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绥德县>
绥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绥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4-14 09:18
单位名称
绥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兽医兽药、生猪屠宰、种子、化肥、饲料、农机、农产品质量、渔业等领域执法职能;以县农业农村局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住所
榆林市绥德县名州镇火箭渠58号
法定代表人
李绥峰
开办资金
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万元
27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工作1、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春耕备耕期间,为切实做好春季农资保供,我大队组织执法人员以“快、严、实”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监管及宣传工作,严打假劣农资,确保春耕农资安全供应。(1)加快农资质量大排查: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农资市场全面检查,对城区12家、乡镇15家种子农药经营门店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查验经营主体资质是否合法,经营的农资标签标识是否规范,进销货台账是否完善,种子经营是否备案等情况;开展违规经营限制使用农药行为专项排查;对临近过期的农资产品提醒经营者尽快返厂处理,严禁过期农资出现在农资市场。(2)严把农资质量关:针对种子未审先推、制假售假开展了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工作;针对农药隐性添加、成分不达标等违法行为开展农业部抽检不合格农药产品大排查,不漏任何可疑信息,严查农药制假售假;同时加大对农资“忽悠团”的排查力度,严防可疑农资流入我辖区农资市场。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2、渔政执法工作:2024年4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为黄河禁渔期,为养护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按照部、省、市禁渔期渔政执法工作要求,联合绥德县公安局,多平台发布《绥德县2024年禁渔公告》,同时每月不定期在黄河干流绥德段及所属重要支流至清涧县上坪村附属水域开展巡查,严打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捕捞活动和在鱼类重要的产卵场扎巢取卵、饲养家禽、挖沙采石等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3、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根据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要求,制定了《绥德县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行为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巡查,积极受理宅基地违建举报投诉。4、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辖区种植大户农药使用管理,严禁超标准超范围使用农药,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严控农药残留,确保从源头把控好初级实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4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的通知》(榆政农发【2024】56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了监督抽查工作,分别对种植大户、零散农户种植的当季蔬菜、水果进行监督抽检,送样检测农产品样品36份,监测参数72项,送检样品全部合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聚焦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农产品质量安全、黄河禁渔期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在春季“利剑护农行动”中,针对种子未审先推、制假售假和农药隐性添加、成分不达标等违法行为开展大排查,出动执法人员5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56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全部整改完成),督促临期农药、种子产品返厂约300袋(瓶),立案查处假劣农药案1起,案值0.25万元;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中,检查经营主体7个,12项检查事项,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已整改完成),立案查处涂改种子标签案1起,案值0.22万元;针对电鱼等违法捕捞行为,开展执法巡查8次,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约谈1人;在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中,派出巡查组12次,派出执法人员50人次,立案3起,移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起。有效震慑了涉农违法行为,维护了各类市场秩序稳定,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深化普法宣传,落实为民服务: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放心农资下乡”、“科技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和“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从农民群众切实利益出发,通过现场讲解及发放宣传图册等方式,广泛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农资购买、农业生产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增强农户防范意识和辨假能力。覆盖群众约1500余人次。同时公布举报渠道,方便农民群众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8起,均已妥善解决。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待提升:大队现有在岗执法人员8人,承担辖区农资(种子、农药、农膜、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和渔政行政执法工作,工作量大,执法人员力量薄弱,法律素养需加强。二是执法信息化建设滞后:案件管理系统智能化水平不高。三是新型网络销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监管手段待创新。四、改进措施2025年计划公开招聘公务员2名,并开展全员轮训,提升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尝试引入“智慧执法”平台,实现案件办理全程电子化,提升执法效率。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将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聚焦种子、农药、兽药等重点产品的销售、使用环节,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管力度,强化信用联合惩治,确保质量安全;二是重点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种、养企业全过程监管力度,依法从严查处使用违禁药物及药残,确保初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继续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制作学法用法示范户小视频,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四是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农机及黄河禁渔期渔政执法等监督管理工作;五是完成市、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2024年陕西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及兽药、饲料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