点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四)开展“科学推进黄河‘几字弯’三北工程样板区建设”课题调研。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开展科学推进黄河“几字弯”三北工程样板区建设课题调研,对我市三北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设计并规划榆林建设三北工程样板区的目标、思路和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市科学推进“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高水平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五)扎实开展科室自选小课题调研。一是开展“榆林市农村污水处理情况”专题调研,对全市165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摸底排查,针对目前存在的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污水进水量不足、运维管理不到位、超设计能力运行等4方面突出问题,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夯实工作责任、引导多方参与3方面8条工作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二是开展榆林区域交运中心建设评估,对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区域交运中心”的总体工作进展、主要问题短板进行系统总结,并根据榆林实际提出开展区域交运中心建设课题研究、加快构建高速铁路客运“十字形”架构、着力构建以煤炭为主的铁路货运枢纽、加快打造区域航空中心、畅通“四纵四横一环”公路运输通道打造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等6方面工作建议。(六)积极参与《政府工作报告》等全市性材料起草工作。受市政府办公室抽调,全程参与市委全委会市长讲话和2024年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七)政刊办刊质量水平踏上新台阶。创新开设专栏,多方征集优秀稿件,政刊质量水平和对外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联合榆林市非公经济研究会、榆林企业家协会等单位,增设“企业和企业家风采”专栏,选登榆林本土企业发展纪实报告,记录榆林本土企业的奋斗历程,宣传本土企业品牌,弘扬榆林企业家精神。广泛征集“榆林美图”,突破图文内容相关性限制,适度增加图片比例,将刊物插图作为展示榆林发展面貌的窗口。2024年,两份刊物分别编印6期,其中《榆林经济》选登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各类稿件63篇、25万字,《政府公报》发布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各类公开文件、工作动态等信息20万字。(八)门户网站运行安全有序。一是网站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首批进驻全市政务网站集约化管理平台,定期检测扫描页面文件、链接,及时发现和处置页面篡改、域名劫持、暗链插入、跳转代码等安全事件,安全渗透和网络安全信息事件保持“零发生”。二是对栏目设置持续优化提升,在页面更新的基础上,陆续新增“政府公报”“督查在线”等新栏目。三是及时发布工作信息。紧跟中、省、市重大主题、重点活动,全年共转载中央、省、市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的新闻宣传稿件462篇,发布本单位工作动态、督查在线等相关工作内容24篇。(九)信息报送工作取得新进展。信息报送工作是为市级领导科学决策、全市各级各单位工作指导与交流、为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服务的主要抓手。一年来,我们分别向市委办、市政府办信息室报送工作信息70条,被采用24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政府督查质效显著增强。一是2次专项督查,共发现各类问题300条,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整改188条,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112条;向市生态环境局移交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滞后事项16项和对外挂牌督办典型案例6条,向各责任单位下发督办单29期。二是全市黄河警示片3期,披露7大类问题82条,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整改67条。督促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保领域顽瘴痼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在全市交通领域等方面持续开展跟踪督查,全年共计下发督办单9期,推动57条问题隐患的整改,去报全市道路交通领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全年共办结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转交的问题线索10件,取得较好成效,受到企业和群众好评,得到省政府督查室的认可。(二)调查研究工作得到提升。一是高效完成“科学推进黄河‘几字弯’三北工程样板区建设”课题调研,对我市三北工程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设计并规划榆林建设三北工程样板区的目标、思路和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二是对全市165套“农村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调研,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夯实工作责任、引导多方参与3方面8条工作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三是根据榆林实际提出开展区域交运中心建设课题研究、加快构建高速铁路客运“十字形”架构、着力构建以煤炭为主的铁路货运枢纽、加快打造区域航空中心、畅通“四纵四横一环”公路运输通道打造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等6方面工作建议。(三)政刊工作质效显著提升。一是2024年,两份刊物分别编印6期,其中《榆林经济》选登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各类稿件63篇、25万字,《政府公报》发布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各类公开文件、工作动态等信息20万字。二是门户网站运行和信息发布稳步向前,全年共转载中央、省、市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的新闻宣传稿件462篇,发布本单位工作动态、督查在线等相关工作内容24篇。三是向市委办、市政府办信息室报送工作信息70条,被采用24条。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力量不足,工作人员严重短缺,亟需充实工作力量。二是政刊发行时效性需要提升。三是网站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四是网民留言核查办理督查需要进一步强化。四、整改措施(一)关于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我单位将积极汇报协调主管部门,选调高素质、高水平工作人员充实队伍。(二)关于政刊发行时效性需要提升的问题。我单位将逐一明确全年6期的发行时限,倒排时间提前完成组稿、校对、排版、印刷等工作,确保每期刊物都能按期刊印发出。(三)关于网站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的问题。我单位将结合数字政府建设部门门户网站整合提升工作,对市政研督查办门户网站进行重新改版。(四)关于网民留言核查办理督查需要进一步强化的问题。我单位将制定网民留言线索分类督办工作机制,经核查后分类处理,对于回复类留言按时限正面回复,对于办理类留言续跟进办理进度,直至办理完成。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提升督查质效。一是制定2025年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督查人员抽调工作机制,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中、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开展督查,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督查实效。二是提升全市黄河警示片制作水平。每季度完成1期警示片拍摄,注重披露系统性、深层次问题,努力做到以警示片通报一个问题,带动一方面或一个领域的问题整改。三是积极开展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路域环境整治、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督查督办工作。(二)推动研督融合。一是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以我为主、实战实用”原则,从“小切口”切入,谋划开展2~3个调研课题。二是充分发挥督查工作优势,推进督查和研究工作高度融合,在督查中注重发现,站在改进工作、推进工作的立场,力争发现规律性、普遍性问题,提出建设性、合理化的工作建议,切实起到以文辅政、校正决策的作用。(三)提升刊信质量。一是持续办好《榆林经济》。聚集《榆林经济》策划主题,广泛联系市内相关研究单位和撰稿人,创新栏目设置和版面设计,集中展示一批调研成果,持续扩大刊物影响力。二是持续做好信息工作。管好门户网站,确保网络安全事件零发生,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两办信息室报送工作信息,努力提高信息采用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