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医院

绥德县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4-14 09:19
单位名称 绥德县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文化路281号
法定代表人 刘军委
开办资金 8935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补助
举办单位 绥德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40万元 12524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4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及我院的工作计划和重点,继续围绕国家医保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这两个指挥棒,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目标和抓手,现就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努力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1.以“三大中心”建设工作为抓手,提升专科建设能力医院自2021年启动“三大建设”创建工作,去年成功创建了“卒中中心”,今年全力推进“创伤中心”建设。为此,医院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流程,多次组织创伤中心团队进行培训、考核和应急演练,并多次邀请省、市级创伤专家到院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使院前、院内急诊救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12月28日,创伤中心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同时,医院正有序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工作,计划明年提起检查验收申请,进一步完善急救专科网络。2.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补短板、提服务医院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和协作优势,加强与陕西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等单位的合作。通过义诊、座谈和学术讲座等形式,与医院共同探讨协作帮扶新模式。同时,针对医院个别学科的短板,邀请上述单位的专家长期坐诊。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医院开展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主要措施包括:(1)优化质控体系。根据县卫健局要求,医院牵头成立了护理、院感、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等11个县级质控中心,均由我院相关人员担任主任、副主任及委员。护理和院感质控中心先后分别开展了线下和线上培训,并组织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质控督查,参训人员累计超过500人次。(2)强化病历管理。依据国家二级医院绩效考核和DIP医保改革要求,医院制定《病历考核管理办法》,医务科和质控科每月对运行病历进行集中考核,全年累计考核运行病历16次,归档病历抽查超过1200份;信息科严格考核,对不规范行为及时反馈并采取扣分、罚款等措施,使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保持在95%以上。(3)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医院依据国家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标准,制定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考核细则》,并邀请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总药师进行合理用药培训,通过严格考核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强度由上年的70DDD降至45DDD,最低达37.19DDD。(4)提升手术质量。医院制定了手术质量安全提升方案,明确术前、术中、术后风险管理措施,并开展“夯实围术期感染防控”专项行动,强化手术分级管理和安全核查,确保每台手术均严格执行风险控制措施。(5)规范高值耗材管理。医院先后出台《高值耗材管理办法》、《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和《高值耗材点评制度》,并通过定期检查和点评,确保高值耗材在临床应用中使用合理、规范。4.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医院始终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双向互动模式,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利用对口支援契机,邀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单位的专家来院进行长期坐诊和现场指导,同时组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专题培训。与此同时,医院全年派送本科生3人、临床医生4人、检验人员1人参加中长期培训,以及176人次参加短期培训,累计培训经费投入10余万元,显著缓解了人才梯队断层问题,整体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二)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1.完成了门诊楼的装修自2024年6月底起,医院全面启动门诊楼改建装修工程。分阶段施工中,东侧区域于4月底完成装修并部分回迁,10月底全部装修完毕,除个别行政部门外,各业务科室均顺利迁回。新装修的门诊楼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整洁,大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2.落实多项便民措施,改善就医环境医院在门诊大厅配备专门导医导诊人员,为患者提供挂号、充值、自助打印报告单等服务;在病房增设50把可折叠陪护椅,解决陪护人员就寝问题;候诊区域改装软革座椅,改善候诊舒适度;在门诊楼内安装自助取片机和报告单自助打印设备,有效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同时,合理规划院前、院后停车位及电动车停车位,整治停车秩序混乱现象。除此之外,医院不断完善指引标识、邮寄病历服务、一站式服务和母婴室设置,进一步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3.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医院始终把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年先后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应急逃生演练和急救演练,通过观看安全教育和警示片,不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年初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12月份则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战”,全院各部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医院管理环境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完成全院HIS系统的优化升级,实现最新版本更新,大幅提升了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安装了国家食源性疾病、传染病上报、健康体检和职业病体检等数据接口,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三)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整体服务形象1.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医院党支部始终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组织全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党员干部党纪学习、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医院还举办党纪学习读书班及专题研讨,组织观看《贪与悔》《医鉴》等警示教育片及微视频,使广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院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2.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在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中,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项动员部署会,并在院长办公会、周例会中持续跟踪。医院利用自查自纠、公众号、公示栏和举报电话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全年共发现18条问题线索,并及时退还患者不合理收费、上缴医保部门不合理费用共计近3万元。各分管领导还通过与科室负责人的谈心谈话,确保整治工作常态化,形成了全院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良好氛围。3.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体现医院的公益性质医院始终牢记无私奉献宗旨,积极组织“送医上门”、下乡义诊、义务献血、扶贫助农等公益活动。全年下乡义诊9次,累计诊疗近1200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500余份;同时,医院组织医师团队对贫困大病患者开展入户随访,共完成200多例上门走访;此外,还举办义务献血活动,献血89人份。指令性医疗服务任务累计完成百余次,总服务群众2800余人次,充分彰显了医院的公益责任和社会担当。二、造成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出院患者13740人次;门诊挂号人次为118958人次;业务收入为7604万元;平均住院费用为4150.46元,平均住院日为8.74天。完成手术1140例(另有门诊小手术1977例),麻醉655例,放射检查19095人次,检验461175人次,B超检查46340人次,心电检查19052人次,动态心电图检查120人次,脑电图检查662人次,颈颅多普勒超声检查49人次,胃镜941人次,肠镜检查484人次,呼气试验1614人次,病检诊断204例,CT检查26939人次,核磁4551人次;血液透析1024例,血液透析滤过77例,犬伤门诊接诊1112人次,结核病检查1383人次,健康体检7600人次。三、存在的问题1.专科建设仍需加强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建设虽有进展,但整体专科能力仍有不足,部分学科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部分重点专科人才短缺,尤其是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等领域,急需引进高水平专家和人才。2.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待完善质控管理体系虽已建立,但仍存在质控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部分环节的监管力度不足。病历书写质量仍需提升,部分医生的病案填写不规范,影响医院整体医疗质量评价。3.医疗服务仍有待优化门诊、住院服务流程仍存在患者等待时间过长、就诊体验不佳的问题。医患沟通机制尚不够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效率有待提高。陪护设施、候诊区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提升患者满意度。4.资金短缺制约发展受限于资金压力,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化建设及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推进缓慢。医疗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HIS系统、远程会诊、智能诊疗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升级。5.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不足医院现有医护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业务骨干流失严重,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住院医师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仍需加强,部分医生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四、改进措施与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完成“胸痛中心”建设,推动医院急诊救治能力提升。加快老年医学科、感染疾病科建设,提升专科救治水平。加强门诊管理,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2.深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11个县级质控中心管理,健全院科两级质控体系。继续推进合理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提升急诊急救能力,争取纳入县级120急救体系。3.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引进高端医疗人才,缓解学科人才短缺问题。加强院内培训,确保现有团队技能持续提升。4.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HIS系统,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5.强化行风建设与患者服务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杜绝医疗腐败行为。改善窗口服务质量,推行微笑服务,提高患者体验。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解决患者就医难题。6.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消防、应急演练,提升全院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7.争取资金支持,更新医疗设备购买先进医疗设备,优化诊疗水平。提升院区设施建设,提供更优质的就医环境。8.党建引领与社会责任加强党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健康宣教活动,推动全民健康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3679596761082611A1001、有效期:2018年8月30日至2033年8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