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开发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供服务保障。聚集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全过程服务,协调解决建设发展中相关问题,做好各类扶持资金申报;管理聚集区各类经营主体,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做好聚集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营商环境、维护稳定等工作。 |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大道101号创业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董琦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3.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因2024年4月我单位主要领导调整,2024年7月23日办理了法人变更,由原法人江洪涛变更为新法人董琦,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高端装备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面落实“一人一企”分包和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为项目建设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快实施、快竣工、快达效。2024年,高端装备办共包联4个重点项目,目前:陕西道一隧道设备生产基地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产,完成投资1200万元;特莱晶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工程、设备基础、道路、雨水管网、设备安装工程、大门主体、事故池、化粪池已建设完成,完成投资2.7亿元;运达风电项目主机厂房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试生产,叶片厂房地基打桩工程已完成,基础施工已完成95%,完成投资1.8亿元;企业服务中心项目施工图设计通过图审,区财政局已出具最高限价报告。(二)招商引资卓有成效。高端办坚持“四力”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主力”,发挥领导干部引领作用;凝聚“合力”,营造全员招商浓厚氛围;借助“外力”,调动区域协会专业力量;增强“内力”,形成优势产业聚集效应。2024年,共接待客商和外出考察企业20余次,累计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8.6亿元,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极对接新项目,推动了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风机齿轮制造项目、常州市鑫煌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包装印刷厂项目、西安国水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为运达风电配套生产定子、转子和机架等项目。(三)营商环境有新做法。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立聚集区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举措,并坚持“一对一”“点对点”包抓帮扶,定期摸排企业需解决问题及困难,建立完整台账,争取打通企业堵点难点。2024年,高端办共为企业争取解决资金360万元,申报各类项目10余次,将国控精工、城投能源和运达风电培育为规上企业,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聚集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四)固投产值再创新高。2024年,高端办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始终把稳增长放在工作首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亿元,超出年度(5亿元)计划114%,较去年增长167.5%;完成产值6.8亿元,较去年增长79%,其中规上企业产值6.09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税收1742.78万元,较去年增长96%。(五)安全生产持续巩固。围绕“保安全、促发展”具体目标,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全力守牢安全底线。聚焦人员能力提升,开展集中学习8次,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避险逃生训练营》等安全警示教育片3次;聚焦实战专业培训,开展安全应急演练1次,召开安全生产风险形势分析研判会及安全生产业务培训会各1次,发放安全宣传册200余份;聚集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安全检查32次,发布预警信息49余次,共计发现隐患48处,均已整改完成。(六)环境保护高效开展。为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工作,高端办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编制完成《聚集区水污染排查整治“一园一策”》文件,为推进聚集区环保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常态化开展环保督查,对辖区内各企业及在建项目污水处理情况、固废危废、环评手续办理等工作,持续进行日常巡查,督促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七)维稳信访全力化解。高端办认真落实接访下访等工作制度,主动解决信访难题、化解信访积案,建立探索领导包案、带案下访、主动约访工作机制,2024年共处理企业用工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的信访问题40余次,涉及金额共计约60万,目前共计解决35万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截止2024年底,聚集区入驻企业2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高新技术企业3户;2024年辖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营业收入6.5亿元,上缴利税1742.78万元,带动就业472人。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存在问题1.干部职工责任担当不足,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工作协同合作不足。2.聚集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改进措施1.强化教育培训,聚力提升干部职工工作能力,强化工作协同,推动干部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2.全面梳理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强化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聚集区承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高端装备办将以“实干+专干”的工作思路,持续改进,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推进工作:(一)完善聚集区规划。根据经开区改革要求,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完成总体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晰产业定位,提升综合竞争力。(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在建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聚集区对工业项目的吸纳力和承载力,同时加快聚集区土地报批工作,让“生地”变“熟地”,为今后落户企业提供基础保障。(三)围绕投资政策争项目。认真研究中省市产业政策导向,及时捕捉各种项目信息、投资动态,寻找高端装备制造重点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结合点,按照“谋划项目抓申报、审批项目抓建设,开工项目抓进度”的要求,在抓好现有工业项目的同时,全力争取重点工业项目、后发优势项目落地、开工、投产。(四)扩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与项目推进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聚集区发展产业定位,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理念,坚持精准招商,坚持产业链招商,坚持专业化招商;同时准确把握资金争取方向,争取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以解决聚集区企业短期流动性资金紧张问题,促进企业如期投产、提前达产、加快增产。(五)创建营商环境优质服务。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和包联干部“一对一”包联企业服务机制,推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为企业生存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六)加强规上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深挖发展潜力,梳理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拓展后备资源,重点选择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有较大投资规模、较强发展后劲的企业进行帮扶培育,全面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的质量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