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财政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秉承服务为先,勤政为民,精细管理,为民理财工作宗旨。执行国家财政、税收方针政策;执行中省市财政、预算、税收、法律法规和基本财务管理制度;全区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总决算的编制工作。 |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和亮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2.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渭南经开区财政局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和“财为政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守“三保风险和债务风险”两条底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具体开展情况。(一)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2024年,我们以开发区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财政管理中的短板弱项和需提升事项,针对性地制定、修订各项财政管理制度共12项,其中:围绕预算绩效管理6个环节,分别制定完善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针对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制度短板,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办法6项。为财政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运转夯实了制度基础。(二)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的统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始终坚持“三保”预算的优先地位,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科学合理开展绩效管理及财政投资评审等工作,加大预算安排、执行监管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做好资金保障。(三)加强财政资金监理。紧紧围绕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一核心,不断加强对基础资料的完整性、细致性的审核,将现场勘查和科学评审相结合,合理控制项目成本,2024年度开展财政投资评审项目6个,节约财政资金约350万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4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5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8319万元,非税收入6837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9885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51万元,政府一般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37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8836万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685万元。(二)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动态掌握库款保障水平,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每月15日前完成工资发放,坚决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在2025年部门预算编制前制定《渭南经开区“三保”保障清单》,足额编制“三保”预算、不留缺口。(三)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贯彻落实债务化解“硬十条”措施,全面梳理我区存量债务情况,严格按照债务分类管理要求,分别建立管理台账。同时,紧盯中省市关于债务化解的政策动向,积极沟通衔接,共争取资金21564万元,有序化解存量债务,持续推动债务率和债务规模稳步双降。三、存在问题和改善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财源基础薄弱。区内经济总量小,税源结构单一,税收来源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形成的耕契两税,缺乏能够带动财政收入增长的大中型企业,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自身发展潜能相对不足。(二)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还要筹措债务还本付息资金,落实隐性债务化解计划,各项刚性支出需求较多。按照我区当前财力情况,债务偿还压力巨大,收支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另外,全区历史欠账较多,财政负担较重,财政压力不减。2、改善措施(一)我们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积极沟通衔接区税务以及各非税征缴单位,强化税收征管协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组织收入主动性,挖掘税收潜力,开辟新税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强税源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税收稳定增长。(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加强重大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论证,对非刚性支出应压尽压,对重点支出从严审核,优先保障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支出。(三)进一步加大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投资评审审核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科学、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为开发区经济建设工作做好资金保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联系,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税,切实抓好重点税源、薄弱环节征管,挖潜堵漏,促进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同时,不断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及时联系银行和缴款部门,积极跟进非税收缴工作进度,力争当天办理完收缴入库手续,做到及时足额入库。(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紧盯中省政策动向、资金投向,及时掌握信息动态,认真研究政策,及早汇报对接,督促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包装、筛选等,为争取资金赢得先机。同时,认真研究转移支付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汇报沟通,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补助资金持续增加,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财力支撑。(三)全面实施绩效评价。牢固树立“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理念,着力提高绩效评价质量,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科学、合理确定年度重点绩效评价专项资金,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编制、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大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公开力度,在公开年度部门预算的同时,同步公开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整体支出和专项资金总体绩效目标表。(四)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限额管理的规定,全面评估我区整体偿债能力、债务增长速度、偿债压力、政府履约能力,加强债务资金投资项目收益情况审核,从严控制新增债务,确保债务规模处于合理区间。全面实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严禁违法违规新增政府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同时,按照“开源节流”的思路,强化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增强地方财政统筹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