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莲湖区>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莲湖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莲湖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1 09:55
单位名称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莲湖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掌握辖区劳动力资源,就业状况。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其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统计,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咨询,职业培训,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业务指导,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对辖区劳动服务公司的业务管理;负责辖区内从事个体经营的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团结东路11号
法定代表人 林浩博
开办资金 55.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莲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7万元 1.0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莲湖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中心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在市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稳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2024年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099人,完成年度市考目标任务11000人的137.3%;完成年度区考目标任务13000人的116.1%;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0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200人的104.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5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00人的138.8%,三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核发《就业创业证》7666人,受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986人;累计为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提供跟踪服务81113人次,其中依托第三方公司开展“131”帮扶服务59196人次,实现就业5753人。全年累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262人,开设电子商务师、健康照护师、营养师、创业培训等专业。结合辖区产业特点,打造莲湖区养老护理培训联盟,累计完成“一老一小”照护类培训1698人。2024年拨付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助39家企业211人,涉及资金42.2万元;拨付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80家企业520人,涉及资金160.09万元,受惠企业包括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金石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华润万家商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等80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强化“131”就业援助覆盖面,深入挖掘“莲心乐业稳就业精准服务平台”的服务潜力,不断细化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共同做好新增失业人员“日日清”工作,完善与第三方机构“131”帮扶“周周清”的对接,持续追踪失业人员数据库中现有失业人员就业状态,实现精准帮扶和重点帮扶兼顾的就业帮扶政策全覆盖。依托“秦云优服”掌上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形成区、街道、社区工作合力,为就业重点群体提供多对一全方位立体帮扶,建立一人一册(策)精准个性化职业指导,分类提供岗位推荐、培训信息等服务。2024年我中心完善了《莲湖区人社局就业创业培训一次性告知手册》。2024年我区就业补助资金收入共计3954.79万元,其中上年结转资金2006.1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190万元,市级资金758.28万元,其他资金0.349万元。截至目前实际支出3093.32万元,支出进度78.22%,均已录入陕西省就业资金系统。开发“秦云优服”掌上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并获得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三等奖。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共受理并入户代办并首次帮扶1532人,通过认定1299人。在实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零提交“一键三联”服务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失业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精确掌握全区登记失业人员分布情况及各类需求。失业登记划拨模块上线以来,共快速通过登记、回访2996人。2024年根据省、市人社部门“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就业援助月”及“春风行动”工作安排,全面落实春节前后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服务保障工作,以节前提前返乡、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分类精准开展暖冬就业援助专场服务,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旨在让有就业培训意愿的群众都能学到一门技术,增强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联合区民政局举办莲湖区2024年养老人才培训暨第四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市率先设置了面向各培训机构养老护理就业培训学员的组别,让大家分组竞赛、同场竞技,旨在全力构建“培训+就业+竞赛+研学”一体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精心搭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就业”的技能风采展示平台,积极推动养老护理培训迈向市场化、专业化,促进辖区重点群体就业,共同为养老服务做足更加扎实的人才保障。针对结业合格的学员,区人社局持续跟进,做好“扶上马,再送一程”邀请用工企业走进各个培训机构的班级现场与学员面对面开展就业推介双选,为培训学员、企业和机构提供一个精准高效、互相了解、合作共赢的平台。结合区域实际重点锚定培育“一老一小”培训就业品牌,促进辖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成功就业。常态化开展培训+就业融合一体工程,切实提升辖区群众技能水平,让更多群众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中成长受益、就业创业。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2024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1.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上级部门对城镇新增就业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我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多,数据采集难度较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还是存在人力明显不足的问题。2.对于各项补贴的宣传力度不够大,没走做到辖区内居民人尽皆知。3.我市文件规定参加培训的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内,省级就业资金管理系统对补贴对象女性年龄超过50周岁的学员信息无法录入,无法对在全省范围内出现的重复培训进行比对。改进措施:1.2025年我们将优化工作做法以及人员配置,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紧盯全年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年度任务目标,积极征求群众及企业需求,下半年按照预期计划稳步开展各类专业的培训工作,确保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的时序进度。2.继续加大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宣传,督促培训机构按季度及时报送结业资料,按程序严格审核促进后续补贴拨款顺利进行。3.在抓好培训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2025“莲心乐业”技能提升促就业系列活动,继续组织家门口培训、技能竞赛等各类培训促就业活动,牢牢树立培训促就业的目标导向,丰富技能培训工作广度,更好的为群众提供各类技能培训服务。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争取市考指标排名继续靠前。加强与市人社局相关处室的沟通与联系,紧盯今年市考指标任务不放松,全力抓好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数据统计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核实,确保上报数据真实有效。二是强化就业援助工作。全面强化“1311”就业帮扶覆盖面,深入挖掘“秦云优服”掌上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的潜力,加强区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通过数据对比确定需要帮助的就业困难群众,有的放矢的开展针对性就业帮扶。三是提升直补快办工作效能。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群众知晓度。严格落实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直补快办”工作,即审即拨、即时兑付,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广泛宣传企业扶持政策,开展送政策、送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上门宣讲政策,协助企业享受补贴。同时建立相应核查制度,(对企业申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抽查不低于300人的对应资料,申报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企业,抽查至少200人法人对应资料),对提供虚假材料,冒领、套取、骗取补贴资金的企业,及时追回资金,纳入申领黑名单。四是全力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通过广泛调研辖区群众和企业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核查培训完成后的就业及创业情况,鼓励各技能学校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以及其它新媒体介质,深入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做好宣传工作统筹策划,提高劳动者政策知晓。同时下街道、下社区开展摸底调研,围绕“一老一小健康照护”等领域,在群众家门口开办就业创业培训班。五是继续申请并用好2025年度就业补助资金。经与各就业资金使用部门沟通测算,2025年我区共需就业资金2237.97万元,其中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1834.47万元,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补助403.5万元。目前已与区财政局会签并形成《关于2025年就业资金需求的报告》报送至上级主管部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市人社局相关处室、区财政局的沟通协调,确保2025年度就业补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