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紫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紫阳县妇幼保健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女病普查,遗传病筛查,产前诊断与接生,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测与监护高危新生儿的筛查,治疗与监护儿童疾病防治,妇幼卫生监测与信息管理,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培训,妇幼保健科学研究,妇幼保健咨询。 |
住所 |
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环城路中段 |
法定代表人 |
贾耀华 |
开办资金 |
1913.5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紫阳县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2642.84万元 |
2508.9万元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推进妇幼健康项目工作走深走实。1.高度重视基层妇幼专干和助产机构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全年精心组织7次妇幼健康项目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最新的妇幼保健知识、项目管理要点等,有效增强了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2.拓宽宣传渠道,增强政策知晓,积极与县融媒体中心、移动、联通等企业合作,签订宣传协议,借助广场大屏幕、孕妇学校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妇幼健康惠民政策和妇幼健康知识,全面扩大宣传覆盖面,妇幼健康项目政策知晓率显著提升。3.全力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全面完成“五年一轮”共计23202人的筛查任务。对初筛阳性和确诊患者迅速启动救治流程,确保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其他各项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上级要求,切实保障了妇女的身体健康。4.推动消除母婴传播工作,组织县域内2场次“消除艾滋、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现场交流会,促进经验分享与交流。按照省市评估标准,认真完成了消除工作的县内初评,为实现消除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拓展服务设施,扩大服务范围,建成全县首家康复保健中心,增设了产后康复、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多元化业务,有效拓展了我院的服务范畴,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一站式、专业化的健康服务;推行便民举措,增强就医便捷性,积极推行“一号管三天”、免费接送孕产妇等在内的“十二项”便民服务措施。这些举措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简化就医流程,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就医的便捷性和满意度。2.强化人才建设,夯实业务根基,通过招聘7名专业技术人员,引进1名超声科学科带头人,并选派4名儿科、超声等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省、市医疗机构参加短期进修学习,逐步完善了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为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3.打造生育友好服务,优化分娩体验,大力推动生育友好服务建设,规范镇痛分娩流程,着力改善产妇生育体验。通过整合“亲情陪同、导乐分娩、麻醉全程参与”三大核心服务,允许产妇家属全程参与产程,构建起了人性化、专业化、舒适化的分娩体验体系。4.规范证件管理,确保安全签发,采购3套人证识别系统,进一步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流程,严格审核签发环节,杜绝出生医学证明领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出生医学证明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践行公益担当,助力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我院秉持“四个不摘”原则,全力履行公益职能,扎实推进脱贫村驻村帮扶工作。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与2名驻村队员扎根基层,为乡村发展注入专业力量。年度投入村级发展资金5万元以上,为包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2场次消费帮扶活动,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成功助农帮销农副产品3万余元,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妇幼健康项目方面:2024年,全县产妇总数1236人,活产1247人(县域内活产774人,其中我院占比40%),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无孕产妇死亡。儿童健康管理率97.70%;新生儿死亡率0.80‰。2024年,接受了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绩效考核,得到考核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二)临床医疗方面:2024年,门诊服务人次14760人,住院服务719人(妇产科363人次,儿科356人次),四维超声检查284人次、心脏超声375人次,开展儿童保健服务649人次,妇女保健服务239人次,儿童体检1548人次。全年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特别是妇科、儿科等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实施带教指导,业务人员整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医院部分设施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如:无宫腔镜、腹腔镜等基本医疗设备,常见妇科病不能在院内就近治疗。(二)改进措施: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公开遴选、到医学院校定向招聘等多种方式,招聘妇科、儿科、超声影像及康复理疗科等专业技术人才,使院内临床医疗各环节人员基本能满足现行需要。3.积极争取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争取妇幼项目能力建设资金,加快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更换部分老化医疗设备,添置宫腔镜、腹腔镜等基本医疗设备,确保常见病在院内能就近治疗。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基础设施升级。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资金,全力推动南迁改建项目的实施落地,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积极筹备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完成人员、设备等配套工作,与县残联保持密切联系,争取政策支持,确保康复中心在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三)业务拓展创新。大力拓展儿童口腔、眼保健等新技术、新业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75523639661092411G1001有效期:2021年3月1日——2026年2月28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