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艺术研究院

绥德县艺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5-04-14 10:07
单位名称 绥德县艺术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创作演出优秀剧目,为观众服务,舞台艺术作品演出,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培养。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西山路60号
法定代表人 白飞飞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拔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万元 95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艺术研究院.公益 从业人数  8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绥德县艺术研究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为弘扬我国优秀戏曲文化,传承经典国粹,同时丰富基层群众社区居民文化生活,2024年我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文化和旅游局的安排,院领导的带领下,我院全面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让更多的广大群众享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为促进全县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一、现将2024年具体工作汇报如下:1月精品戏曲进乡村,深入基层为人民演出活动,做排练预演等准备工作。也在积极的创编春晚演出新剧目,坚持惠民演出,不断基层调研和学习交流,宣传弘扬戏曲艺术。2月我院演职工在剧院进行绥德春晚节目的正式演出,现场气氛融洽,台下掌声不断,为全县人民献上一场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盛宴。元宵节进行了秧歌汇演,为全县人民送上节日的祝福和喜气。同时召开了职工大会,全体职工参加会议,由白飞飞院长主持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业务安排部署。白院长带领全院干部深入基层,增强主动服务群众意识,切实为群众服好务。对于“戏曲进乡村”演出工作,深入乡(镇)和街道(社区)调研,多听取乡(镇)、街道(社区)群众意见,形成服务群众长效机制。3月我院秧歌演职工每天进行秧歌排练,3月16日2024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在绥德火车站举行。欢送现场我院演出了开场鼓舞《盛世华章》、《霸王鞭》、陕北秧歌等节目。场面热闹,赢得现场阵阵掌声。3月27日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陕北民歌展—绥德专场”隆重开展,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陕北艺术的魅力,更好的传承和弘扬陕北艺术文化。4月我院演职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送戏下乡”文艺演出足迹已经走遍了绥德县名州镇、张家砭镇、满堂川镇、田庄镇、中角镇等乡镇街道,演出节目形式多样,有歌舞、戏曲、小戏小品等,有乡村振兴贴近生活的小戏小品节目,又有群众喜闻乐见、优美、观赏性强的歌舞节目,每到一个村庄、社区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5月“五一”小长假期间,白飞飞院长带领我院演职工为绥德县高速服务区进行惠民慰问演出,为广大游客送上浓浓的地方情,让大家感受到绥德人民的热情。5月28日县人民政府选派我院延亚亚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延亚亚同志先后在省研究院一团、二团、三团、观摩了排练、演出。深入了解到不同剧种的表演特色和艺术风格,积极与演员、导演交流,学习表演技巧、角色塑造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得到了省研究院的肯定和好评。6月我院积极开展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我院的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演练,切实加强我院的日常安全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消防素质、安全防范与自救能力。6月7日县领导干部、绥德县艺术研究院职工与马家砭留守老人共度端午佳节。此次端午节活动,不仅让社区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更加促进了社区的和谐。6月演员们每天按时排练,持续送戏下乡演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进一步凝聚更强的工作合力。尽力让表演极尽完美。6月12日,绥德县艺术研究院组织党员干部在绥德革命纪念馆开展“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7月我院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不断强化职工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分专题小组每周进行学习,利用典型案例通报,组织观看了反腐纪录片和警示教育片,通过反面教材警示职工干部,深刻认识到违反党纪国法的严重后果,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增强绥德县艺术研究院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切实加强文艺工作者纪律作风建设。8月我院紧紧围绕“送戏下乡”活动主题,结合本地特色,16日庆祝赵家洼丰收节,分享收获的喜悦,展望美好的未来,我院带来的精彩节目,欢快的歌舞、趣味十足的曲艺表演,现场氛围热烈非凡。9月我院进行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进乡村演出活动在吉镇、石家湾、薛家峁、满堂川、张家砭、赵家坬、枣林坪、义合镇等地,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场场文化盛宴。10月绥德县2024年国庆文化旅游周文艺演出,我院演职工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下,将绥德秧歌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10月10日,县委统战部携手我院走进绥德县龙湾社区共同举办了以“喜迎新时代,欢乐度重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向老人们献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活动中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这也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14日郝家桥“村晚”演出中,我院陕北民歌、传统舞蹈等文化节目相继登场。演员们将以最好的状态展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解绥德文化传统美德。22日我院演职工跟随领导赴神木神华集团奉上精彩的演出。“送戏下乡”演出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扩大宣传范围。11月我院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演出活动,将优秀的戏曲艺术送到群众身边,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11月4日,绥德县张家砭镇落雁砭村戏台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绥德县新联会联合我院、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等单位在此开展下乡演出与义诊活动。12月我院截止目前共进行64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通过生动的表演,让乡村居民亲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2月1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秦腔(戏曲)表演艺术青年人才研学班,结合工作实际,再次选派我院延亚亚同志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进行18天的交流学习,进一步强化青年演员的政洽素养、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为陕西戏曲艺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院演职工每天加强排练为绥德春晚和秧歌等演出工作做好准备,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演员将不断创新排练陕北秧歌表演形式,展现非遗文化魅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人才流失,人员结构不合理。2.业务中存在缺乏创新。3.部分演职工存在业务不精,思路不清晰,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改善的措施:1.注重加强艺术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引进、培养、激励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积极引进文化艺术人才,充实我院人才队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充分发挥和调整现有人才,强化演职工基本功,开展戏曲人才培养项目,演出人员定期参加培训课程,提升演员的艺术水平和整体形象,包括声乐、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培训。2.坚持惠民演出,持续服务于广大群众。针对乡村观众喜好新编作品。3.全面加强我院基层干部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我们将继续深化学习教育,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党纪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三、2025年工作计划:1.打造精品节目,彰显地域特色,深入研究打造传统戏曲剧目《马如龙》及其挖掘历史背景,创新排练《三十里铺》、《晋剧联唱》等戏曲、增加小剧目、折子戏、小品、陕北说书等精品文艺小节目。2.持续戏曲进乡村演出,我院组织戏曲演出团队,走进乡村,2025年预计开展精彩纷呈的戏曲文化100场演出晚会。3.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持续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不断强化职工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以上是我院上全年的工作情况和对来年工作设立的工作目标计划,我院全体职工干部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加强排练为今后演出工作做好准备。为绥德文化事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