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商州区环境卫生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辖区内街路清扫保洁、公厕保洁管理、垃圾收集处理、道路洒水及环卫设施管理和环卫保洁日常检查、督查等工作,为维护城市干净整洁提供保障。 | |
住所 | 商州区人民路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金良 | |
开办资金 | 100.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商州区城市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68万元 | 93.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城管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省市区各级会议精神为指针,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目标,以建设美丽城市为统领,抢抓赛事机遇,巩固提升成果,精细绣花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成效(一)抓学习强根本,提升履职本领。区环卫处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精神》等,深刻领会,不断推动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全年开展政治理论学习40次,参加廉政警示教育3次,观看教育影片2次,支部开展“五有”主题党日活动12次,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履职尽责本领。(二)抓常态化保洁,提升环境质量。结合“干净商州”创建工作,全面做好城区63条街路、14个公园广场(含群众运动公园)、4座人行天桥共计293.44万㎡的清扫保洁,67座公厕的管护及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抑尘工作。一是四个清扫环卫所紧盯常态化深度保洁,彻底清理墙角旮旯、绿化带、树坑、路沿石边角、果皮箱底的垃圾杂物,实现清扫无死角,保洁无盲区,卫生全覆盖。对城区护栏、标示牌、保洁工具箱等城市家具进行日擦洗、日除尘,保证干净整洁。二是对新接管的环城西路、环城南路、文卫北路、通江北路等7条路段和群众运动公园备齐人员,强化管理,加强清扫保洁。三是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期间,五个环卫所全员上岗,合理调配人员,全力以赴保障比赛场地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让世界在商洛看见美丽中国。四是各所应急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处置渣土车、垃圾车滴漏抛洒、车辆带泥上路、秋季落叶和暴雨雪天气等对环境卫生造成的影响,共清理泥沙70余立方、垃圾30多吨,使得城市环境整洁有序。五是深入开展公厕提质升级行动。对67座公厕按照“六有六无六洁”标准开展规范化管理维护,完善公厕服务设施,定期消毒消杀,及时处理公厕堵、漏等故障,为市民创造了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三)抓设施建管,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加强机械化清扫、洒水、抑尘作业频次。全年开展机械化清扫2160车次,洒水2220车次,道路冲洗95车次。及时调配洒水车对商洛北服务区、板桥镇、张峪沟等路面进行冲洗。二是加强环卫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和管护。对公厕、果皮箱、人力、电动三轮车做到随报随修,共维修公厕1518次、果皮箱227次,其它维修26次。(四)抓项目建设,提升发展质量。一是商州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规范推进。在建5座(金陵寺镇、板桥镇、夜村镇刘一村、板桥镇韩村、腰市镇)污水处理厂(站)已陆续转入调试运营,2025年1月起全面进入运营期。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有序推进。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建成了大荆镇、杨斜镇、夜村镇、闫村镇、金陵寺镇等5个镇级垃圾收集压缩站,对牧护关镇松沟移民小区内垃圾转运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对镇办的18辆垃圾压缩车辆进行了改造,完成中心城区以外的11个镇办184个村的垃圾收集压缩转运工程招标工作。(五)抓精细化管理,提升宜居品质。一是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加强入户宣传,将分类督导员下沉30个社区一线,宣传、指导该社区内的居民小区、学校、单位等认真履行垃圾分类工作,共签约《垃圾分类告知书》4万余份;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商场”等“八进”宣传活动16次,举办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班、市民讲堂活动8次,开展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宣传活动24场次,逐步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共识。完善分类设施建设,全年共安装分类投放亭12个、分类地插24个,采购四色分类桶4000个,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60余个。目前城区18个公共垃圾投放点、220个居民小区、611个公共机构均实施了垃圾分类。碧桂园、公园天下、怡翠山庄3个小区打造为示范小区、四皓社区为示范社区,区第一小学、第六小学已创建为区级分类达标单位,基本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链条分类处理体系。二是严格工作标准,积极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及建筑垃圾(渣土)乱排乱倒专项检查整治活动。从严监管环城北路、312国道等重点路段渣土运输车辆,全年共依法立案处罚违规车辆164辆,罚款32500元;处理智慧城管案件511起;为全区9个运输企业共172辆渣土运输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并接入区智慧化城管监管平台。向渣土车辆、单位及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拉运政策,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9份。三是城市公共自行车迈入智能、便捷、通用、低碳的发展进程。目前城区共有自行车存取站点45个(新车站、仙娥湖、华阳园、王塬桥4个站点因城市改造临时拆除),投放自行车1150辆,运行范围由单一线路向网状延伸,基本满足了群众出行要求。(六)抓安全生产,提升防范能力。一是4月15日在环卫作业园召开了安全教育培训会,针对车辆安全运行、消防安全开展了应急演练,职工牢固树立了“隐患即事故”理念。组织干部职工在“小红书”网络平台学习安全生产公益宣讲课程,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二是开展了环卫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定期对各科所的办公场所进行常态化安全排查,重点对有无乱拉电线、消防设施的配置等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各科所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利用集中考勤、微信工作群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加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七)抓党建筑堡垒,提升发展活力。一是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构建了“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科所长具体抓落实”的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体系。二是扎实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活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相关规定,落实采购审批单和财务支出审批制度,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严格按照人员录用程序,补充招录11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法纪情理融合、激励担当作为”普法观影活动;“缅怀先烈忆初心”清明节祭英烈活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廉担当做表率”警示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华州区渭华起义馆参观学习活动;“引领新时尚、党员先践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等;支部与中国银行商州支行“结对共建”,开展“三联三促”党建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规矩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14名职工参加区第二届气排球比赛,2名职工参加区“互助保障杯”职工象棋比赛,83名职工参与“乡村振兴大爱三秦”公益募捐,献爱心10200元,展示了环卫队伍的凝聚力。四是精准帮扶。驻村工作队加强入户走访,对农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住房、饮水等进行严格排查,了解了农户的家庭收入、政策享受及生活情况,认真落实“6313”防返贫监测工作机制,完成了各户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代购销农副产品,支持鼓励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及中药材等,推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助推乡村振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环卫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区环境卫生的质量还有提高和长期坚持;资金短缺,硬件设施欠缺,作业标准低,工作覆盖面不全,环卫设施设备的购置还有待增加;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各部门协作不紧密;精细化管理责任制还需进一步落实到位。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清扫保洁再发力,提高卫生质量。一是继续按照“八净八无”标准,严格执行“一日三扫、全天轮流保”的环卫管理清扫保洁机制,持之以恒抓好机械化清扫洒水抑尘、渣土车整治和公厕管理。(二)设施建设再发力,提升处置能力。一是加快实施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补齐设施短板,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完善渣土车监管平台管理机制,实现建筑渣土、垃圾处置信息化管理。三是加快实施商州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三)督导检查再发力,推进工作上台阶。根据城区网格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六定”目标管理机制,建立起分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上下协调一致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担子。(四)制度机制再发力,提升工作质效。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重点对象的监督。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学习,扎实开展党建主题活动,教育干部职工常树“感恩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争当贯彻落实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