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长县> 延长县图书馆

延长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5-04-11 09:26
单位名称 延长县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读者提供图书、报刊借阅、共享服务。
住所 延长县文化综合楼四楼
法定代表人 肖福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长县文体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万元 21万元
网上名称 延长县图书馆.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做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以“阅读”走近大众,营造书香社会氛围。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我们通过举办“再发现图书馆·共享现代文明”及“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共吸引了5000余人参与。同时,“与影相伴与书同行”的联袂呈现,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知识的兴趣。此外,我们运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辟“本周精选”栏目,每周推送优质书籍信息,其中“石渠书榜”与“老陕最爱的图书”等专题深受好评,有效提升了读者的在线互动与参与感,线下制作移动展板40块,固定展板16块,实现了线上线下双驱动。据统计,各类活动覆盖线上及线下共计3560人次,凸显了科技与传统阅读方式的有效结合。2.以“乡思”浸润心灵,打造地域文化名片。怀着对乡土文化的深切敬仰,我们倾力策划了一系列彰显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活动。以“强国复兴有我一全民阅读最美三秦书香延安”为核心,我们精心组织并推出的“三秦最美领读人”评选活动,旨在唤醒人们对家乡的记忆与热爱,凝聚社会共识,共同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辉煌篇章。同时,录制短视频8部,通过“影像阅读乡村”短视频展播活动和“阅·见西部”第一季特别篇--“诗歌里的家乡”方式,凭借其独特的视角,用文字搭起了一座座情感的桥梁,让人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西部大地的文化韵祭。3.以“多彩”扩宽视野,策划丰富主题活动。为了深化文化滋养,拓宽公众精神领域,我们精心布局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主题活动。其中,“强国复兴有我--数字风采共庆华诞”系列公开课,作为陕西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70场视听盛宴超越了虚拟与现实界限,形成了一场触及2200多位参与者心灵的深刻交流。第三届“小手拉大手共度读书日”亲子阅读表演赛、“赏春花品诗韵”活动,以及第四季“在这里相遇”的举办,皆致力于促进家庭间的情感联系与文化共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暑期科学实验课程与“说书人”夏令营等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食粮,也为培养新一代的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定了坚实基础。(4.以“佳节”沟通心声,打造节日专题活动。我们精心规划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盛典,有效激活了节日氛围,同时推动了民众精神面貌的全面提升。春节期间,我们倾力打造的“龙腾盛世·翰墨溢香共度书香”春联创作与书法展示活动、“迎新春·书香满城”阅读分享会及妙趣横生的猜灯谜环节,不仅凸显了中国年的文化特质,更通过艺术与知识的结合,营造了一个热闹喜庆而又富含教育意义的节日氛围。在线平台上,第二届“贺新春·品民俗”线上知识竞答、电子“寻年记”互动体验以及成语接龙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节日娱乐选择,传递了浓厚的节日祝福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伴随重要节日节点,诸如三八国际妇女节的馆长馆员温馨送福仪式,端午节“粽情四溢,趣味端午”等传统文化活动,均得到了社会广泛响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5.以“公益”传播知识,开展图书捐赠活动。遵循知识共享与文化共生的原则,我们启动了“书香延长·点亮未来”公益书籍捐赠项目,一次性慷慨投入十万册精挑细选的图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地区图书馆的收藏,构建起了“1+7+N”的图书循环利用模式,确保了县区范围内图书资源的有效流通与公平获取。我们还通过“携手奔振兴”图书援助方案再度深入基层,将逾六万多本珍贵读物精准投放至乡村分馆与农民书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为广袤农村地带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智慧之光,共同编织了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美好蓝图。二、社会经济效益。图书馆认真策划、精心组织、整合资源,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发挥图书馆在公益性教育、文化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三、存在的问题。1、两馆开放,书房实行两班倒,安排外出学习工作人员等,造成人员紧缺,老馆无法正常开放,新馆不能延时开放。2、友谊书房使用面积大、现代化设备多,能耗较大,未纳入预算,运行资金非常困难。3、电子资源缺乏,数字化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将在2023年争取工作人员和资金,购建电子资源使两馆更好的开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行免费开放,推进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建设,发挥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功能,以全民阅读为主线,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力。同时,继续按照“1+7+N”的模式,在全县打造更多的(红色)书屋、书吧,力争打造“十分钟阅读圈”,打通市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书香延安·阅读延长”贡献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力量。五、下一步打算(工作要点)目前,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不断优化运行模式,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仍然面临资金紧缺、专业化团队规模有限、图书资源更新迟缓、服务质量待升以及流动图书服务覆盖不足等紧迫挑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与具体行动,旨在构建更加开放、高效包容的公共阅读生态。(一)继续深入开展“我心向党全民阅读”、“清风作伴,阅读润心”、“小手拉大手共度读书日”亲子阅读表演赛为主题的品牌阅读活动,提升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并通过家庭亲子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对知识的渴望,进而促进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二)进一步完善“1+7+N”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十五分钟阅读圈”这一目标,我们将加快建设和优化多个新型阅读场所,比如智能化书吧、特色书屋、社区阅览室等,尤其注重在重点区域进行开拓,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图书资源,享受高品质的阅读体验,形成全面覆盖的城市文化脉络。(三)积极推动图书“八进”工程,以满足各类人群多样化需求,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做到精准投递。同时,配备专门的图书流动服务车队,开展巡回式上门服务,确保最边缘地区的读者也能享受到平等获取知识的机会,真正意义上打通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这里只是简单的一隅之地,也是心绪飞扬的灵感源泉。一本本图书,在晨曦微露与夜幕低垂之间,散发着知识的光芒。每个字句间流淌的是知识的力量,每一页翻转都是故事的延续。从古籍经典至现代文学,从科学奥秘到艺术画卷,这里收藏了世界万千面貌,静候每一位读者的到来,我们将为实现文化振兴而努力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