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第八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管理,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 |
住所 | 绥德县张家砭镇张家砭村 | |
法定代表人 | 刘树平 | |
开办资金 | 26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42.9万元 | 398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第八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5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德育工作常抓不懈,五育并举培养新人。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活动,举行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一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文化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以“恒”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着力构建文化涵养、文化提质、文化自信的育人理念。构建劳动育人生态课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我校以“培基育德启智润心”为育人理念,形成“一班一品”为核心,二元相结合(学科+实践),三化并行(课程系统化、实践多样化、劳动日常化),三维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助评、学校总评),三大领域(自我管理、校内劳动、社会实践)的“12333”劳动育人新模式。倡导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通过劳动来提升道德、增长智慧、强健体魄、涵养美感、手脑并用,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开展红色教育研学活动。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丰富“第三课堂”内容,引导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我校组织全体党员同志、部分优秀少先队员先后走进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绥德汉画像石馆、中共绥德地委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互动体验,让师生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的艰难与不易。2.教学工作扎实有效,教研能力不断提升①常规求精,教研督导。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常抓不懈,一是坚持集体备课;二是重视课前准备;三是设计高效作业,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四是认真辅导和开展课外活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拔高性训练,对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热情耐心辅导。五是认真考核。坚持每课一次考查,实现“课课清”。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管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规定课程。常规检查常态化。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定期实施教学常规检查。评比优秀,表扬奖励。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引领课、同课异构等活动,精心组织各种赛课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同科教师上好指导课、示范课和组织好集体备课;积极推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武活动,打造名师;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②讲座培训,助力课堂本学期以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针对我校年轻教师比例大的特点,学校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年轻教师的素质,积极为新教师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年轻老师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成长平台,促进年轻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落实“师徒结对、外出听课培训、岗位练兵、网上培训”等师资培养方式,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同时,积极推进“语文主题学习”,组织培训,开展研讨,使语文教学质量快速提升。③优化作业,创新引领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教务人员和各科组长为成员的减负领导机构,制定减负计划,真正把“减负”(课业负担)和“有效”(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教研组设计、年级组统筹、教导处把关,主管校长审核”原则,制定各学科的学生周作业布置计划,实现减负增效。严格执行作业规定,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超50分,五六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超一小时。同时,要求教师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④精心组织课后服务我校地理位置偏僻,贫困家庭居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多数学生的家庭作业因无人辅导而不能顺利完成,我校各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较多、优生群体小”的现象,这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成绩。⑥抓好“五项管理”本学期以来,学校根据县教育局《绥德县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办法(试行)》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五项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关爱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⑦落实三个课堂立足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调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达到教学相长。抓好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以年级为经线,开展主题特色活动,形成具有“多彩童年”的系列课程,书写孩子们五彩缤纷的童年记忆。抓好第三课堂,拓展社会育人和学生视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独特的课程资源。从而升华“第三课堂”的作用。三、切实抓好校园安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1.平安校园,安全教育安全是学校的一条生命线,离开了安全,学校的所有工作皆成一句空话,鉴于此,学校经常教育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周会、国旗下讲话、广播站等各种宣传阵地,聘请校外法制宣传员举行法制讲座,在全体师生中,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学校发展与学校安全两头兼顾,通过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以做到领导落实、岗位落实、措施落实。认真抓好师生安全教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食品卫生、师生外出活动、危险品等的安全工作,从而确保了学校平安,本学期学校安全零事故。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规范门卫制度。为了净化校园环境,门卫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执行门禁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门卫人员坚持每天对门房、值班室、厕所进行消毒,确保学校工作生活场所清洁卫生。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先后获得了陕西省“316”督导评估示范学校,榆林市健康学校建设示范单位,绥德县中小学生运动会第二名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德育层次化研究的成效不够显著,一部分学生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改进措施:1.制定清晰规则,明确学习和行为界限,让学生清楚认知。2.榜样示范:教师以身作则,展示良好习惯,同时树立学生榜样,带动大家效仿。3.强化训练:针对目标习惯反复练习,及时奖励良好表现,纠正不良行为。4.家校共育:保持家校沟通,双方教育理念与要求一致,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四、下一步打算继续秉承“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色彩”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落实质量兴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陕西省“316”督导评估示范学校榆林市健康学校建设示范单位绥德县中小学生运动会第二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