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双安镇卫生院(紫阳县双安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紫阳县双安镇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为搞好计划生育提供技术指导。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护理,院前急救,巡回医疗,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咨询管理、相关技术及人员培训。 | |
住所 | 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邓军 | |
开办资金 | 6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0万元 | 5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健康扶贫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坚持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加强门诊报销、门诊特殊慢病、两病报销政策执行及宣传工作。二是充实4个责任医师团队成员组成,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共有2146户7229人,已签约1258户4472人,外出888户2757人,其中:三类人群边缘户64户218人,突发困难户85户299人,脱贫不稳定户49户197人,均落实签约。患四类慢病共507人,外出未签约72人,全部完成慢病全年随访工作。三是全面落实30种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根据村医摸排反馈,加强30种大病专项救治,全年累计救治大病患者42人。(二)临床医疗服务成效显著。我院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及药品“三统一”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我院现有药物358种,其中基本药物302种,基药配备率84.36%,全年药品使用金额114.33万元,其中基药使用金额88.64万元,基药使用率77.53%。我院严格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向上级医院转诊29人次,全年未有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中医阁规范运行,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中医理疗服务,开展中医门诊特色诊疗,中医门诊年服务4531人次,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医理疗380人次,提供中医药服务1992人次。(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提升。一是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结核病防治活动5期,受众群众1200余人次;开展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2351人次,开展新生入学结核菌素试验112人;报告肠道传染病患者15例;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4期,受众学生2000余人次,报告处置学校聚集性疫情3次。二是扎实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按照“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流程,使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全年共接种疫苗893人,2109针次。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实行周末预约接种,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方便群众接种疫苗。(四)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推进。本年度,镇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门诊设立2平方米的健康教育宣传栏13块,全年更换健教宣教内容79期次。开展医务人员健康教育专业培训4次,培训覆盖率达100%;全年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8500余份;开展健康讲座80期次,受众人数2746人次;公众健康教育现场咨询活动15次,受众人数528人次。全年开展母婴健康教育12次,2024年全年新出生婴儿43人,管理孕产妇43人,完成新生儿建档43人,开展孕前孕后访视43人次。(五)卫生督查检查工作有序展开。全面完成全镇8个村卫生室、1家诊所、2所学校、1个集中供水单位,5家公共卫生场所的卫生监督巡查工作,重点针对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生活设施卫生、学校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进行巡查,全年累计巡查80余次。开展以“打击非法行医”“全民参与全社会支持依法打击两非违法行为”及“坚持预防为主守护执业健康”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品470余份,收益群众1600余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致力于打造便民惠民医院、便民门诊、节假日门诊等多项便民措施。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打通群众与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后一公里,全年共开展义诊活动共计7场次,覆盖5个行政村。(二)健康帮扶取得新进展。对脱贫户落实家庭医师签约,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巡诊服务,为群众送医、送药上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实惠的医疗卫生及公共卫生服务。2024年全年门诊服务量12520人次,收入129.9万元;收住院911人次,收入117.9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医院的硬件设施、就医环境与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院前急诊急救、功能科、住院部、辅助检查科室等急待改善,现有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村级人才缺乏,全镇共11个村卫生室,仅有正式村医7人,空白村5个,且村医老龄化严重,导致村卫生室工作不能有效推进。(二)改进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落实村医月轮训制度,强化培训效果。加强新村医的招聘、培训、培养力度,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为村卫生室储备人才力量。2.强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医疗服务技术培训,落实临床人员月考核制度,日常考核与绩效工资相结合,提高职工的积极性。3.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对存在设备落后的功能科室及辅助检查科室予以升级,强化硬件设施配置,为群众提供好的检查方式。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管理。严格执行“五加一”制度,强化学习培训,按计划开展对村医的轮训工作,采取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指导,让村医学懂、学通,让每项服务落到实处,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二)强化考核奖励,加强日常学习。结合职工个人能力及专业特长,不断优化人员配置,通过绩效管理办法来做到公平合理,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达到医疗服务、医疗收入、医疗水平、硬件配置的整体提升。(三)持续加强行风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县卫健局及相关部门关于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工作部署,持续开展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逐步减少不合理用药、无指征检查、重复检查等违规情况的发生,以整改促进工作提升,规范医保资金使用及日常诊疗,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74126592X61092412C2201有效期:2024年4月7日至2029年4月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