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长县> 延长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延长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4-11 14:48
单位名称 延长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村财务管理。
住所 延长县城西职业中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延林
开办资金 3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万元 86万元
网上名称 延长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我站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农经站的大力支持下,以“三资”监管专项整治为契机,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为重点,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狠抓干部作风,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业务开展情况2024年,市级下达我县6项目标任务,现已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速达9%。完成收入0.395亿元,占任务的109.7%,增速达9.7%;新增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个。完成1个,占任务的100%;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个。完成19个,占任务的237%;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完成8个,占任务的160%;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个。完成1个,占任务的10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11%。完成收入20.06亿元,占任务的103.6%,增速达11.4%。一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规范提升运营能力。全县有涉农企业244个,其中有3个省级、5个市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636个,其中省级以上合作社12个,市级32个,家庭农场679个,其中省级32个,市级43个。按照政策要求,对运营好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了推荐晋级。累计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示范合作社8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个,新培育专业合作社9个、家庭农场36个,监测了8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个市级以上合作社和75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运营情况。争取中省扶持资金共计180万元,对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3个家庭农场给予支持。二是加强政策技术指导,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一方面通过盘活闲置和低效资产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依托项目支持,将兴建的果袋加工厂、反光膜加工厂、酒厂、粉条加工厂以及建设桃、樱桃、苹果、红薯等种植基地持续发展壮大,实现多渠道增加收入。我县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传统的租赁方式向多种经营转型发展。全县年收入达0.395亿元,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新增32个,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新增2个。三是加强“三资”监管整治,实现信息化监督管理。全县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数量887个,其中镇级2个,村级159个,组级726个,已全部完成建账和初始化。全县162个集体经济组织共有资产数量12644个,其中资源性资产5721个(涉及亩数363.78万亩)、固定资产6923个(涉及金额10.23亿元),流转备案土地面积2657宗2.16万亩,清收登记有效合同2627份,全部造册登记,建立台账。认真贯彻纪巡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县纪委开展4镇16个村财务审计工作。四是加强仲裁人员培训,提高纠纷调解能力。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提升调解仲裁水平,我站举办了2024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今年共受理信访问题12件,其中纠纷案件2件,及时予以调解处理,化解了矛盾纠纷。二、社会经济效益通过职能的充分发挥,一方面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带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存在问题(一)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经营渠道还不广。一是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足、意识淡薄,“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二是个别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守住家业”的保守思想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是农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多数青壮年过的是“候鸟式”生活,奔波于城乡之间。(二)“三资”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是部分镇村对“三资”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监督责任执行不力,管理不够规范。二是虽然各级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的执行,部分村资产底数不清,没有专人、专柜保存,资产资源承包不公开、不公示,有优亲厚友现象。四、整改措施(一)积极做好龙头企业、联合体、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监测和增级申报工作及联农带农能力。(二)加强“三资”监督管理,稳步推进“陕农经”监管平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