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人事档案信息中心(绥德县事业单位人员档案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县内在职事业单位人员、工勤人员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转递,档案材料的查(借)阅、收集、鉴别、整理、归档,档案信息化等日常管理工作。 | |
住所 | 绥德县行政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刘海峰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5万元 | 6.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人事档案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卜靖峰变更为刘海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绥德县人事档案信息中心秉持严谨、细致、高效的工作态度,坚定不移地围绕单位的发展战略与工作目标,全力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这一年,中心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也为相关决策的制定贡献了关键力量。同时,中心始终保持对自身工作的清醒认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以推动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一、具体业务活动(一)档案转出入管理档案的转出入管理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石与关键环节。截至2024年底,中心肩负着管理4701卷人事档案的重大责任。在这一年里,转入人事档案241卷,散材料212份。其中处分文件40份;党员档案46份,完善了党员信息的完整性;后取学历20份,补充了个人学历提升的记录;其余106份涵盖了各类工作经历、奖惩等材料,全方位丰富了人员信息库。转出人事档案214卷,其中调转140卷,涉及人员工作调动至不同单位,保证其人事档案能跟随工作变动顺利流转;辞职38卷,对离开工作岗位人员的档案进行妥善转出;合并32卷,将重复或分散的档案进行整合,优化档案管理;开除公职4卷,严格按照规定处理特殊情况人员的档案。在每一次档案转出入过程中,中心工作人员都严格遵循既定流程。接收转入档案时,仔细核对档案数量、种类以及每份材料的完整性,确保信息无误后进行登记入库。转出档案时,与接收单位充分沟通,明确接收要求,仔细核对转出档案信息,做好详细的交接记录,全程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杜绝任何可能出现的档案遗失或信息泄露问题。(二)查借阅工作本年度,中心共接待查阅档案177次。其中,配合纪检查档49次。在查借阅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与警惕性。严格审查查借阅手续,要求查档人员提供合法合规的申请材料,详细登记查档信息。按照规定程序,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查档人员提供所需档案。工作人员还积极协助查档人员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提高查档效率,保障了组织审查、纪检监察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散材料放置工作散材料的整理与放置是完善人事档案内容的重要步骤。2024年7月下旬至8月期间,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散材料整理工作。将全县2021-2023年工资表、2021-2023年个人年度考核表、部分专技考核、党员档案、后取学历档案约3.6万份进行妥善放置。工作人员首先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将工资表、考核表等按年份、单位进行归类;对党员档案、后取学历档案按人员身份、专业等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进行编号与登记,为每份材料建立唯一标识,便于后续查找与管理。在放置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编号顺序将材料放入对应的档案盒,并确保材料与相应的人事档案准确匹配。这一工作虽然繁琐,但为后续档案的利用和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准确,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可用性。(四)档案专项审核工作2024年8月启动的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是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心精心组织6名干部进行初审,由李春林副主任进行复审,截止年底共专审2125卷,并同步进行电子信息化登记。在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对档案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从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到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逐一进行核实。对于发现的问题,如信息不一致、材料缺失等,及时进行整改。通过电话沟通、发函等方式,联系相关单位和人员补充完善材料,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利用电子技术建立数据库是此次审核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通过将审核后的档案信息录入数据库,实现了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存储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五)退休人员档案认定退休人员档案认定工作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2024年,中心完成236份退休人员信息核定,其中人社管辖131份、教育局管辖105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保障公平公正:在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查档过程中,为其提供准确的档案信息,助力纪检工作的开展,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净化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严谨的档案审核,确保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正性,为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提供了支持。维护退休人员权益:准确完成退休人员档案认定工作,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安心享受退休生活。这不仅提升了退休人员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也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度。提升公共服务形象:中心工作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展现出的严谨、细致、高效的工作态度,以及为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的优质服务,提升了政府部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增强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二)经济效益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准确的档案信息,为单位的人事决策、岗位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避免了因人员信息不准确导致的人才浪费或岗位不匹配现象,提高了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节省档案管理成本:通过开展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对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减少了因档案管理混乱导致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成本。三、存在的问题(一)档案库房分类管理不足,查询耗时当前档案库房在分类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档案的存放缺乏更加细致的分类标准和方法。目前主要按照年份和单位进行初步分类,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档案,如重点人才档案、特殊岗位人员档案等,没有进一步细分。这导致在查询档案时,工作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查找和检索上,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可能影响到档案利用的及时性。特别是在应对紧急查档需求时,可能因查找时间过长而延误工作。(二)散材料归档存在的问题尽管完成了约3.6万份散材料的归档工作,但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人员不足导致在整理大量散材料时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加班加点,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疲劳,出现工作失误。另一方面,装档不及时,影响了档案整理的整体进度。由于缺乏高效的工作流程和足够的人手,部分散材料不能及时装入对应的档案盒,导致档案整理工作滞后。同时,进档材料工作的持续性不够,没有形成稳定、高效的工作机制,可能会导致后续散材料的积压和管理混乱。四、改进措施(一)优化档案库房分类管理制定详细分类标准:结合档案的类型、用途、人员身份等因素,制定一套详细的档案库房分类标准。例如,将档案分为干部档案、职工档案、退休人员档案等大类,在干部档案中再细分重点人才档案、年轻干部档案等;在职工档案中根据行业、岗位进行进一步分类。对特殊类型的档案,如涉及机密信息的档案,单独设立保密区域进行存放。建立标识系统:为每个档案架、档案盒都设置清晰的标识,标注档案的类别、身份等关键信息。利用身份信息编码、数字编码等方式,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档案。同时,建立电子索引系统,将档案的存放位置信息录入数据库,通过电脑查询即可得知档案的具体位置,提高查询效率。(二)加强散材料归档工作管理充实人员力量:根据工作需求,适当增加工作人员数量,或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协助进行散材料归档工作。对新加入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散材料归档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从材料的接收、分类、编号、登记到装档,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设立专门的材料审核岗位,对进入归档流程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散材料归档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建立材料收集的长效机制,与各业务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散材料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中心。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开展档案专审“回头看”组织学习与培训:围绕中心工作,明确任务责任,组织工作人员重新学习审核精神和标准,对审核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交流提升会: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交流提升会,让他们分享在审核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同时,鼓励工作人员提出改进审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建议进行采纳和推广,进一步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规范人事档案卷内材料整理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对档案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归档等操作。对档案卷内材料的排列顺序、装订方式等进行统一规范,确保档案的整齐、美观。开展培训与考核: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标准操作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每一份材料都能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和归档,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三)完成库房内档案类别排序一体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管理系统:在2025年底前,完成库房内档案类别排序的优化工作。建立一体化、动态化的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实时管理。根据档案的身份,如干部、职工、高级职称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实时调整档案位置:随着档案的转入转出,及时调整档案的位置,确保库房管理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四)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将所有纸质档案逐步电子化,建立电子档案库。通过扫描、识别等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分类存储,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总之,2024年绥德县人事档案信息中心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中心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