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动全市党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发挥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负责全市党史资料和党史人物的征编、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咸通南路6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蒙 | |
开办资金 | 24.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咸阳市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22万元 | 7.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党史.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2024年,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围绕坚持把“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史护党”要求贯穿党史工作始终,不断健全完善党史部门“第一议题”“第一课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引导党史干部把牢党史工作正确方向。通过强化资料征编、突出党史研究、扩大党史宣传,全市党史工作实现了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主动作为,强化资料征编。在党史一、二卷出版发行工作已全部完成的基础上,累计完成三卷专题近100个,约300万字,市级三卷大纲已形成初稿,同步指导各县市区全面展开了党史三卷专题征编工作。做好红色资源抢救性征集,完成《咸阳改革开放口述资料集》的编辑出版,全书涵盖各类口述资料28篇,共计10万余字,全面展示咸阳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完成《星火燎原——咸阳各县市区最早的党组织》共计4.3万余字的初稿,全面展现咸阳地区早期党组织的综合情况;有序同步开展《三秦改革印记(咸阳卷)》的补充资料数据与初稿编撰工作,目前已编辑至2015年度,共计6万余字。2.夯实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围绕安吴青训史、爷台山反击战史、“三个分区”史等课题深化研究,完成了《彬县分区》《咸阳分区》《三原分区》《安吴青训班资料专辑》《爷台山反击战资料专辑》等的出版工作。持续挖掘咸阳地方党史上的重要组织、人物等背后的故事,完成了《红色烙印——咸阳市可移动文物革命故事》的出版。承担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2022年度一般项目——“马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审核后,于今年7月份顺利结项。持续加强党史资政研究,撰写了《邓小平在咸阳的历史足迹》《救亡图存育英才的陕北公学》等研究文章。3.服务大局,扩大党史宣教。一是深化主题宣传,围绕纪念“咸阳解放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等历史节点,在咸阳日报《咸阳往事》栏目刊登《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回望75年前咸阳三个分区建立的峥嵘岁月》《邓小平在咸阳的足迹》等文。二是拓宽宣传渠道,与咸阳日报社合作,开办《烽火咸阳》专栏,目前已刊登29期;在《学习强国》咸阳学习平台开办《咸阳红色故事》专栏,目前已刊登25期,被学习强国总台采用11期,连续两年被评为学习强国咸阳平台优秀供稿单位;联合咸阳电视台拍摄清明节《渭水畔的追思与铭记》专题节目;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举办的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党史短视频展播及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我室选送的《战火中的大学——陕北公学》和《长武赤焰照征程》2部党史短视频荣获“入选作品”表彰(全省共有4部作品入选);积极协调对接广东广视传媒有限公司来三原、旬邑进行革命题材电视剧《星火不灭》采风活动相关事宜;围绕咸阳地方党史事件、党史人物探索短视频制作,拓宽党史“资政育人”渠道。三是拓展“七进”宣传,积极推动党史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全市党史部门先后赴咸阳市实验学校、咸阳市浙江商会、泾阳县口镇社区等地,赠送党史书籍1.6万余册;配合党纪学习教育,我室精心打造《纪律的力量》精品课程,由室主任带头赴市委组织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直机关工委等14个部门,旬邑、三原、长武、礼泉、秦都等5个县市区及移动公司等驻咸单位开展宣讲16场次,受众人数1.9万余人;配合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咸阳重大党史事件节点、重要党史人物纪念,各县市区开展各类宣讲80余场(次),受众人数约1.2万人,有效发挥了党史育人职能。四是加强基地建设,新增省级党史教育基地3个,新命名市级党史教育基地5处、红色场馆1处、红色文化长廊2处。目前,全市共有省市党史教育基地24处,其中省级党史教育基地10处;编辑出版《咸阳党史》杂志2期;做好“咸阳党史”网站日常更新维护,强化党史信息报送,编发信息60余篇。4.落实责任,抓严审读审看。加强党史宣传平台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史信息平台管理制度,对党史网站、杂志的文章、信息发布进行严格管理。做好党史展陈布展、解说词审核工作,审核《马栏革命旧址陈列布展大纲》,补征完善中共河南省委在马栏展陈资料,积极参加全省红色讲解员培训,确保展陈布展和解说词史实上的严谨和政治上的正确。做好涉党史文艺作品审读审看工作,审核把关永寿《红色记忆》宣传册,严格建立落实党史审读审看制度。做好舆情监测,联合市委网信办,做好《西北岁月》舆情服务保障工作,全市未出现任何涉咸阳党史舆情案件。三、存在问题综合市、县两级党史部门实际,当前,咸阳市党史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围绕新时代党史工作,存在研究挖掘不深、资政工作不及时等问题。四、整改措施1、强化学习教育的高度。坚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党史工作始终,始终将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教育党史干部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忠实履行好党史研究部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2、积极开展中省市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做好室内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落实好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选派干部参加中省业务培训班,落实各类干部网络学习任务,不断提高党史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持续加大资料征编的力度。继续推进党史基本著作的征集和编撰,修改完善三卷编写大纲,指导督促相关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史部门征编党史三卷专题资料,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三卷编写工作。加大党史成果编撰,修改完善《星火燎原——咸阳各县市区最早的党组织》和《三秦改革印记(咸阳卷)》初稿,保质保量、按时按点完成出版工作。2、持续强化党史研究的深度。用足用活咸阳红色资源“宝库”,进一步深化红军改编、爷台山反击战等重大党史事件发掘研究力度,撰写高质量研究资政文章,强化党史“资政”职能发挥,形成一批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系列资政文章和报告,更好为党委、政府提供资政参考。积极推进“劳动英雄”张清益、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等课题研究,打造更加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的精品课程,服务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大局。3、持续扩大党史宣教的广度。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爷台山反击战80周年等重大党史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继续开展党史“七进”活动,讲好咸阳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基因。持续办好《咸阳党史》杂志、《咸阳党史》网站,提升“学习强国”咸阳平台稿件质量,强化信息宣传。不断加强党史教育基地动态管理,积极做好党史纪念场馆、教育基地展陈布展的审核把关和涉党史文艺作品审读审看工作,督促指导党史教育基地作用发挥,着力打造一批立体、直观、生动的党史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作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开展清理网上歪曲党史国史专项行动等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意识形态政治责任,严防“低级红”“高级黑”,发挥党史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重要作用,为全市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贡献党史智慧和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中共咸阳市委讲师团“学习强国”咸阳学习平台授予优秀供稿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