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州区> 商洛市商州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商洛市商州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4-11 11:09
单位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省市区棚户区改造、旧城改建、城中村改造等相关方针、政策,负责城区棚改项目的拆迁政策制定、协调实施等相关工作。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工农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樊明涛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商州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47.36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市商州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全面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以棚改领域“保回迁”专项整治为契机,全面开展“棚改任务加速推进”行动,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回迁安置有力有效。莲湖东侧项目商业房回迁安置已到位;杨峪河项目完成回迁安置选房67户80套;沙河子项目完成回迁安置选房184户299套;通江路东侧项目商业房回迁安置正在积极推进。二是安置房工程加快建设。市行政中心北侧项目3栋安置楼主体已封;西新片区项目安置楼主体施工达85%;贺咀片区项目安置房工程按计划推进,于元月15日完成施工合同签订,项目全面开工。三是项目管理持续规范。莲湖东侧、通江路东侧项目已完成档案资料数子化整理工作;其余各项目档案资料数子化整理正在有序进行;东关片区项目已完成招商方案和征迁计划。四是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对各棚改项目底数逐项目核查,算准任务账和安置数,为助力棚改项目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维稳等,组织《宪法》《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培训活动6场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培训5次、学法用法宣传4次、知识测试6次,指导项目业务15次,促进了棚改干部政策法规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二)服务大局用心用情。一是小区环境整治顺利通过验收。围绕“一手抓宣传一手抓整治促小区环境全面提升”的思路,集中整治5次,补栽苗木40余株,修整路沿石60余米,安装充电桩131孔、遮雨棚120余米,安装安防设施1套、摄像头10处并接入区级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成立物业1个,投入资金10余万元。二是衔接成果持续巩固。认真落实包抓责任,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收入提高以及村居环境卫生整治、满意度提升等工作,落实产业发展和兜底保障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巩固衔接成果明显。(三)自身建设持续加强。一是党建引领提效能。将党建工作与棚改工作紧密融合,同谋划、同部署,以“双报到”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文体活动凝心聚力、集聚合力,同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统战、保密、法治建设、创文创园等各项工作。二是狠抓学习强根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章程》《条例》等内容,不断提升政策法规和理论水平。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组织集体学习2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知识测试5次、研讨交流8次,办学习园地2期,干部每天自学不少于1个小时,人均学习笔记2万余字,编辑、上报、刊发信息20余篇。三是树牢廉洁筑防线。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清廉棚改”建设、纪律教育宣传月活动等,持续纠“四风”、转作风,从严管理干部,厉行“三项机制”,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和警示教育等工作。集中警示教育6次、廉洁过节集体提醒谈话5次、自查自纠活动2次、撰写心得体会2次。一年来,全办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事件。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为:一是受资金短缺影响,逾期未回迁安置选房分配虽已完成,但是房源回购款未支付,交钥匙比率不高(沙河子、杨峪河);“保回迁”项目遗留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北新街东片区大赵峪变电所、通江路东侧商业房)。二是受融资难因素制约,导致安置楼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回迁安置步伐。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渠道不宽,成效不明显,影响项目启动实施(东关、候塬、任塬)。后期,我们还需以干克难、接续奋斗,全面推进棚改项目快速发展。二、2025年工作打算2025年,我办将紧盯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向,统筹现有金融资本等力量,铆足干劲再加力,对标对表抓落实,不断加快棚改、城改项目稳步快速发展。我办的总体工作思路是“1234”。即:贯穿一个始终。一以贯之抓学习,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原则,积极推行贺咀片区棚改项目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项目总体平衡、若有盈余。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好项目开工。积极争取城中村改造政策性贷款和发行专项债等,争取项目资金,全力推进商州区银明片区和赵湾片区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实施工作。二是抓好招商引资和补助资金争取。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开展以商招商、乡党招商等活动,大力推行企业合作开发棚改(城改)项目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开发,持续加大东关、候塬、任塬片区棚改项目精准招商引资工作。三是抓好安置楼建设。加快安置楼建设步伐,做好贺咀、行政中心北侧、西新社区项目安置房建设督促指导工作,力争2025年底前贺咀片区安置房建设主体达到5层以上,西新社区安置房建设工程2025年4月全面竣工后启动回迁安置,做好通江路东侧商业房回迁安置问题整改工作,完成市行政中心北侧项目156户221套棚改居民回迁安置任务。实现四个提升。一是实现项目储备能力提升。提前精心谋划“十五五”项目,贯彻“细化做实一年、谋划储备三年、规划布局五年”要求,精心谋划包装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2025年完成谋划项目1个。二是实现棚改项目档案资料规范化提升。持续加大棚改项目档案资料数子化规整力度,2025年完成行政中心北侧、西新社区、沙河子镇项目档案资料数字化规整及财务审计工作。三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信访维稳综合治理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力度,教育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护法,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按照法律法规解决矛盾纠纷问题。四是实现棚改队伍专业化素质提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好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城中村改造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不少于4次,指导城中村改造项目不少于6次,在项目一线锻炼党员干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棚改队伍。三、保障措施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谋实谋准、统筹推进,担当尽责、干字为先,创新工作思路,拓宽融资模式,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项目滚动实施、接续推进的良好局面,高质高效推进棚改(城改)项目建设。一是强化组织,全力推进工作。持续落实“六个一”项目包抓机制,夯实项目推进责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按照区级棚改(城改)工作专班工作要求及推进意见,指导各项目管理处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做好任务分解和倒排计划,按照职责分工逐一认领、实行包干、一抓到底,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完工、如期建成。二是协作发力,实现并联推进。根据棚改(城改)项目实际,分类制定推进措施,坚持“月报告、季通报、定期汇报”制度,实行季度推进工作清单制管理,确定专人负责项目落实跟进,加快用地规划、建设规划、完善招投标、建设许可等工程审批工作。对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精准研判存在问题,并及时向区级包抓领导报告,提请协调解决,促进项目顺利实施。三是紧跟政策,加大融资力度。精心做好项目收支平衡测算,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一是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棚改(城改)项目开发建设,促使项目顺利启动实施。二是加大专项债争取,吃透政策、全力争取,破解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加强与商业银行沟通对接,配合金融机构完善项目审核资料,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以贺咀棚改“先建安置房后启动征迁”模式为示范,推行新的改造模式,实现项目收支平衡、若有盈余。四是统筹推进,实行割补调剂。瞄准省上下达的计划性、指令性指标,逐项目消减计划任务。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明确棚改货币化安置统计口径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据省上下达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已完成任务,对构峪口、沙河子、杨峪河项目完成任务套数进行割补调配,完善佐证资料,及时上报省、市相关部门,逐步化解我区棚改任务欠账压力,促进审计、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棚改任务全面完成。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