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从事水文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提供水雨情信息,水文情报预报;水质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信息管理;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生态水环境评价。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玉泉西路76号先河之都11、12层 | |
法定代表人 | 王宝文 | |
开办资金 | 1934.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45.42万元 | 1859.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9月办理法人变更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开展水文测验工作情况1.严格按照《汛前准备工作细则》,扎实细致做好汛前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合理调配人员,保证工作质效。三是保证资金到位,重点解决安头站挡墙修复、观测房基础加固,旬邑站水位塔塔基除险加固,张河站铺设生活用水管道,景村站房屋渗漏处理等问题。四是认真修订各站报汛曲线、大断面等基础数据,各站纸质和计算机成果双备份。五是认真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及时整改,保证汛前准备工作形成闭环,取得实效。2.高效完成水文测验。一是严格落实《水文测验任务书》,细化完善5站《测站工作任务书》,全年水沙峰过程控制完整,测验质量全部达到甲等。二是每月及时上报测验质量统计表,省中心每季度通报水文测验成果质量全部合格。三是修订相关预案方案,共修订5站《测洪方案》《洪水测报应急预案》、14站《超标准洪水预案》。四是完成中心《巡测方案》编制,全年组织开展安头站、武功站、中小河流等巡测共7次,巡测资料完整规范,统一整编,10月底上报巡测工作报告。3.按照要求完成资料整编工作。一是水文资料做到“日清月结、即时整编”,每季度按时上报整编成果。二是严格执行测验技术规范,逐旬上报墒情信息,完成全年墒情监测和泥颗资料整编工作,全年测验测次布置合理。三是完成基本站整编成果67站年,其中基本水位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100%,雨量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95.1%,水位站自动监测资料整编率达到100%。测验质量全部达甲等。4.开展水毁统计与洪水演练等培训。一是按时上报安头站、旬邑站影响测报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及时统计上报张河站水毁灾情报告单。二是汛前、汛中、汛后分别开展一次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洪水测报演练。三是完成景村E601自动蒸发,张家山雷达流量计对比分析工作完成2站分析报告编制。(二)开展水情预报工作情况1.汛前完成信息更新校核。一是汛前完成121处水情站维护及基础信息更新校核。二是组织分解下达、学习报汛报旱任务书,完成5个基本站大断面图、报汛曲线的审核、录入、上报;根据实测大断面、流量资料对10处中小河流水文、水位站的报汛曲线进行合理的修订、审核、上报。修订中心辖区13站16处断面洪水预报预警方案,按照方案开展预报预警工作。2.完成硬件维护与水情培训。一是每旬报送4处墒情站信息。二是安排专人做好水情业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三是组织开展预报预警技术交底、陕西水情报汛小程序应用、视频会议系统操作、洪水测报复盘总结等培训共4次。3.扎实完成信息报送。汛期常年水情站信息总差错率0.04%,网络传输率达到100%,常年站信息报送率达到100%,完整率100%;汛期站信息报送率达到100%,完整率99.8%。严格把控报汛质量,每季度对各站报汛质量进行通报。4.制作水情展望与信息预报。3月底完成咸阳市境内主要河流长期水情展望。及时发布重要水雨情信息及短期水情预测趋势。全年共制作水情快报66期,重要水文信息专报55期,预报预警26期,其中中小河流预报预警20期。5.完成自动站维护。一是全年检查维护站点共计169站次,对原有2G设备21站全部更换为4G设备,及时更换设备,所有报汛测站增配省中心遥测平台和云遥测平台的IP地址设置。二是整治站点周边环境12站次,完成116处自动雨量站滴水试验,建立纸质档案和设施设备登记卡,11月完成自动站年检报告并上报省中心水情处。(三)水环境监测工作情况1.严格执行2024年水质水生态监测工作任务,每月完成辖区内共43处水质监测任务,全年共监测分析断面678个,上报数据9481个。2.配合省中心完成管理体系文件改版、宣贯及执行工作。按期完成年度实验室内部审核和实验室管理评审。3.完成监督考核任务。一是完成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氰化物能力验证,完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六价铬国家级能力验证项目,结果评定为满意。二是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完成咸阳水环境分中心质量控制任务,全年共完成190个质控样,合格率100%。三是完成2023年46处监测断面水质资料整编工作并上报整编成果。(四)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1.参与全省2023年度水资源简报、公报编制工作。2.每月5日前完成张河站、张家山站省界断面和国控断面水位流量监测工作与信息报送工作,全年报送监测成果12次,共报送水位数据2800个,流量数据2800个。3.完成张家山水文站2024年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工作,发布生态流量预警4期,其中蓝色预警1期、黄色预警2期、红色预警1期。(五)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情况一是完成提档升级项目一期项目合同完工施工张家山站于38处雨量站资料收集、结算初审、试运行报告等工作。二是完成中小河流重点洪水易发区新建水文站及大江大河改造水文(位)站张家沟水文站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分部工程验收工作。三是及时对“十四五”规划及已完成和即将实施建设的项目及需要新增建设的项目进行梳理,组织编制5处基本水文站“一站一策”现代化建设方案,为“十五五”规划做好项目储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一是编制了《咸阳市防汛抗旱工作手册》;二是制作《咸阳市市级河湖长制河流湖泊水文信息专报》12期,服务河湖长制管理工作;三是提供即时水雨情信息,为咸阳湖安全调度做好服务支撑;四是支撑咸阳市地方水资源管理,编制《咸阳市水资源公报》《咸阳水文年报》;五是编制《自动站维护手册》,支撑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二)扎实开展支撑服务。一是业务服务“专业化”,汛期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支撑,为制作发布水情信息预报预警、水情趋势预测共11期,全年完成五个地市的43处水质检测任务。二是支撑服务“定制化”,编制《咸阳湖河湖生态补水水文监测与分析评价报告》,开展咸阳市10条主要河流河湖健康水质评价分析工作,当好水资源管理调度、河湖健康安澜的哨兵和卫士。三是公众服务“大众化”,发挥“水哨兵”党员先锋队公益作用,对北沿渠村帮扶点农村饮水安全开展公益性检测工作,全年检测2次共5个水样,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大型灌区、退水水质监测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存在问题暨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职工业务技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改进措施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和水质检测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岗位综合技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全力做好水文测报和水质监测,支撑服务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二)加强咸阳中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争取投入,配齐常规监测手段、增加主要监测设备,做好应急监测培训演练,提高应急监测能力。(三)依托省中心岗位练兵活动,持续开展“传帮带”,加大对年轻职工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四)扎实开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