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房产服务中心(志丹县物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住房制度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及房产管理。 | |
住所 | 志丹县灵皇地台社区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陈明 | |
开办资金 | 49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82万元 | -72.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上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一)突出政治统领,凝心铸魂,不断提升支部向心力。一是全面落实“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求,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站位谋划、多维度推进、严标准落实,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二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三中全会精神。房产服务中心党支部立足主责主业,将学习好、组织好、服务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支部头等大事,积极发挥主题教育办统筹协调作用,压实责任、分类指导、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确保各项重点措施落地见效。三是强化理论武装。利用支部三会一课、每周半天学习、专题研讨会等学习形式推动中央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在支部末梢落实落地。细化支部每周学习计划,抓严抓实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撰写心得等,大力夯实党员理论根基,确保每名党员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坚决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主题读书分享活动,举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分组讨论学习会,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有新收获、思想上有新感悟、政治上有新升华。四是守好政治纪律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动党风廉政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风建设落实落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化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学习干部案件警示录、观看安全生产警示片,身边人讲身边事,设置党员示范岗,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服务意识,涵养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五是规范支部建设。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廉洁责任,支部书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做好支部会议记录查阅制度,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取党建经费用于党员活动室阵地建设,活动室添置了投影仪、电子显示屏,更新了党建文化墙,利用七一、国庆、烈士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学习观看相关视频、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员“第一身份”的认知与责任,进一步提升了单位的党建工作水平,并成功发展一名预备党员,为支部增添新力量。六是积极开展党建活动。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支部将“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与社区党建“同心圆”活动相结合,认真履行“同心圆”工作职责,在今年8月我县遭遇了区域性大暴雨和局地特大暴雨导致部分地段爆发山洪、引发严重内涝,灾情发生后,我支部紧跟局党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和排涝清淤中,助推全县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为张渠镇李渠村协调党建经费2万元,用于指导村上党建工作及党建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接到群众信访投诉举报80余条,其中物业方面55条,保障房后期管理方面18条,供暖工作7条,截止目前全部办理完成,群众满意度极高。(二)夯实专项整治工作建设,强能提效,不断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一是2013年保安新村保障房8栋楼已全部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全面完成2014-2015年保障房分配工作。按时完成1394户4182人276.8010万元租赁补贴发放工作。二是全面完成本年度租赁型保障房租金收缴工作。我县租赁型住房保障小区共有杨庄科小区、怡祥苑小区、幸福小区、保安新村小区等4个小区,全年完成租金收缴360户387102元。三是扎实推进住房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开展自查自纠和问题排查,对全县4096户保障房住户信息及转租转售等问题入户逐一排查,及时分类梳理,建立了问题清单,坚持边查边改;联合县网信办、市场监管局、县经侦大队对全县5家房产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约谈违规发布保障房信息中介机构1家;物业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协同开展入户排查工作;出台了保障房日常管理制度,下发了限时办结公告和严禁转租借通告。四是跟进开展工作调度和督导检查,先后开展现场督导督查5次。住房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查出各类问题72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其中,转租转借11条(已及时纠正5户,向纪委移交6条);追回拖欠房屋租金6户;整改申请人死亡未腾退户3户;督促承购人整改私自买卖改变住房结构问题29条;腾退不符合条件租赁户23户。同时,由于监管不力,县纪委对房产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分别进行了诫勉谈话和政务警告纪律处分。同时,在省级平台和志丹融媒公布了投诉举报热线,设置了举报信箱,并在保障房小区逐一张贴公开了举报电话。先后受理电话举报和12345政务服务平台反映保障房未分配到位、后期管理混乱、不符合分配政策、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6条,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办结。属实2条,其中,关于反映杨庄科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问题,属原物业企业合同到期,现已重新聘请,小区物业管理正常运行。关于反映有群众在微信平台发布转租转卖保障房的问题,批评教育了被举报人员,并为其讲解了相关政策法规,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撤销了微信平台违规转租转卖保障房的信息。不属实4条。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志丹融媒等线上平台,加强了保障房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了违规发布保障房转租转借信息查处力度。五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先后为民办实事9件,这些事实的办理既回应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期盼,又增强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三)坚持严管严审,提质增量,不断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保障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防范市场风险。结合我县实际,严格执行房地产项目货币资本金制度和商品房预售款三方(房产中心、银行、开发企业)共管制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二是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分析研判。对市场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不断完善房产市场预警监测机制,约谈房企,理性引导,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全力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今年以来,组织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房地产企业、房产中介机构进行督导检查,规范行业行为,严禁发布有关保障性住房倒卖、出售、转租信息,向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整改备案5家,处罚中介机构1家,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四是与县经侦大队召开座谈会,积极商讨开发商挪用大修基金追缴工作,确保大修基金完整安全,2024年追缴企业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25.2万元,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43.38万元,共计68.6万元。二、存在问题和不足一年来,我支部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带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认真总结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党建学习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在党建活动创新开展上,思路转变不够快,创新力度不够,理论性较强,而趣味性、实践性较弱。二是机构改革不彻底,导致单位机构和职能不健全且混乱。在房产服务中心机构下加挂物业服务中心、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目前物业相关工作已经基本移交完成,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人员分工、工作职责仍旧模糊不清。三是保障房后期管理难,大修基金收缴难。保障房建设时期,开发商代收违规挪用大修基金,虽然我中心已经将该案件移交至县经侦大队,但办案进度较慢,另外其他未缴纳的住户也存在收缴困难的问题。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建设。一是在压牢工作职责上再强化。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掌握形势和动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落细。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主要领导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诠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在抓好政治建设上再强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悟“两个确立“,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完善保障房后期管理,整治工作常态化。一是积极推动保安新村消防验收工程收尾工作,全面完成历史遗留工程项目问题。二是继续开展专项排查,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联检联查,对自查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解决,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三是持续加强保障房后期管理工作,加大两个实施细则宣传力度,要让群众切实明白政府产权租赁型住房、共有产权公共租赁住房的性质、使用范围、权利义务。继续加强举报受理,严格贯彻落实两个实施细则,发现违规违法使用保障房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举报一起查处一起。(三)进一步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一是严格归集管理。严格审核开发企业批量交存和业主交存明细,做好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交存、垫交、信息变更、稽核出具维修资金交齐证明、补票等日常交存业务办理,同时,积极完善更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和备案材料。二是加强使用审核管理。严格按照初审、复审流程审核维修资金使用备案资料,对提交的维修资金使用申请进行现场勘查、审核划转以及整理归档,进一步加强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同时,针对已申请通过的项目,深入小区开展现场勘查、业主回访、政策宣传等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公开透明。(四)加强房地产经纪行业监管,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一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四项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去年下半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快网上房地产市场端口建立,强化监测预警和舆情引导,注重风险防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1261062543655512XD有效期自2022年06月01日至2027年06月0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