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焕古镇卫生院(紫阳县焕古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紫阳县焕古镇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为搞好计划生育提供技术指导。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护理,院前急救,巡回医疗,恢复期病人康复与护理,预防保健,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咨询管理、相关技术及人员培训。 | |
住所 | 安康市紫阳县焕古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赵武 | |
开办资金 | 473.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4.6万元 | 46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7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名称。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我单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多措并举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建立“疾控专家指导+院级质控团队+村级网格员”三级管理体系,邀请县疾控中心专家每季度开展业务培训与质量督导,组建7人院级质控小组实施“周巡查、月考核”,配备9名村级健康网格员开展动态监测。通过标准化流程再造,持续维护居民健康档案9643份,建档率98%。(二)精准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依据“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机制,免费对1576名高血压、268名糖尿病患者开展季度并发症筛查,规范管理率达90%,患者血压/血糖控制达标率提升至72%。通过降压、降糖药品代配服务,减少患者往返医院频次,为慢病患者节约交通成本。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1141人,体检率66.7%,开展“中医体质辨识+西医指标监测”融合服务,免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惠及171名0-36月龄儿童、1273名老年人,直接减轻重点人群医疗负担。(三)强化计划生育服务。打造孕产妇“全程无忧”服务链,建立妇幼专干+村医服务团队,开展孕期保健、产后访视等10项免费服务,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率达100%。完成孕前优生筛查,为育龄妇女提供母亲健康工程检查,孕产妇叶酸发放、发放计生用品,开展宫颈癌筛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累计签约居民6680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100%。组建3支“家庭医生+县级专科医生”联合团队,开展免费上门巡诊服务1800余人次。孕产妇系统管理45人,管理率100%,0-6岁儿童管理524人,管理率96%,全部纳入签约服务。(四)强化政策宣传。本年度开展镇村两级健康讲座80期,开展“高血压日”“麻风病日”等健康宣传活动32场,发放个性化健康教育资料5327份,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提升至79%。儿童疫苗接种1078针次,接种及时率100%。(五)医疗服务开展情况。持续加强推进“三基三严”、院感、医疗废弃物处置培训考核,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使我院的医德医风有了明显的变化,2024全年无任何医疗纠纷、事故、上访事件的发生。继续做好医保报销工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严格执行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结算制度,小病、常见病不出镇,解决了老百姓看病外的负担,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在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对废水处置间、医废暂存间、消防设施等进行改造,使我院在硬件方面得到很大改善,在各方面得以进一步发展。(六)积极开展健康帮扶工作。持续推动“五师共管”团队协作模式,截止2024年底,我镇脱贫人口共计1874户6039人,外出等原因未签约428户1255人,签约率100%;三类人群278户955人,管理率100%。按照户类型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积极开展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健康教育、指导用药等个性服务,建立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大病集中救治一批34人。对30种大病患者建立专项救治台账,并进行销号管理;实行健康扶贫动态管理,实时更新数据,切实做到应管尽管,应签尽签,签约一人,履约一人。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国家基本药物“三统一”药品配备率,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基本情况良好。我院目前共有医务人员16人,在编在岗12人,聘用4人,开放床位27张,有村卫生室11个。空白村2个(松河村、腊竹村)。2024年我院门诊人次9500人次,住院患者480人次,业务收入54万元,满足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医疗服务人次稳步提升,服务成效显著提高,业务收入明显增长。(二)严格执行各项医保政策。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医保工作,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策,严格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开展工作,加强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管理,严格执行执业准入制度,加强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建设。本年度发放均等化资金33.25万元、医改补偿资金14.6万元。发放村级绩效9.8万元,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标率100%。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自身能力服务提升资金不足;村医老龄化严重,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对业务开展存在一定的影响;部分医疗设备老化:例如DR、彩超机、化验设备。(二)整改措施:加快自身及全院职工学习,鼓励职工考取资格证书,不断把相关人员送到上级医院,疾控中心、妇保院学习,持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据我院业务需求,派遣专家教授到我院指导开展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培养助理、执业医师、村医各一名,继续把相关科室业务人员送到上级医院,疾控中心、妇保院学习,持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二)继续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工作,把惠明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地域需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打造中医特色项目,如小儿推拿、针次放血等相关适应技术,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让广大群众受益。(三)强化医养结合的服务理念,大力推广民生、惠民工作。为留守老人、慢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健康和生活服务。(四)紧紧围绕局党委的工作安排,加强卫生院行风建设,重点是医德医风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统筹抓好信访、维稳和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名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72734550161092412C2201有效期:2021年5月18日至2026年5月1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