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发展和改革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确保渭南高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渭南高新区经济管理。负责项目建设计划制定及策划。协助企业争取各类政策及项目支持。协调渭南高新区物价管理。负责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负责渭南高新区统计、科技工作。 | |
住所 | 渭南高新区香山大道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喆 | |
开办资金 | 15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1.88万元 | 26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有:2024年8月根椐渭高新发【2024】13文件,法定代表人由潘明博变更为李喆。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今年以来,发改局紧密围绕全区工作要点和部门核心工作,全力做好稳经济、调结构、强工业、谋创新、促消费等工作,各项经济指标趋稳发展。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下降5.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9.36亿元,同比下降4.1%。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5%,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3.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0.3%。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评407家、高新技术企业参评67家、认定瞪羚企业3家、登记技术交易合同8.4亿元、上报R&D7.38亿元,各项市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我区渭南秦创原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成功获得省科技厅批复,该增材制造聚集区为目前是全省唯一,也是渭南市全市首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高位规划谋发展。统筹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编制印发《渭南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渭南高新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为完成“十四五”预期目标夯实基础。(二)紧盯目标稳运行。坚持把稳增长做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中省市稳增长各项部署,建立月度季度运行分析制度,紧盯各项指标预期目标,加强经济形势预判。成立渭南高新区稳经济工作专班,编制印发《关于加强园区企业服务管理的意见(试行)》、《渭南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渭南高新区加快建设秦创原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核心区若干措施》,为全区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强的政策服务保障。(三)抓好项目促投资。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入库。印发《渭南高新区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渭南高新区2024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建立市级重点项目和全区重点项目周进度和月进度台账,持续更新和细化进度清单和问题清单。(四)提升策划争资金。强化项目策划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先导作用,策划重大项目44个,估算总投资371.9亿元,对“十四五”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替换。争取增发国债项目3个,获补助资金6690万元;1个项目成功发行专项债券3800万元。储备政策支持项目77个,总投资180.7亿元,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二批次,通过两部委审核项目8个,过审额度5.93亿元。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二批次,上报项目14个。(五)提质工业强动力。全力推动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支持双盈电子、大东印机等3家企业申报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指导木王科技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指导渭河重化工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指导天地人和、陕西中联等38户企业申报增值税加计抵减、省级重点新产品开发、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等项目和荣誉7个。(六)科技赋能提增效。紧抓省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抢滩布局新机遇,渭南秦创原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成功获得省科技厅批复。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秦创原陕西科技大学(渭南)技术转移中心签约落地。指导益信伟创组建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并成功获批;铂力特(渭南)组建省级航空航天金属增材制造创新联合体,区域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跃升。科赛机电等6家企业成功获批陕西省特色产业链项目;推荐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两个批次28个、申报2025年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4个,其中省级18个,市级36个。推荐陕西捷特申报省级引智示范基地,益信伟创获批市级专家工作站;超额上报科研助理岗264个。渭南3D打印科技企业孵化器再次荣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A类)”等次。秦云农检和陕煤启辰荣获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组建省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5支,其中省级2支,市级13支。争取到位各类科技政策支持资金635万元。(七)激发市场促消费。招引白鹿时光电商团队在我区设立总部,构建商贸消费多点发力的良好发展态势,创建电商示范镇1个,电商示范村2个。新打造中创温德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力促形成大小商圈相互赋能、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两轮次消费券活动,完成近3800人汽车消费券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促稳提质激励资金共55万元;共申请市级便民生活圈补助资金201.75万元;申报外经贸项目共19个,合计申请资金194.9万元。(八)依法统计助经普。扎实有序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核查单位42家、入退库单位20家。配合省市统计局分两批对10家“一套表”企业开展统计“双随机”执法检查。配合省统计局对我区43家工业企业、24家商贸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完成数据修订。圆满完成投入产出调查、2024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及人口固定样本跟访工作、劳动力调查各项工作任务。(九)聚焦服务提效能。用好中省市工业稳增长政策,印发2024年重点工业企业包联文件、鼓励支持工业、商贸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文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调度作用,打出企业家早餐会、入企执法检查备案等系列“组合拳”,并通过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调研包联企业等方式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助力企业经营稳步提升。(十)保障安全强监管。成立渭南高新区散乱污企业和小作坊排查整治专班,常态化排查整治,切实维护好全区“散乱污”工业企业治理成果。全面推进各项认定业务开展,共完成价格认定8起,标的金额18.45万元。全面开展清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分析研判问题症结,持续督促各相关单位扎实做好问题整改。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今年以来,发改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工业经济持续承压。受外部环境和市场因素影响,企业订单锐减,近半数企业产值出现负增长,部分企业甚至出现生产收缩行为工业经济后续增长压力较大。二是投资下行压力较大。新开工落地项目减少,入库项目数量降低;部分在建项目受市场影响停工缓建,对投资贡献不足;加之出库项目不断增加,投资余量不断缩减,导致固投增速下滑,9月以来持续负增长。三是消费市场活力不足。区内消费市场过度依赖汽车消费,汽车消费占限上零售额的90%,限上指标受汽车行业波动影响较大。汽车产业分布较为分散,且品牌、品类,档次不高、数量不足,汽车产业急需升级优化。(二)改进措施:一是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大盘。抓好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落实,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管理,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聚焦推动经济运行提质增效。二是按照《渭南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严格落实五办原则,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投运。强化项目投资管理,落实包联单位周报送项目进度和现场调度机制,力争全区项目建设迈上新台阶。三是组织增材制造领域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持续执行“企业家早餐会”和重点工业企业包联制度、陕企通办理平台,主动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5年,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细致谋划好明年工作,主要从以下六方面入手。(一)继续加强工业、投资、商贸、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统计指标的监测预警,加强经济运行形势的分析研判,确保有效政策推进有效增长。(二)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高质量项目支撑,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持续拓展招商渠道构建多元化招商模式,加快容厦二期、中康航建等项目签约进度。持续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三)持之以恒培育工业新动能。持续优化“两主导两特色”产业体系,用足用好中省市工业稳增长支持政策,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建立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四)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加速推进秦创原增材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工作,推动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建设秦创原高能级科创孵化器;举办科技招商、项目路演等活动吸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集聚,不断强化聚集区产业基础。(五)优化商圈提振消费扩容。优培商圈主体,重点培育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申华汽车城等消费品牌,全力打造以中创CBD金融中心为核心的新兴商圈。开展促消费活动,紧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契机,持续开展汽车、家装厨卫、家电补贴政策宣传,配套发放区级促消费稳增长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年货节、惠民车展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六)向内加压优化营商环境。提前擘画汽车专项、重点产业链、工业转型升级等各类项目包装策划。不断提高价格监测工作质量和预警能力,常态化抓好价格监测工作。紧盯中、省政策和资金支持投向,立足全区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投向我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