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委接待中心

紫阳县委接待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4-10 16:44
单位名称 紫阳县委接待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中、省、市领导及党政考察团来紫的后勤接待工作,同时办理县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紫阳县委大院内
法定代表人 王玲
开办资金 1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紫阳县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7.81万元 196.8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中共紫阳县委办公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不断加强政治建设。一年来,县委接待中心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的重要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组织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淮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紫阳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二)接待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各项接待任务,在接待中坚持以来宾要求为第一信号,以来宾满意为第一追求,以来宾舒适为第一目标,热情周到,耐心细致、优质高效,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与接待活动相融合,展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增强接待效果。注重把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融入接待工作的全过程,展示我县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接待中精心安排饮食菜肴,突出本地饮食风格,在土、特、新上下功夫,2024年12月,省委副书记邢善萍来紫调研,对后勤接待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尤其餐饮方面独具特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突出“服务政务、服务经济、服务来宾”主线,加强接待工作思想观念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努力丰富接待工作内涵,突出细节服务和精品意识,对每一项接待任务流程进行清单化梳理和程序化预演。坚持接待工作末梢动态管理和全程跟踪指导,建立接待工作复盘总结制度,注重工作资料收集,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接待效率,做到一接待一总结,一接待一装档。加强对干部的业务培训和礼仪培训,随时交流分享工作体会,共同提升服务水平。全方位采取大格局公务接待工作措施,打破部门和岗位界限,构建协作贯通的工作体系,遇有大型重要接待任务,全县范围内抽调素质过硬干部参与到接待工作中,确保接待任务圆满完成。(四)严格执行纪律规定。坚持“严”字当头,严格遵守各项公务接待纪律,持续推进接待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建设。严格规范接待食宿标准,严格控制用餐标准和陪餐人数,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执行禁酒令,从严加强接待工作流程和经费管理,严格遵守公务接待程序和接待清单制度,坚持范围不越、标准不破、程序不减,严把审核和审批关,杜绝跨范围、超领域接待费用报销现象发生,推动了全县公务接待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纵深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完成各项接待任务46余次,其中,副部级以上领导6批次,厅级领导24批次,全年累计接待人数达1100余人次;指导协助全县各级各部门完成接待任务9次。主要完成了国家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组来紫、省长赵刚来紫调研、省委副书记邢善萍来紫调研、2024年全国暨陕西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2024年安康富硒茶春茶开园暨紫阳第七届“春之茶”系列活动、全市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等接待事宜,接待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来宾的充分肯定,接待队伍思想观念不断提升,进一步形成“做接待也是做文化”的共识,坚持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不同侧面不断加强接待文化建设,带领全县公务接待工作取得新进步。2024年接待中心严控经费支出,杜绝铺张浪费,真正精打细算,累计支出专项业务经费19.8万元,同比减少50.9%。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公务接待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服务被动化,接待人员主动发现和满足来宾需求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部分接待场所服务人员响应缓慢、态度不佳等问题,影响公务接待的整体形象和效果。二是公务接待场所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接待需求,会议、餐饮、住宿等设施设备不够完善以及停车难等问题直接影响接待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接待质量。(二)改进措施:规范制度体系,明确服务标准。制定标准化流程手册,细化接待前、中、后全流程操作规范,将各环节工作责任到人,提升工作效率。强化人员能力建设。开展政务礼仪、应急处理等专题培训,引入情景模拟考核。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壮大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公务接待工作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或增加工作人员,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让更多优秀人员充实到接待队伍中来。定期对接待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组织人员到具有丰富接待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单位进行考察,学习接待理念、服务流程、细节处理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加以吸收运用,为来宾提供优质服务。(二)加大投入,改善硬件不足。督促协议接待场所增加对公务接待硬件设施的投入,提升接待场所的规格,完善设施设备,以满足不同级别的接待需求。注重接待场所的环境整治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营造整洁、舒适、温馨的接待环境,让来宾感受到热情和尊重。在硬件设施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接待方式来弥补不足,与其他单位合作,共享接待资源,提高接待效率,有效提升公务接待的质量和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